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单片机设计指导书终极版
1.单片机工程实践方法1.1单片机工程实践的内容1.1.1单片机工程实践的目的单片机工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并且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与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着重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单片机硬件和软件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的培训,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1.1.2单片机工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单片机工程实践是单片机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以工程项目和工程应用为课题的。它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单片机的综合性能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制作、调试来完成的。因此,单片机工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如下:(1)根据应用系统的要求,初步掌握总体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构想,从中选择一种最佳设计方案。(2)根据应用系统结构规模的要求,掌握单片机外部扩充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过程。(3)根据任务要求和硬件设计要求,首先画出程序的总体流程图,然后进行各控制模块的程序设计。(4)掌握如何让应用单片机仿真器来开发应用系统及仿真调试的过程。1.2单片机工程实践的基本步骤1.2.1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步骤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步骤,一般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与调试、软件设计与调试、系统功能调试与性能测试、产品验收和维护、文件编制和技术归档等。下面重点介绍对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功能调试与测试等步骤。(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要明确所设计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要“做什么”和“做的结果怎样”。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是形成可操作的设计需求任务书。任务书应包含单片机应用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特性和性能指标等主要内容。如果是自主开发产品,还应附有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如果是委托开发,则应该与委托方讨论拟制的需求任务书是否满足对方的要求。(2)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就是要从宏观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路线或设计途径、采用的关键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硬件的选型和加工技术、软件平台和开发语言、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验收标准和条文等。如果是委托开发,设计需求任务书和总体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往往以技术文件的形式附于合同书之后。(3)硬件设计:硬件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总体方案的设计,选择系统所需的各类元器件,设计系统的电子线路图和印刷电路板,安装元器件的调试硬件线路。硬件设计应确保功能设计和接口设计满足系统的需求,并且充分考虑和软件的协调工作关系,注重选用高集成度的器件和采用硬件软化、软件硬化等设计技术。(4)软件设计: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软件工程的思想,拟制出本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划分出主要的软件设计模块、根据需要绘制部分软件模块的流程图、调试程序和测试软件的基本功能。(5)系统功能调试和测试:本阶段的重点是基于系统的设计需求,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指标的测试,形成测试报告,核对用户需求或设计需求和系统现有功能、指标的一致性程度,提出修改意见,循环上述某些步骤,直至满足需求。1.2.2单片机课程工程实践的具体要求课程工程实践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确定课题的设计、编程和调试内容,分小组进行。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按时完成每部分工作。课程设计集中在教室、机房进行,每天由班长负责考勤,指导教师抽查。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综合运用单片机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方案比较,确定总体方案。然后对方案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进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参数的计算,并画出总体电路图。2)硬件电路制作设计方案经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可向指导教师领取所需元器件等材料,进行电路制作,并对制作的硬件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软件的编制和仿真根据已设计出的软件系统框图,用MCS-51汇编语言编制出各功能模块的子程序及整机软件系统的主程序,程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所设计硬件电路的连接及有关定量的要求。4)撰写实践总结报告。1.2.3实践总结报告的要求书写高质量的工作总结也是反映工程实践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应能用书面形式系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其目的是让人很容易的看懂所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案、原理、实现方法等。因此,书写实践总结报告也是单片机工程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实践总结报告的要求如下:1)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课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成果和结论。文字论述的重点应放在所取得的成果和结论上。摘要应是一篇独立的、300字以内的短文。2)关键字关键字列写在摘要之下,应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采用能覆盖课程设计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字一般取3~6个,不宜太多,其目的是便于文献检索。3)目录目录是实践总结报告的导读图,一般为三级标题,在编写目录时可在写作时利用MicrosoftWord等文字工具,严格按章、节、条、款标题格式编写。这种方法能保证目录中的标题与正文中的标题完全一致。4)正文课程设计报告(或实践总结报告)的正文是设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作者对单片机工程实践工作的详细表述,他的篇幅最大。