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现状1、南沙地理位置南沙紧邻番禺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陆上距广州市区以及深圳、澳门、珠海、东莞、中山等大中城市都在60公里以内。海上以南沙港为中心,距离香港38海里,距离澳门41海里。区位图一2、项目用地情况2.1地理位置项目建设用地所处的万顷沙湿地区域位于珠江河口的北部,其最南端是南沙地区最重要的湿地,与香港米埔、深圳福田、珠海淇奥岛湿地同是珠三角地区四大湿地。区位图二南沙二十一围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地点位于万顷沙岛南部,北部以20涌下为界,南部至珠江口浅海修建海堤,利用海堤内泥沙的淤积和沉淀形成。规划面积约2500亩。2.2自然条件2.2.1气候情况南沙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带,气温受偏南季侯风的影响,调节与削弱了夏暑与冬寒,全年雨水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度,最高出现于7~8月,最低在1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8.7度,端最低气温为-2.6度。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770~1940小时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保持在1635.6厘米,降雨多集中在4月到10月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9456.5小时。春季和夏季以东北风为主,秋季和冬季则是东南风,平均风速为2米/秒。项目用地在夏季和秋季易受台风影响。2.2.2台风南沙地区冬季常形成5~7级偏北风,但最大风力出现在夏秋台风季节。台风降雨量一般为200毫米,最大400-500毫米,风力6级左右。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水总量1638.5mm,项目影响区受台风影响较大,最大风速达34m/s。台风是影响广州市的重要天气系统。5~10月是广州市的台风季节,盛夏的7、8、9三个月,是广州市台风发生的盛期。2.2.3水文和潮汐区域内的潮汐是不规则的半日周潮,平均潮差1.4米,最高潮位变化记录在4.12米处,季节性的最高潮位发生在6月到7月间,最低潮位在1月到3月间。2.3现有动植物资源2.3.1植物资源据初步调查,万顷沙南部区域生长着秋茄、桐花树、海漆、木榄、老鼠勒、卤蕨、海芒果、水黄皮、许树、阔苞菊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达10种以上,他们共同构成了以秋茄和桐花树为优势树种的群落。2.3.2动物资源调查表明,南沙地区湿地是世界三大候鸟迁徙必经地之一,该区域现有国家2级保护鸟类3种,省级保护鸟类14种,珍稀濒危鸟类众多,是重要的鸟类基因库。除鸟类以外,在红树林下及周围适应本区域咸淡水交迭环境的鱼、虾、蟹、贝类资源十分丰富。由此可见,万顷沙湿地是一个丰富的生物种聚集地,该区域的建设开发可充分发挥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二、指导思想1、系统保护的原则1.1保护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1.2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系统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2、合理利用的原则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湿地保护区内合理开展休闲、游览和科研科普活动。三、建设目标1、加强南沙地区湿地生态保护,建设广州咸淡水交接区域特有的湿地生境,保护与建设南沙地区独特的红树林景观。2、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性和基本功能。3、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四、规划方案1、设计思路项目用地大部分由吹填形成,水体、湿地占大部分,其东面和南面紧邻南海。根据现状实际情况,通过对现有地形充分利用和适当整理,构成陆地+岛屿+基围+水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形成“北稳、南拓”的格局,保护和建设南沙特有的咸淡水交接区湿地生境及红树林景观。2、功能分区根据项目用地的情况和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需要,将建设地块分为三个功能区域。(见功能分区图)2.1管理服务与生态科普区此区域位于项目用地的西北角,西侧紧邻灵新公路,以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科普教育为主要目的,面积约为253000㎡。主要设置主次入口广场、停车场、科普厅、湿地博物馆以及多功能综合楼等综合服务设施。科普厅和湿地博物馆内开展与游客互动的科普教育活动,树立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意识,增强全民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湿地保护区的社会效益。