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历史适应训练题16-3-02
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16-03-0224.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A.新思想的萌发B.《资政新篇》C.百日维新D.辛亥革命25.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A.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26.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27.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28.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A.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D.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29.词学大家唐圭璋说:“宋元以来,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据此判断,竹枝词的价值在于A.保存丰富社会史料B.指导农业生产活动C.拓展了宋词的意境D.反映交通发达盛况30.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31.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32.《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材料说明罗马法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B.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主张C.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D.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3.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34.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35.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B.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辗转来到古希腊城邦。张謇出使西域看到了转口来的中国产品:蜀布和邛竹杖。唐代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重点,海陆各国皆以进口中国丝绸产品为荣贵,制茶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茶叶在边关互市中成了重要商品,奠定了以后茶叶大量出口的基础。南宋初年,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宋代的出口商品中以丝绸绢帛为首位。东起日本,西至欧洲皆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制瓷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商民出海贸易,由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统治者坚持朝贡贸易体系,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一一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夺得的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符,加紧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得清朝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在出口商品方面,虽仍以丝茶为主,但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茶的出口受到印度茶,锡兰茶和日本茶的竞争而大为减少。1863年,英国人赫德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后,致力完成现代海关建制,提高关务行政效率,剔除传统上的各种陋规。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王韬等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和“翼护”对外贸易商人的“利权”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贸易有关事务。一一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历史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清朝政权实行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以在财政管理制度上,也集权于中央。地方赋税收入,除按额存留俸工等项外,“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送京城”,归户部管理分配。地方如有额外需要,必先请旨,然后方得经领动用。……直到咸丰同治以后,各省征收厘金,情况才有所改变,但那时,清代的整个财政,已混乱不堪了。——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903—1910年)中央“一部三处”(度支部、税务处、清理财政处、督办盐政处)的设立和职责的明确,使人事权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地方上,如对直隶原来练饷局、筹款局、印花税局、赈抚局、水利局、海防支应局等庞杂紊乱的财政机构归并裁撤。……各库款项,统存于直隶省银行,各衙门局所应领之款,先由财政处核准,发给支票,向银行领取。……因得不到督抚的支持,许多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摘编自伍振华《略论晚清中央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及主要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杳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英国史讲义》材料二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1832年后英国议会选举制度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6分)(2)与《权利法案》内容相比较,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不同。(5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但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材料二: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中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他领导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进行了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6分)3月2日历史参考答案24—27CDBA28—31BADD32—35ABAC40.(1)特点:①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中欧贸易由间接贸易变为直接贸易;②贸易商品以丝绸、茶叶、陶瓷为主,技术先进;③主要商路由陆路为主变为海路为主;④国家管理加强,官商占主导地位;⑤外交与外贸相结合。(10分)(3)变化:①贸易主权沦丧;②贸易地位由出超变为入超;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④海禁政策被打破;⑤外贸管理逐渐近代化;⑥贸易思想转变,由抑商变为护商。(12分)启示:应有开放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要注重科技创新。(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41.评分标准:①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①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分)②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每个要点2分,共10分
本文标题:历史适应训练题16-3-0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