其内容包括:系统设计的详细过程,硬件、软件调试与测试,系统测试结果分析,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等。(1)任务、目标和原始材料:根据工程实践的任务书,说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以及各项原始资料的采集。(2)方案总体论证:包括课题分析和多种方案论证,说明可能采取的多种方案,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说明确定最佳方案的依据,分析其实施的可能性。(3)方案实体设计:这是实践总结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系统方框图、电气原理图、各单元模块功能分析及模块电路设计、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理论公式及计算、各单元模块的连接与试验设计、元器件的选取及元件明细等。(4)软件设计:软件设计结构图及其功能、重点软件流程图及程序编制、软件使用及测试情况等。(5)系统调试及测试情况分析、实践经验总结等。5)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程设计与报告撰写过程中曾经直接给予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自己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在致谢中应尽量指出致谢对象的具体帮助和贡献,不要泛泛而谈。6)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课程设计报告(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可靠性与广博程度。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放在设计报告的附录中,例如编写的算法程序、相关公式的推演等。7)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格式课程设计撰写格式应有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具体要求各学校不一样,这里不做叙述。2.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单片机的显著特点是面向控制,适用于工业应用环境,可靠性高且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于检测及控制系统中。下面介绍应用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2.1.1总体方案论证在选择课题时,首先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技术论证。基本原则是:(1)技术效果好,经济效益高;(2)技术先进,造价较低;(3)可靠性高,维修方便;(4)研制周期短;(5)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应用系统是由微机和被检测、被控制对象组成的,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测控对象的特性和工艺要求,是确定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的依据。系统功能得当,指标合理,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好,才能有实用价值和生命力。技术指标一般包括:测控参数范围与精度、测控速度、输入手段(A/D、键盘)输出方式(D/A、显示、打印)与内容、越线报警等功能,以及运行环境与抗干扰要求等。根据系统功能指标,设计总体方案和系统框图时,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哪些功能由软件实现,哪些功能有系统实现,即软、硬件分工问题,这需要反复比较,遵循的原则是既能实现功能指标,同时软硬件的系统成本又最低。考虑到当前的具体情况,应当尽量以软件代替硬件来降低成本,同时力求电路简单又工作可靠。只有充分利用微机的软硬件资源,才能达到技术合理与经济实用的目的。总之方案选定以后,系统软硬件设计工作可分开进行或同时进行。2.12系统硬件设计1.实时测控微机系统的组成实时测控微机系统的组成一般如图2.11所示。图中虚线部分是必备的最小系统。CPU是测控系统的核心,ROM用于存放系统的监控程序和应用程序,RAM暂存单元和堆栈,也可存放应用程序。为了与测控对象及外部设备交换信息,常需增设信号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接口电路I/O。时钟是实时系统的时间基准,可用时钟定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要求进行实时信号处理。当测控对象有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时,可设置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并行和串行输入输出,用作数字量或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磁带(磁盘)机作外存储器,用于存放大量的长期保存的数据以及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微机应用系统“人--机”联系的主要工具,统称外部设备。通过键盘输入命令或参数,可对系统进行人机干预。显示器用来输出显示数据或字符。打印机可将实时数据和历史记录(存储在磁带和磁盘上)以定时或调用方式打印出来。图2.1.1实时测控系统的组成2.MCS-51应用系统的扩展与配置MCS-51系列高档单片机,除无模拟通道接口外,包含其他作为最小系统的必备结构,如CPU、ROM(8031和8032芯片内无ROM)、RAM、I/O、口、定时/计数器和中断源扩展等。但硬件资源毕竟有限,如应用系统较复杂,按功能指标要求,还需进行功能扩展(如EPROM扩展、RAM扩展、I/O扩展和定时器/计数器扩展等)和外设配置(如A/D和D/A转换器、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等)设计。这就是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任务。在选择功能扩展电路,外设配置及接口电路的方案时,应注意扩展的芯片与主机速度匹配,I/O口的负载能力,A/D与D/A转换器的速度与精度等问题。初步选定电路方案之后即可得到系统硬件结构框图,据此可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制作、检测和试验等工作。2.1.3系统软件设计计算机只有硬件还不能工作,必须有软件来控制计算机运行,微机软件包括管理调度微机的系统软件和执行用户任务的应用软件。一般实时测控系统应用软件的特点是输入输出功能强,实时性强,可靠性高,能在线修改程序或参数。目前大多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制程序,因为汇编语言与硬件环境之间关系最密切,因而汇编出的程序占用内存空间小且执行速度快,易于实现中断管理及模拟(或数字)量输入输出等。软件设计步骤依次是:题目定义(即任务说明),模块划分,确定算法(即数学模型),编制程序,汇编、调试和编写文件。1.模块划分和框图设计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把题目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块,依据功能块的时间和相互关系绘出软件功能流程图,再将这些粗框图具体化分细,直到这些模块能方便和有效的用子程序实现为止。最后拟定各模块的细节,绘出详细的流程图。根据这个细框图逐个编写和调试程序。即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这种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先对整体任务有了透彻的分析和了解,再设计细节程序模块,可以避免返工修改。模块化程序结构层次清晰,便于编制、阅读、扩充和修改程序,利用模块共享,可节省内存空间。实时测控程序的一般结构如图2.1.2所示。其主要组成部分有:(1)初始化部分:设置工作模式、中断方式、堆栈指针和工作单元初始化等。(2)参数设置部分:设定采样周期,控制参数和给定量等。(3)中断请求管理:如有时钟定时中断请求,CPU转去执行数据采集服务程序,运行测控算法;若是外部中断请求,则
本文标题:单片机设计指导书终极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6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