2.2游憩活动区该区域位于项目用地中北部,以游客游览湿地和亲身体验湿地生态环境为目的,面积约为668000㎡。区域内布置与大水面结合的基围、岛屿、滩涂、芦苇滩,设置观鸟屋、木栈道、浮桥等游览设施,让游客的游园活动充满自然的乐趣。2.3湿地及红树林核心保育区湿地及红树林核心保育区位于项目用地东南部,邻近南海,可以为项目用地将来向东南方向发展创造条件,其面积为650000㎡。此区域重点进行对湿地及红树林生态环境的保育工作。通过基围和滩涂为鸟类提供觅食地,充分发挥鸟类活动对整个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建设并保持良好的红树林湿地。整个区域采用分时分段准入许可的方式控制人流。3、道路系统规划根据使用需要,将道路系统分为一级园路、二级园路及水路。3.1一级道路采用朴实的4~5米宽水泥拉丝路面,以环保的自行车和人行为主,在有需要时可采用电瓶环保车。3.2二级道路采用与自然环境融合的2~3米宽木栈道和浮桥,以人行为主,部分可通自行车。3.3水路水路可环游整个湿地保护区,采用环保的电动船和手划小船作为交通工具。4、土地用途规划根据项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珠三角地区红树林湿地的用地分类,将项目地块的土地用途分为多个类型。4.1陆地与岛屿在陆地和岛屿上设置建筑、道路、平台等活动场地。根据不同的地势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4.2水体大面积水体和水生植物是构成红树林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靠近海的部分,设置可人工调控的水闸,根据需要对整个水体的高度进行控制,小范围内调节生态环境。4.3基围基围的建造原理是围绕红树林挖掘一条水道,运用掘出的泥土筑成基堤,包围剩余的水和植物。在近海的一方架设可人工调控的水闸,随着潮汐涨落让海水流进和流出封闭的虾塘。基围的虾苗于秋季以潮水自然引入,继而在塘中生长,并以积于塘底的红树落叶等有机物为食物。传统基围运作依赖邻近海湾的天然生产力,是公认为符合可持续利用原则和善用沿岸湿地的例子,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长远惠及本土社群,同时对环境造成最少的影响。4.4潮间带滩涂滩涂是鸟类的主要觅食地,滩涂地栖动物如螺、贝壳、蟹、滩涂鱼等无脊椎动物是留鸟及每年途径此地候鸟的主要食物。通过对水位的控制,保持潮间带滩涂的面积,使其发挥在整个完整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中的作用。5、竖向及水体规划根据湿地保护区的建设需要及红树林的生长特性,将竖向设计和水体规划作为整体考虑。大面积水体和水生植物是构成红树林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用地结合现有场地特性规划出大面积的水体,在靠近海的部分,设置可人工调控的水闸,根据需要对水位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基围和滩涂面积,在不破坏完整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加以少量的人工辅助,对红树林的面积和生长发展方向进行控制。在达到生态作用的同时,竖向设计和水体规划,也为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创造条件。6、植物规划根据总体平面布局,同时结合功能、交通系统、竖向及水体规划,将植物品种分成四大类进行规划。四类植物品种相互穿插融合,共同构成完整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6.1陆生植物陆生植物主要布置在管理服务与生态科普区,以及高程较高处。以营造常见的陆地植物景观为目的。主要植物品种:榕树类、观形树种、观花树种6.2半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以组团的形式散布在各个区域,作为陆生植物和红树植物之间的过渡,同时丰富植物层次。主要植物品种:黄槿、海芒果、水黄皮等。6.3、红树植物红树植物遍布整个保护区,以南沙常见的红树植物品种为主,形成自然丰富的红树林景观,构成完整的红树林群落生态系统。主要植物品种:秋茄、桐花、红海榄、木榄、无瓣海桑等。6.4水生植物主要布置在水体以及水体与陆地交界,营造水生植物景观,并成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植物品种:芦苇、水葱、伞草、水烛等。五、一期建设规划考虑现状情况、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计划将湿地保护区进行分期建设。第一期建设用地在湿地保护区建设用地的西北面,面积约为500亩。种植速生的红树林为主,计划2007年完成种植,以达到保护湿地保护区的后期建设目的。种植方式根据现状地形,采用就地平整的原则,将建设区域形成一个个种植小班。采用斑块混交的方式进行种植。在靠水面一侧种植宽5米的无瓣海桑,利用其速生性和抗逆性构筑先锋防护林带,促使潮滩逐渐淤升和减少风浪冲击。在其后根据红树的生活习性和植物景观美学搭配,提高观赏价值。各种红树品种可以形成不同层次,同时加速群落的演替进程。图纸附件: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景观分析图交通系统图植物规划图竖向设计与水体规划图
本文标题:初步设计方案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7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