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在学校评估总结暨创示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在学校评估总结暨创示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校长李训贵2010年3月31日(广园南校区大礼堂)各位老师、同志们: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评估总结暨创示范动员大会。这既是一次评建工作的总结大会,更是一次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整改提高,把握机遇,创建省级示范校,推进学校新发展的动员大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真总结我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成绩,巩固扩大评建成果(一)评估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去年12月1-4日,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进驻我校开展了为期4天的评估检查。评估专家组通过听取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汇报、查阅评估资料、考察实习实训场所、开展专业剖析、听教师说课、进行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对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科学地进行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和评建工作,重构办学模式,推进办学“双转变”,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评估工作的20字方针,以评促建,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资队伍明显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深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2提高,初步形成了“坚持文化塑校、植根社区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专家组还认为,学校明确提出了坚持社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始终贯穿“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较短时间内,学校内涵建设成效明显;从服务广州社区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了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创新,推进了“精平台、强专业、多方向、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校本文化培育,以国学教育为切入点,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高,实现了招生、就业“两旺”。(二)评估工作总体回顾我校之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得益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思路清晰和评估过程的周密部署、高效组织。回顾我校的评建工作,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2005年9月-2008年3月“评估工作基础建设阶段”学校组建之初,就根据广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与广州发改委、教育局共同制订“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目标,提出了“面向广州地区的支柱产业、高新产业和现代城市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面向;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2005年学校在合并组建之初就成立了教学评估中心,启动了评建工作。2、2008年3月-2009年8月“迎评工作全面推进阶段”2008年3月学校召开迎评动员大会,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政一把手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工作办公室,依照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设立了由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的8个评建工作组,将评估工作进行目标分解,实行工作责任制。各教学单位3成立与八大组对应的评建工作小组,确保各评建工作落实到位。至此,我校的评建工作全面推进。在此阶段,学校确立了“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三个重点、四项改革、五项工程、六项保障”的评建工作思路,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编印了10万余字的评估学习材料、创办迎评工作简报、开设评估专题网页、组织评估知识竞赛,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了解评估、人人重视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良好局面。3、2009年9月之后“迎评冲刺阶段”2009年9月,数据核查通过后,我校评建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党政领导思路清晰、运筹帷幄,确定“突出重点,辐射全面”的工作方针,逐一破解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数据库填报工作;撰写了四大报告(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校长报告、特色报告、数据库分析报告);凝练了“坚持文化塑校,植根社区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确立了“立人立业”的校训、“思诚贵和”的校风、“乐学善用”的学风;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生师比达到评估优秀标准;加快了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生均占有面积满足了评估要求;组织了4轮专业剖析、7轮说课抽查、4轮教学档案检查等等。在这一阶段中,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集思广益、锐意进取,涌现了一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4、2009年12月1-4日“进校考察阶段”在为期四天的专家组进校评估过程中,学校全体校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评建办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各部门紧密配合,保证了四天评估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5、2009年12月5日-至今“评估整改阶段”4正式评估后,学校根据专家的意见制定了系统的整改方案,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整改任务责任到部门到人。今年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最后确定评估结论。(三)评估工作的主要体会评估成绩来之不易,它是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奋斗、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结果。这次评估是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的充分肯定;是学校长期坚持育人为本、教学工作为中心和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硕果;是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理念的充分体现;是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形象的一次全面展示和提升;是学校实质性融合、跨越式发展谱写的崭新篇章。这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全面促进了我校的跨越式发展:1、进一步明晰了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对我校顶层设计的一次检阅。评估专家组对我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办学方略的高度认可,使全校师生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2、凝练了办学特色学校高度重视特色兴校工作,坚持文化塑校,培育大学精神,营造立人立业的文化环境;秉承优良传统,植根社区发展,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凸显“人文性”和“社区性”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坚持文化塑校,植根社区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特色,凝炼了“立人立业”的校训,形成了“思诚贵和”的校风和“乐学善用”的学风,培育了开放包容、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大学文化,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合并四校的实质性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了大学文化建设,促进了大学精神的升华。53、促进了办学模式的改革我们着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学校按照整合优化、加强重点、凸显特色、提高效益的专业特色建设原则,以服务社区为导向,以示范专业建设带动特色专业建设。4年来,建成了10个省、市、校级示范性专业和示范性建设专业。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从“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出发,实施“精平台、强专业、多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目前,已经建设了省、市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50门,约占课程总数的7%。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加大实验实训基础的建设力度,建成校内实训室161间,校外实训基地1493个。国家、省、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每个专业都建立了2—3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基地,顶岗实习得以落实。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重视和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制定了大学章程,建立了人事管理、校务公开、教学科研、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外事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后勤服务、校园安全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体系。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区物业、饭堂、校园服务网点等引入社会化管理,提高了办学效益和服务水平。创新学生管理和服务模式,创建了学生服务中心,实行学生服务首问责任制,营造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改革和完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全员聘用,初步建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运行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以最大努力满足学校发展的资金需求。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已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境)外10多所大学和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大力构建国(境)外学生实习培训平台。迄今为止,到国(境)外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师达163人(315人次);与此同时,分期分批选送优秀学生到德国等国学习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取得国际资格证书。所有这些措施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大大提高了职业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4、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通过这次人才培养评估,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家高度关注学校的发展,并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了教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使我校教学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更好地把握了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和特点,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迎评期间,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科学组织,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全面地推动评建工作;广大教职员工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忘我工作,奋勇拼搏,开展了艰巨而富有成效的创建工作,保证了评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充分展示了我校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的风采。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5、集聚了办学资源学校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校办学的支持,成功争取到了94个人事编制、6个正处岗位,4个校内机构;曾经困扰一时的南校区房产证的办理也正在有序推进,7解决了学校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难题,为我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广的空间。6、展示了办学实力评估是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评建期间,多家主流媒体对我校的国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通过这次评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教育同行、评估专家、主管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认同。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厅教育局的领导都对我校的建设发展成绩表示了高度赞扬和衷心的祝贺。评估过后,兄弟院校纷至沓来,到我校取经学习,学校的社会声誉明显提升。二、创示范是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党委经过研究后决定,我们将在整改的同时,全面开展创建省级示范校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一)创示范是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经过10年的发展,2008年全国高职院校达到1184所,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国家教学名师评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颁布了16号文等一系列文件,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国确定100所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8所特色建设院校,他们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龙头,引领着中国特色、中国品牌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全面提8升质量、强化办学特色的深入改革发展阶段。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今后10年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将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创新发展。当前,广东省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积极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和南方重要的职教基地,努力将广东由职业技术教育大省打造成职业技术教育强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市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要求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广州正在积极贯彻《规划纲要》,抓紧落实具体的实施细则,围绕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10大体系,显著增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科学发展的实力。广州市职业教育将迎来新一轮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政府将进一步推进“高职内涵建设工程”,努力把职业教育做优做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示范校与非示范性校的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反差,示范性院校由于获得大量的资源和政府的有力扶持,发展迅速,成为高职教育的龙头,将其他院校远远抛离。因此,各个院校都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标志性办学成果,提升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
本文标题:在学校评估总结暨创示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