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姓名:杨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刘亚铮20090520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作者:杨朗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陈荣清.张凤荣.丁丽华.CHENRong-qing.ZHANGFeng-rong.DINGLi-hua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整理-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文章在阐述乡村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地整理对改善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探讨了乡村旅游和土地整理的内在关系:即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可改善部分村庄环境的脏乱差,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给游人留下的良好印象,扩大了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拓展了土地整理的内涵,最后探讨了土地整理引入乡村旅游的几点意见.2.学位论文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7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大方面的含义,一是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发展阶段。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加快农村的产业升级、发挥和增强农业的多种功能已经成为现实的需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农民增收问题。在城乡互动基础上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新农村建设又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本论文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由第1章、第2章组成。第1章讨论了这项研究的选题背景,总结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和不足。第2章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提出了纯乡村旅游和准乡村旅游两个新概念。本文是使用乡村旅游广义上的概念,既包括乡村性突出的纯乡村旅游,也包括乡村性不突出的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即旅游发展要符合生态、资源、环境和人类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乡村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基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对指导我国欠发达的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乡村旅游。第二部分为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即第3章的内容。各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有所区别。日本和韩国对乡村旅游业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日本更重视发展城乡互动型乡村旅游;法国重视旅游中介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奥地利等国则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力求发展外向型的乡村旅游。国外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乡村旅游产品供应和需求两方面的驱动力,需要做到政府干预和市场培育相结合。第三部分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作用和评价问题研究,包括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内容。我国乡村旅游业总体上还没有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的产业分布特点是市郊发达、边远地区欠发达,乡村旅游收入分配的特点是乡村居民的直接旅游收入相对较少,旅游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普遍存在。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综合作用与影响。这部分的研究思路是在区分我国乡村旅游总体发展状况和局部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应该发挥的作用和现实中乡村旅游所起到的作用。通过经验分析和统计分析,肯定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和水平进行量化评价是本项研究的难点。笔者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这个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了黑龙江省2006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第四部分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式和对策研究,即第7章的内容。这部分提出了按照可持续、城乡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去发展乡村旅游,探讨了我国生态友好型、城乡互动型、扶贫型、社区参与型和开放型五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相关对策。乡村旅游地可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综合运用这五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3.期刊论文徐丽霞.仇桂珍.韩芳浅析河南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5)在介绍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同时,着重分析河南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结合目前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指出要使河南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从低层次、粗放式的初级产品开发阶段,转变到既注重丰富旅游产品和活动项目,又注重增加文化特色和内涵的精品开发阶段,在开发过程当中突出本省乡村旅游的特色,实现河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期刊论文周杰.ZhouJie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山东经济2007,23(5)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山东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特色鲜明,发展居全国前列.但山东乡村旅游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低,特色化和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影响了山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保持乡村性,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换代,走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共赢的大旅游之路,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5.学位论文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桂林阳朔为例2006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青睐。我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发展却非常迅速,近年来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其内涵认识不足、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产品单一粗糙、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规范发展,走向健康、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主流的发展观,它所追求的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强调发展旅游要以乡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为基础,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道德规范,实现乡村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多层面的目标体系,它包括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乡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为旅游的一部分,同样要遵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中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在认识上,正确理解乡村旅游的内涵,树立生态观念;在管理上,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区域合作,打造强势品牌;在产品上,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和保持乡土特色,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强调社区参与和规范经营;在保障方面,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游客管理。在实证研究中,选取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桂林阳朔进行了研究。将上述理论与方法结合阳朔的具体情况,分析阳朔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不足,并就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6.期刊论文曹端波.陈菓.CAODuan-bo.CHENGuo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2008,(10)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一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有社会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西部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7.期刊论文姚宁萍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经济2006,(10)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8.学位论文李晓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研究——以河北省为例2007乡村旅游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之后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蓬勃发展起来的,特别是“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的确立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业界、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相适应,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成为我国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开发意义和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功能、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随着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盲目模仿、重复建设、资源同质、产品雷同、模式单一、文化低俗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且极大地制约了乡村旅游的现实竞争力的提升。为了避免资源破坏和资金浪费,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必要客观认识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挖掘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这对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描述层次上,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缺乏说服力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尝试运用旅游学、市场学、经济学及竞争力理论等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按照一定原则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当中。河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却缺乏与之相应的现实竞争力。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定性评价法与定量评价法对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得出河北省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向现实竞争力的转化机制及有效途径。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研究背景进行了说明,并对目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探讨了竞争力理论对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研究的指导意义;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和因子分析法。第三部分: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从基本情况、资源情况、市场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运用定量与定性方法对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依据构建的评价体系,使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2001至2005年的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空间巨大。之后又通过对河北省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旅游环境、区位优势、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认为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明显,前景光明。第五部分:提出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向现实竞争力的转化机制和有效路径。第六部分:全文总结。主要说明本文的结论、创新点、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9.期刊论文王浪.张河清.WANGLang.ZHANGHe-qing论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及可持续发展-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5)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尴尬,陷入了其发展的围城之中.只有实施低成本运营的制度化、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投资途径复合化、乡村旅游生态化,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0.期刊论文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中国商贸2009,(11)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刺激人们多方面反省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出路.本文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下,捡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伦理问题.如:当地居民如何获得参与乡村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力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及其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伦理判断和评价,并
本文标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