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硕士地理教学实践记录教学系统化设计——结构教案专业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实践学校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实习时间_______________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师教育系2005.03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教育专业教育硕士教育实践计划一、实践形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二、教育实践的主要任务1、第一阶段:校内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如:观看示范课、微格训练个性化难点教学技能、教具设计与制作、备课(整体教学设计)、试讲(完整课堂结构)、课外活动的设计及使用设备的准备等。2、第二阶段:进入实习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课题、开展课外活动、提交两个课堂教学实习教案、提交教育实习个人总结。3、第三阶段:实习成绩的结果性考核与评定(采用微格方式),完成教学实习研究论文、同学相互间对实习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完成教育实习档案等。三、实习内容与基本要求1、教育见习:进行课堂教学的见习,具体要求:至少完成6课时的课堂教学见习,并完成教育见习记录;2、课堂教学实习具体要求:每个实习生至少提交2个教案的实践教学工作记录,研究性的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少于6节,至少开展一课时的课外活动。3、地理教育研究论文:实习期间,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并针对研究主题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再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自我的实践体验写成教育科研论文,初步学会教研工作,尝试做科研型教师;4、实习小组活动:实习采用导师促进制策略,在微格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导师要与学生建立稳固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及时必要的指导。四、实习评估1、教育实践成绩的过程性评价:见习记录、教案本、导师指导评价、教学研究活动记录等;2、教育实习成绩的结果性评价:微格教学技能的随机抽测和考评;3、《地理教学论》课程论文成绩的评定;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师教育系2地理课堂教学系统化设计的结构式教案一、实习的基本信息1、实习地点:昆明2、实习学校:昆明市实验中学3、实习年级、班级:初一(3)班4、导师指导情况记录:陈亚颦老师:实习前作理论指导、实习中课后进行交流指导刘志昆老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刘老师一直跟班听课,并在课后进行分析指导。5、每个研究课的主题:1)导入技能的训练2)演示技能训练3)讲解技能训练4)探究式技能训练6、实习班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该班学生地理基础较好,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二、教授教材的宏观分析1、对使用教材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着重从教材的基本特征、社会经济发展、学科的发展对教材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是对老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继承与创新,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编写的,教材的编制重心有三个,即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注意三者的有机结合。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内容新颖。教材的基本特征是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获取“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而且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2、使用教材体系的整体结构分析(要求:从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和教学认知结构构建3教材整体结构模型,并说明各部分教学内容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知识之间的承上启下、整体教材教学的总目标)初一以世界地理为主的知识结构,先讲述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以及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从而为学习和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打下基础;目的之二是获得有关地图的一些基础知识,初步学会阅读和运用政区图与地形图。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是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状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地理的分区,是按地理位置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来划分各地区的,每一地区只知重点讲述一两个有代表性或者有特点的国家,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同地理环境中地区和国家,及其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初步熟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具有根据一定的地理事实材料,运用所学过的地理基本知识分析认识一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初步能力。3、教学资源开发计划(一)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并分门别类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必备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机、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东西两半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与交通图、中国地形图、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本县(市)地图、世界地理景观图片、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电教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二)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三)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4结构教案Ⅰ1、实习年级、班级:初一(3)2、授课的课题:黄河地理概况3、授课时间:一课时4、课型:讲授课5、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目的方法教学因子教学三维目标教学方法知识学习层次基本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认识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方法一、黄河地理概况1、发源地记忆能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图,从图中获得相应的图文信息,提高读图能力。观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观察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2、流经省区了解观察观察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恢复知识3、流经地形区记忆观察观察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4、流经的干湿区记忆观察观察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5、上、中、下游的划分记忆观察观察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二、黄河的贡献、忧患(一)、贡献理解记忆观察、分析、归纳观察法归纳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讨论(二)、忧患理解记忆观察、分析、归纳观察法归纳法多媒体课件读图、观察、讨论、探究6.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干湿区,上、中、下游的划分点是黄河地理概况中的知识重点。57.教学的知识结构(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发源地:唐古拉山流经省区:9个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地理概况流经干湿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河口(上游)、河口——孟津(中游)、孟津——入海口(下游)8.教学过程教学因子及教学技能教师教学行为学生活动新课导入播放《保卫黄河》这是歌唱黄河的一首歌曲,表现出了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无限热爱。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欣赏歌曲,联想这是歌唱我国哪一条河流1、黄河发源地屏幕显示出长长江江、、黄黄河河、、珠珠江江的的长长度度、、年年径径流流量量和和流流域域面面积积比比较较表,引导学生比较,得出黄河称为第二长河的原因。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出黄河的发源地。显示出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图,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点鼠标屏幕依次显示出唐古拉山、渤海。观察图表,比较表中的数据,理解黄河为什么称为第二长河。观察图,说出黄河发源于什么地形区的什么山脉,最终注入哪个海洋。2、黄河流经省区屏幕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从西到东通过移动鼠标,闪亮出黄河流经的每个省份。看图,回忆中国行政图,根据老师移动鼠标闪亮出的省份区域,说出省份名称。6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屏幕显示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点击鼠标,在图中依次显示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观察图,说出黄河经过那些地形区。4、黄河流经干湿区屏幕显示我国主要干湿区图,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用鼠标依次指出黄河流经的干湿区。观察图,说出黄河主要流经了哪些干湿区。4、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屏幕显示黄河水系图,通过鼠标指出黄河的一些重要支流,让学生大致了解黄河支流状况。显示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和孟津。并提问学生河口和孟津位于哪个省份?观察图在课本中找出河口和孟津的位置并标出来。观察图说出河口和孟津位于哪个省份。评价:(自我、指导教师、同学)紧凑、活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是一次成功的地理教学7结构教案II1、实习年级、班级:初一(3)2、授课的课题:比例尺3、授课时间:一课时4、课型:讲授课5、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目的方法教学因子教学三维目的教学方法知识学习层次基本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认识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方法比例尺应用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用指向标或经纬网判别方向比较记忆使学生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懂得地图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比较法记忆法展示地图多媒体讲授法练习法方向应用比较记忆比较法记忆法教科书多媒体讲授法练习法图例了解观察记忆观察法记忆法教科书地图册观察法记忆法6、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公式;在地图上判别两地的相对方向难点:依据经纬网判别方向;根据使用目的确定所选地图7、教学的知识结构(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第三节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2、方向: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定向法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和注记:地图的语言8、教学过程设计8教学因子及教学技能教师教学行为学生行为新课导入表象呈现↓比例尺各因子之间联系↓得出新结论复习总结复习旧课:地图的重要性,地图的用途.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副大小相同的地图,提问为什么面积不同的地区它们的地图会是相同的大小呢?引出比例尺。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列出相关的练习对比两幅地图,引出比例尺的大小.讲述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的范围以及内容的详略程度之间的关系.结合练习加以巩固.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复习总结.回顾知识回答:缩小的程度不同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跟随教师思路对内容进行理解记忆理顺本节内容,巩固知识.评价:(自我、指导教师、同学)通过训练法讲解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掌握。9结构教案III1、实习年级、班级:初一(3)2、授课的课题:长江概况3、授课时间:一课时4、课型:讲授新课5、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目的方法教学因子教学三维目的教学方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认识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方法法★概况通过学习长江的基本
本文标题: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