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的佛教建筑的历史进程——古建史论文
中国的佛教建筑的历史进程【摘要】本文通过对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石窟的历史背景、发展、格局、类型、建造特点等等方面对中国佛教建筑在各个朝代的发展特点及汉化过程进行总结和解读。关键词:古代佛教建筑佛寺佛塔石窟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已在西域地区广泛流传。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正式传入中国,与东方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也留下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佛教建筑。佛教建筑从东汉、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再从隋唐时代到明清,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金碧辉煌的过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本土建筑的影响,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布局和形式风格。佛教建筑主要有佛寺、佛塔和石窟三大类。中国的寺院深受中国传统礼制影响,以中轴线贯穿,按“佛、法、僧”三大块来具体布局,寺院的主要建筑有寺门、寺塔、大殿、高阁、法堂、钟鼓楼、廊庑、僧房等;佛塔最早是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佛塔基本构造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塔、覆钵式、金刚宝座式、到过街塔和塔门等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它是在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佛寺。我国很早就有了凿崖开窟并予以建筑处理的风俗,但作为佛教僧徒静修、顶礼的石窟寺,却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的。中国佛教石窟的造型特点有三种类型。穹隆式、中心塔柱式、殿堂式。分布在中国从北到南地区的佛教石窟记录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大量的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物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中国佛教建筑历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时间段论述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第一初期阶段(东汉一三国):东汉时期佛教处于萌芽期,也是佛教建筑的初创时期。当时佛教文化尚不完备佛教建筑很少,统治者利用传统的坛庙之类祭祀建筑来进行佛事活动。遗留到今天的并不多,比较著名的有嵩山的法王寺、洛阳的白马寺。洛阳白马寺是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明帝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为西域来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创建的“精舍”。寺,原为汉代中央部门一种办事衙门的通称,后世以“寺”为佛教寺院建筑的通称。当时白马寺的寺院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白马寺坐北朝南,总面积两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等。三国时期,吴国孙权(220年)在武昌建昌乐寺和宝慧寺。后又有康僧会到建业(南京)弘扬佛教,孙权(247年)创建建初寺,并建阿育王塔。东汉时,人们把释迦摩尼教得教义和传教人称为“浮屠”,佛塔在东汉末年就已风行全国,据《后汉书》记载,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笮融在徐州建造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是我国关于木塔最早的文献。早期的佛塔,基本上都是中国建筑形式的楼阁式塔(内部有楼层可登,登眺楼层与外观楼层相等或更多塔内有暗层)。第二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很大发展,也是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期,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据文献记载,西晋时,洛阳佛寺统计已有四十二所之多,全国佛寺共有一百八十所。南朝建康一地,有庙宇500余处之多。北魏洛阳内外,就曾建寺1200余所。现存我国著名石窟,如云冈、龙门、天龙山、敦煌等都始建于这一时期。南北朝时,中国式的佛教建筑布局基本定型,它主要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式格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转轮藏(佛寺中之一种可以回转的佛经书架)也创于南朝时期,现有遗物则宋代最早,位于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北朝寺院的平面布置在原则上仍承继西域式样,塔为全寺的中心建筑,地位非常重要,如北魏洛阳永宁寺,虽采用“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仍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寺内中间有方14丈的台基,上建九层木塔。塔面阔九间,各开三门六窗,门皆朱漆金钉,塔各层四角悬铃,是这一期间北魏所建最高大的木塔(516年建),也是当时的木塔唯一代表作品,可惜早已损毁。塔北建有大佛殿,寺中还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南朝佛塔的发展,一为双塔的产生,二为安置舍利的位置不在相轮之下而在中心柱下。北朝佛塔可在云冈石窟浮雕中见一部分式样,是木造或砖造的型式。阁楼式塔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拱、并且逐层向内收进,从结构和外观都已经中国化。石窟寺以云冈石窟和敦煌早期石窟为代表。中国最早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区,始建于东汉。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到中原,并向南方发展。中原地区早期石窟的建筑,沿袭南亚次大陆于窟内立塔柱为中心的作法,并受到汉化建筑庭院布局影响。