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
危险源辨识因素识别[]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risk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可容许风险tolerablerisk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安全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公司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是全面挖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为后续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是真正实现“三不伤害”,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力武器;是杜绝各类事故隐患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简言之危险源辨识的任务是把危险找出来,目的是针对危险源进行安全监控,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逐步提高本质安全程度。危险源辨识的实质是人们对辨识对象客观实际进行系统认识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开展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着手点依靠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要教育和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加,辨识和查找身边的危险;保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领导支持、全员参与;保证危险辨识工作的效果——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危险源辨识不是哪一个人或部门的事;是涉及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自己人身安全的大事;特别是岗位员工,每天在作业现场与设备、设施打交道,最清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在哪里;各类专业人员与岗位员工要密切配合,共同辨识、查找身边的危险因素;危险源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包括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单元间、各专业技术线条人员的指导和支撑等等;更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全员的积极参与;发挥好班组长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班组成员积极开展;加强领导,充分发挥部门、单元的作用,组织评比,表扬优秀、鞭策落后;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发动全员参与,提高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加强危险源辨识工作结果的审查,确保工作质量;要将危险源辨识工作与团队、员工的考核挂钩;要将危险源与各类检查、隐患整改、岗位操作、日常办公等密切联系,达到明确危险、危害,控制风险,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阁的)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步骤1危险源辨识步骤2风险评价步骤3风险控制۞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方法→更新新工艺新物质新厂区危险源辨识新知识OHS法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必要时,制订风险控制措施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风险评价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1.识别危险源的存在根源+状态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2.确定其特性可区分的特征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的其他分类可以列出适用的清单,如:在平地上滑到/跌到;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车辆危险源;与工具、材料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与装配、操作、维修装置机械有关的危险源;火灾爆炸;照明度;不适当的楼梯扶手;合同方人员的活动等危险源辨识以预防为指导思想,可通过询问、交谈、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现场观察、流程分析等相结合方法。在辨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生危险源的五种因素(即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人员失误、环境),六种类型(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危险源辨识时还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危险源的性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其他)。用提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存在什么伤害源,谁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用集中式方法,以单元/班组为单位,全员参加,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活动进行充分辩识。危险源辨识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观经验法、类比法、系统的安全分析法等进行。安全检查表(SCL)----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要求1)了解系统的有关资料,包括系统或同类系统发生过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后果,还要收集系统的技术文件2)收集与系统有关国家标准、法规制度及公认的安全要求,为检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3)按系统的功能、结构或因素方法,逐一列出可能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并列出清单4)针对危险因素清单,从安全技术文件中,逐一找出对应的安全要求及应达到的安全指标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形成一一对应的系统检查表5)可列入有关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检查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应用正确系统标准检查方法检查工艺过程和设备工程的意图,以评价工艺和设备的误操作或故障的潜在危险和其对整个工艺和设备的影响后果----检查方法步骤1)对生产过程给予全面描述,对每部分进行系统提问2)发现偏离设计意图