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基础部分(40分)一、字词阶梯(17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yinsonɡjinɡmizǔnaoyiranshēnɡwanɡ()()()()()wēixiejuanliandīwēirikouqinjian()()()()()2.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句子中。(7分)一望无()无()无尽失声()哭张()李戴北风()号饱()风霜精神抖()不()其数(1)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2)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地直竖着。(3)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地乱说一气。二、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1.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三、判断正误(对的打“radic;”,错的打“times;”)(5分)1.“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2.达bull;芬奇用他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3.“瞻仰”的意思是低下头来看。()4.“倒影”“倒映”“颠倒”三个词语中“倒”的读音相同。()5.《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季羡林。()四、课内积累(11分)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3分)2.补充古文名句。(3分)(1)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2),此花开尽更无花。(3)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和四件事,说明鲁迅是个的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五、古诗收藏(3分)1.有时候,有些人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判断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啊!阅读理解(28分)一、课内阅读(12分)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1)忐忑不安:(2)自作自受:2.这个片段选自《》一课,作者是。(2分)3.文中的“她”是指;“他”是指;“他们”是指。(3分)4.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3分)5.这个片段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2分)二、课外阅读(16分)必须承受的痛苦三岁半的女儿扁桃腺(xian)发炎,开了十针青霉素,上午八点和下午三点,一天两针。头两天是妻子带她去。她怕打针,不肯去。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女儿无法承受,哭闹得惊天动地,大夫直担心孩子会闭过气去。女儿哭,妻子也垂泪,她实在受不了啦,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我把针药和注射单揣进兜里,对病恹(yān)恹地坐在床上翻画书的女儿说:“乖,咱们去打针。”女儿可怜巴巴地仰望着我,嗓音沙哑地说:“爸,打针很疼。”我坐下来,说:“疼也得打啊,要不你的病好不了,上不了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上不成班,得在家看着你。不上班就没有钱,怎么给你买玩具和好吃的?”“那我以后不要玩具和好吃的还不行吗?”“那咱们三个人总得吃饭吧?鸡蛋、牛奶、肉、菜,你穿的衣服,什么不要钱啊?”我停下来,给她时间思考。在如何对待孩子上我们两口子迥(jiǒng)然不同。我认为小孩子也有足够的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只要把道理讲清楚。除非她硬要抓电源或玩刀片,我绝少采取强制手段。而且,我从不骗孩子。女儿愣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我抱,说:“爸爸,咱们去吧。”打针的时候她又哭了,不过不厉害,针没拔出来已哭完了。女儿睡了个大午觉。下午两点多我去卧室门口望了一眼,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不知在琢磨什么。我没打搅她。三点了,我用遥控器关上客厅的电视,起身去卧室。女儿睁着眼的,可她一看见我,马上说:“爸爸我困了,现在我要睡觉了。”就阖(he)目装睡。斜阳照在她紧张的小脸上,楚楚动人。我一阵感动原来她不知动了多长时间脑筋,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不行!回来再睡。”我硬着心肠拉她起来穿外套。抱着她慢慢往医院走,我对她说:“乖,不是爸爸不疼你。可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谁也替不了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就只有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没有用,哭也没有用。”女儿似乎懂了,因为我感到她的小脸好像刚毅了起来。这一针,她没哭,嘴唇哆嗦着,却一滴眼泪也没掉。第二天上午八点,我才要开口,女儿突然拿着注射单和针药盒子站在我面前,说:“爸爸,咱们打针去!”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1.“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一句话中“欺骗”具体指什么?(2分)2.“女儿哭,妻子也垂泪,她实在受不了啦,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一句中,妻子为何死活不干了?(2分)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女儿愣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我抱。(2)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不知在琢磨什么。4.文中“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一句中“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具体指什么?(2分)5.文章结尾写道:“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体会一下,作者这时应是什么样的心情?(2分)6.“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谁也替不了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就只有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没有用,哭也没有用。”你是怎样理解父亲对女儿说的这些话的?(4分)习作表达(30分)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但有人认为,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1.我(痛恨、渴望、讨厌,)谎言2.谎言带给我的(苦恼、痛苦、快乐、幸福,)六年级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基础部分一、字词阶梯。1、看拼音写词语。(每个字0.5分)吟诵静谧阻挠毅然声望威胁眷恋低微日寇琴键2、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句子中。一望无(际)无(穷)无尽失声(痛)哭张(冠)李戴北风(怒)号饱(经)风霜精神抖(擞)不(计)其数以上每格0.5分(1)饱经风霜(2)精神抖擞(3)张冠李戴(每个一分)二、根据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1、老人叫住了我,问我是不是他打扰了我。2、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三,判断题。(每题1分)times;radic;times;times;radic;四、课内积累1、高山流水巧夺天工妙笔生花(后两个答案不统一)每个1分2、(1)横眉冷对千夫指1分(2)不是花中偏爱菊1分(3)轻诺必寡信。做人要讲诚信。每格0.5分3、人(1分)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每格0.5分)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分)对鲁迅先生无比怀念、热爱和敬仰(1分)五、古诗收藏(每句0.5分)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每个1分)(1)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2)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恶果。2、《穷人》列夫bull;托尔斯泰(每个1分)3、桑娜渔夫西蒙的两个孩子(每格1分)4、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忐忑不安(每格1分)5、心理描写。(1分)表现了她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意思接近即可。1分)二、课外阅读1、女儿不肯去打针,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打针。(2分)2、妻子看了很心疼。(2分)3、(1)没有办法。(2)集中精力。(每个2分)4、阖目装睡(2分)5、欣慰、激动、高兴(意思接近即可,2分)6、当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痛苦时要勇于面对,不要逃避。因为不经历风雨是见不到彩虹的。(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4分)习作表达评分参考:A等(27-30):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B等(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C等(18-24):基本切题,思想健康,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D等(18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总结:同学们,上面的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你们会做吗?不会做的话就从课本中找找答案吧,不过,小编提醒您,做完一定要记住这些知识哦!阅读本文的同学还看了: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背诵测试题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题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小学gt;六年级gt;语文gt;六年级语文同步练习
本文标题: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3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