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创设环境,让学生的作文能张扬个性
创设环境,让学生的作文能张扬个性广州市第89中学练碧凤内容摘要:作文要写出个性,需要一个宽松适宜的环境,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努力过程,更需要的是彻底的抛弃凡事都一定要以“对”或“错”来绝对界定的观点。应关注学生个体感受,在作文教学中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学生,让他们在文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要教师创设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作文能展示独特的个性。建设宽松和谐的创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的去写作文,说出真心话,描述真感觉,表达真性情。要教师巧启探究思维,让学生作文开拓自己个性。要教师指导学生用真诚率直的语言,表达出独特的个性。关键词:创设学生作文个性我们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常有如此抱怨:“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作文的学生好无奈,苍白无力常徘徊,灵气美感又不在。”老师常把作文存在的问题归结到学生身上,而不知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实质上,也折射出语文老师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显然,作文教学就是要创设适宜环境,让学生能够张扬写作的个性,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独特的感受的真切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而不是以老师自我为中心,“我要求你怎样写”,“你就必须怎样写”。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被动接纳应付,学生的作文变成了与个体生命,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失去了感人的力量,失去了亲切自然的魅力。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往往会千差万别,也必定会呈现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发展不仅是每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关注学生个体感受,在作文教学中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学生,让他们在文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一、创设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作文能展示独特的个性。作文是思想的反映,每个学生的思想都各不相同,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每个学生接触的层面与范围又各自有别,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感觉更是各有差异。那么我们就要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建设宽松和谐的创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的去写作文,要求学生说出真心话,描述真感觉,表达真性情。首先,选题要宽泛,以往的作文教学,常常为了应试,命题多一刀切,题目单一,限制过死,使学生写作时常常处于被动的心理状态,没体会而硬要写,产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是势在必然。因此,我们尽量把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我们每周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一节课,让学生在自行阅读中,找到自己有体会的写作素材;或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内容自行决定,选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熟悉的事来写即可;或要求学生写读报体会,选择自己最有体会,最有认识的新闻来写。这样做既引导学生关心天下事,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且还是学生喜闻乐见又而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写出的作文往往有真情实感,我们注意到学生所拟的题目,大体有有这几类:“校园短笛”、“心灵的絮语”、“兴趣聚集”、“奇思妙想”和“亲情友情”。面对这些丰富多彩的题目,我们感概万千,真得不能小觑学生,只要给空间,有合适的沃土,他们的潜力是难以估量的。其次是内容要求真实。内容要求真实就是学生要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它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新课标的表达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真实地表达。”在命题自由,体裁自由,立意自由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做到以我之笔写我曰,以我之笔写我心,轻松活泼地翱翔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抒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心路历程,我们常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练笔,下面是学生写作的几个实例:一位男学生擅长小发明小创造,从初中到高中,多次获得省市中学生创新大赛奖,父母争着宠爱他,他写了《爸妈“争宠”》,另一位女同学,身体较弱,为了使她健身强体,母亲每天陪她跑步锻炼,这位女同学写了《我与妈妈一起早练》。有一学生的父母因工作需要较高的电脑操作技术,他们“称”儿子为“师”,这位学生写了《爸妈跟我学电脑》……一篇篇,感情真挚,正是“情动于中”则“形于言”。如果没有生活的体验,何来写作的灵感,生活的感悟。