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并确定其偏离是否构成危险源特性或上升成危险源事件树分析(ETA)----从原因到结果的过程分析----事件树分析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分析事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的过程----利用事件树原理对事故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掌握事故规律,还可以辨识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利用事件树分析事故的发生过程,是以“人、机、物、环境”综合系统为对象,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与失败两种情况,以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故障树分析(FTA)----是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求与该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并辨识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或危险源特性----故障树分析是严密的逻辑过程分析,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事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使用一定的符号予以表达成立工作小组,明确组成人员选择正确的识别方法: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识别要充分如何进行辨识如何进行辨识班组识别部门确定公司确定部门汇总班组确定序号活动/区域(设施、设备)危险源事件/事故状态危险源性质备注正常异常紧急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行为其他1人员出入/公司区域内扶梯\栏杆损坏人员摔伤√√2人员出入/公司区域内阶梯、地面管道、凹凸物湿滑、绊脚、跌入、摔跤人员摔伤√√3物料输送、接卸、装车/吴泾营运部:罐区调运组、发货一组泵、压缩机固定螺丝松动,零部件飞出物体打击伤害√√危险源辨识(举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一种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的方法----计算公式:D=LEC“D”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0.1≤L≤10)“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0.5≤E≤10)“C”代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C≤100)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极为可能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风险等级划分(D)D值风险程度大于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小于20稍有危险,可能接受策划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降低的减少风险----个人防护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和减少风险----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方案的需求----预防性测定指标的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内容----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的水平----在实施这些措施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方案----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选用原则•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局限危害•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措施•个人防护•个人防护•降低风险•消除风险危险源辨识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危险源初步识别Ø危险源识别工作的主体人员:各工序组长、班长、车间主管、维修工和片区工程师‘Ø识别的依据:按照安全室所发相关资料要求;Ø识别区域和范围:以工序为单位,对所在区域的热能、电能、化学能、噪声、有害物质、高空作业、操作环节不安全的行为、不安全的设备、设施等所有风险进行识别;Ø识别要求:采取头脑风暴法,每人提报30条风险问题(填写进附表);第二阶段:危险源筛选、评估、风险等级和防范措施确定Ø危险源筛选、评估和等级确定主体人员:各车间主管、维修班长、片区工程师、安全员、安全主管Ø危险源识别确认:对汇总的识别清单进行核实、增补,按照LEC标准打分评估、制定防范措施Ø交叉检查:安排不同区域的代表对其它区域的危险源进行交叉检查,补充新的危险源;第三阶段:危险源知识宣贯、培训、实施防范措施Ø宣贯:对各岗位人员按照班组进行宣贯;Ø实施防范措施:根据LEC分级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防范a、按照危险级别进行标识控制,明确告知风险b、对重要的危险源进行锁控,对需要规范的操作行为进行整改c、对制度和文件缺失的危险源进行文件化处理、实施管控d、对需要进行机械防护、劳保防护的危险源,确定预算报公司批准和整改Ø人员培训、考核:安排各车间培训、考核Ø评比和奖励一、烧结厂作业活动划分及危险源识别示例(水)除尘(水)(煤气)灰(大气)气)热返矿成品库(漏料)重新参加配料红矿粉返矿粉灰焦粉铲运入仓铁精粉铲运入仓铲运入仓铲运入仓粉碎入仓(微机调控、皮带秤计量、配料工监测)配料过程布料器烧结机单辊破二次混合机环冷机尾除尘点火炉大烟道多管除尘烟囱水封拉链卸灰管重力除尘抽风机热筛分风箱鼓风机热返圆盘给料机1.1作业活动划分(1)备料工序作业活动包括:料仓(槽)作业、汽车放料、配料、料仓(槽)清理。(2)烧结工序作业活动包括:布料、点火、烧结、水封拉链、风机操作、返矿圆盘作业、主控室作业、润滑油站。(3)破碎、冷却、筛分工序作业活动包括:单辊作业、熔筛筛分、破碎、带冷机作业、冷筛筛分。(4)除尘作业工序作业活动包括:布袋除尘、电除尘、放灰、灰仓清理。1.2作业危险性分析序号单元危险有害因素料仓配料混合烧结冷却破碎筛分1起重伤害√√√√√2火灾、爆炸√√√√√3机械伤害√√√√√4灼烫√√√√5车辆伤害√√6高处坠落√√√√7物体打击√√√√√8触电√√√√√√9中毒窒息√√√√√10其它伤害√√√√√√11高温√√√√12噪声√√√√√√13粉尘√√√√√√1.3作业中危险源识别示例作业活动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点火前未进行煤气爆发试验爆炸点火作业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爆炸、烫伤点检不到位,煤气排水器缺水煤气中毒煤气排水器冬季无防冻措施冻裂,煤气中毒软管连接处老化或松动,未及时检修泄漏,煤气中毒更换煤气阀门前未置换,盲断煤气中毒煤气检测仪未定期校验,失效泄漏无检出点火点检维护不当,作业现场泄漏煤气中毒、火灾爆炸车间噪声超标,无降噪措施职业性耳聋清理电磁铁未对输送机停电卷入、挤伤设备运转中,输送带注油卷入、挤伤运转中,开检查孔查看破碎状况物体打击更换板带时,钢管强挂碰伤、挤伤破碎更换破碎锤时,未采
本文标题: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0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