云冈石窟开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第六窟窟室方形,中心立塔柱,四壁环以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第三成熟阶段(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佛教建筑的昌盛期,其风格已经基本中国化,佛教建筑也是这一时期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但经过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和后代的毁损,除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等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存留。隋统一中国后,佛教复兴,佛寺建造的数目不少,其形式仍延续以塔为中心的形式。砖塔最早出现于天台县的天台山国清寺塔,塔六角九层,高约二十三丈。隋代对于佛教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为舍利塔的建造,一为石经堂的开凿。唐代造寺之风盛行,从武德初到贞观末,全国佛寺达3716所。唐代的佛寺建筑是基本上是按礼制制度建造的,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中轴线,两侧为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佛寺中出现戏场,中殿堂逐渐成为全寺中心。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变为独立,大雄宝殿前常为实心的双塔,或在殿前、殿后、中轴线外设置塔院。唐代大型塔现存数十座,均为砖建,大部分为楼阁式,可上人。平面为方形。密宗传入后,多层楼阁式塔中设置通贯全楼的菩萨大像,产生了刻有经文的经幢,代表性的如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经幢。钟楼的设置在晚唐的庙宇中已成为定制,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的东侧。唐代砖塔可大致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和变体式塔三种。西安小雁塔是我国早期密檐式塔代表,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塔平面为正方形,对后代密檐塔影响较大。变体式塔,净藏禅师塔位于登封县西北会普寺山门西侧,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塔平面呈八角形,须弥座上建八角形塔身。是目前发现的八角形塔中最早的一座,标志着一种新形制的出现。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佛教石窟的窟形进一步接近一般的寺院大殿。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供大佛的穹窿顶,以及覆斗式顶,背屏式安置等大量出现,表现了中国石窟更加民族化的过程。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留下的最早的木构建筑,建于唐857年,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总面积677平方米,平面布置方式为金厢斗底槽,斗拱为双抄偷心造,解决了较大跨度和出檐的悬挑问题,体现了宏伟雄大的唐风。五代时,吴越王建造佛塔8400余座,大部分为金属制作,为阿育王塔,也称宝箧印经塔(因其形状似一只宝箧,内藏印经而得名)。在教煌石窟,五代所筑窟存三十三个。第四阶段(宋辽金—元明清)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建筑的世俗化时期,注重实践性。现存宋、辽、金、元时期建筑的佛寺,基本沿用唐五代的寺院四合院院落布局。北方的辽、金寺院面向东。寺院前出现永久性的戏台。宋代往后钟楼、鼓楼相对设置,藏经阁设于后进院落中。转轮藏开始流行,大多单另设置二至三层高阁。西夏以佛法立国,建造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宋代禅宗盛行,寺院划分为禅寺、讲寺。南宋的寺院“五山十刹”,都为禅宗寺院。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度,七堂指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规模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禅堂、经堂、塔、钟楼等。宋、辽、金留存的塔很多,方形平面布局少见,八角形塔占主导地位,也有六角形,是高层砖塔发展的高峰期,风格比唐代更华丽。北方流行密檐式塔,南方流行砖身木檐的混合结构塔,多为楼阁式,可登临。辽开始,出现大批实心塔。阁楼式塔在宋、辽、金二百年间,演变成花塔。北宋中期以后用铁铸塔成风。宋辽以后,中国石窟的凿建基本停止,现存云冈1至20窟崖面上部大量的梁孔椽眼,就是辽金建筑遗存。辽对云冈石窟进行连续12年之久大规模的修整,建立云冈十寺。金代改拨河道,重修灵岩大阁,建寺庙、围围墙、开山门。元朝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出现了金刚宝座塔、白塔和喇嘛寺院等建筑。佛教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位于最高处。元代对木结构的寺院建设分为两大类,一是按照唐宋以来传统式样建造,一是元代创造的大额式进行减柱或移柱法建造。喇嘛寺逐渐受汉文化传统建筑影响,形成较规整的纵中轴线布局。覆钵式瓶形喇嘛塔流行于中原,现存单体塔的重要作品为北京妙应寺白塔。明代为区别寺刹,分为禅寺、讲寺、教寺三类,建造的寺院以开封的相国寺为代表。明代建塔很多,明清时期发展了以铜铸塔,琉璃塔的数量也大大增加。楼阁式塔大多是这时留下来的。清代接纳汉族的礼制制度,重修了很多著名的寺院。提倡喇嘛教,以喇嘛教治国,建设了许多大型喇嘛教建筑,如北京的雍和宫。明清以来,佛寺建筑格局已成定式,一般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毗卢阁、观音殿。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东西两侧为钟楼和鼓楼,伽蓝殿与祖师堂,观音殿与药师殿对应。大寺院有五百罗汉堂、佛塔等建筑。中轴线东侧分布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堂等,西侧主要为禅堂、接待室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石佛寺堡为云冈堡,1574年,又建云冈上堡并上下堡间的夹墙。清代云冈石窟多次被重修。参考文献:1.《中国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六版潘谷西主编2.《中国佛教建筑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薛林平编著3.《中国古建筑艺术》黄河出版社白文明编著4、《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当代中国出版社张驭寰编著
本文标题:中国的佛教建筑的历史进程——古建史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4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