二、巧启思维,让学生作文开拓自己个性我觉得教师的启发探究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方法以利发现、研究,多些新奇创造感,给学生多点拔、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辅导时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这里,我们可从郑桂华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得到启示: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材料中刚刚我们同学提到的选材来展开。我不知道你们平时材料是怎么选的?拿到一个作文题,我要打算写记叙文,我怎么来选材料?你们先想一想,我不要你们急于回答。我们来拿一个作文题试试看。(幻灯;记住这一天)这个作文题熟悉吗?题目不用再念了。现在,你们就自己写,纸头有吗?这一天你会选哪一天?用词语或句子表达,试着多写几天出来。开始,自己写自己的。标号序号。(学生写,老师巡视)(板书:学生交流的内容)生:生日、911、印尼海啸、1949年10月1日、原子弹实验成功、神五神六、刘翔夺冠。生:1999年9月1日第一天上学、神州五号上天、得奖。生:世博申办成功、六岁掉河里……接着老师继续启发师:如果你是老师,你看到什么材料会愿意看。做第一件事,在这些材料前面打五角星。然后再进一步讨论,这就难了,第一项很容易,第二项,你凭什么判断这是好的选材。我讲清楚没有?你为什么打五角星,你要有依据的。生:14岁生日、演出、成为团员、主持节目、神五神六、生:六岁掉进河里、(师:很多人笑起来了)14岁生日、日本战败、犯严重错误。生:911、印尼海啸、日本战败、美国独立日、世博申办。师:我们现在回头来看选择的依据。从你开始谈,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你没有全选,生日为什么不选?生:生日太平常了。师:也就是说,你想选什么样的材料?生:有新意的材料。(板书:有新意)……郑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选材的过程中,自始自终没有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罗列出材料后,老师也没有急着评点告诉学生应如此这般选材,而是抛出启发性的问题“你凭什么判断这是好的选材”,使学生受到启发,迅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看法,于是精彩纷呈,个性洋溢,文章不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在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渐渐体验到没有自由就没有个性,没有个性,语文就失去了活力,语文没有了活力,写作便失去了生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如让学生坚持读书报,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社会据点信息,从中陶冶自己的个性修养。二、真诚率直的语言,让学生作文表达出独特的个性。新课标强调注重语言的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作文的选题,内容构思要个性化,除此之处,作文的语言也要个性化。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就是倡导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同一体裁,不同的文字表达,反映出不同的真实个性。例如,学生经常有迟到的“痛苦体验”,我们往往对其教育的同时,诱导他们写出自己真情实感,摘出几个精彩的片断:“凡迟到者,其必出有因,或以车之慢,或以床之温,或以钟之钝,今迟者,我也,然其因居此之外……”,用文言表达,显示出独特的语言功力;“……车厢里黑压压的一片!‘从后门上!’‘往后挤!’‘往前挤!’司机一边以龟速前移,一边声嘶力竭地吆喝指挥,最后没办法了,高叫一声:‘往中间挤!’这可是闻所未闻,而我已经快要发疯了;不,这已经疯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又别具一格;“暖暖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勇敢地爬出来吧!”真是妙语迭出,美不胜收,各有各精彩。语言的个性化就是提倡学生把大量鲜活的口头语言引用到作文中去,提高文章的品位。有一位学生写村里一个承包砖场遭到村里人反对的和耻笑,却最终成功的事,事件本身没什么新奇,但文章中有些农村妇女的语言却幽默风趣,生动感人。如写一位妇女嘲笑这个人说“鸡毛还能飞上天了”。文中的这些语言使文章的格调不一般。说到底,语言的个性化,就是要体现在平凡中见丰美,于质朴中见典雅,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扼杀了学生带有个性的“稚嫩”语言,否则,如果形成了千人一面,千面一孔,千篇一律,千人诺诺,万人愕愕的局面,那就不仅仅是作文教学的悲哀了。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即使简单到一枝花,不同的人,个性不同,心境不一,感受也各异,如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不是无情的,“落红不是无晴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以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创新,名家如此,中学生的作文亦是如此。总而言之,作文写出个性,需要一个宽松适宜的环境,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努力过程,更需要的是彻底的抛弃凡事都一定要以“对”或“错”来绝对界定的观点。教师不能动辄就判“错”加以否定乃至批评指责,而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则应树立信心大胆投入写作实践。只有这样,人才会伸张个性,文,才会实现创新。附: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宝山教研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如何选材”——初中作文教学一例3《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练碧凤老师收邮编:510520电子邮箱:lianbf@126.com电话:13610180908
本文标题:创设环境,让学生的作文能张扬个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4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