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8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888摘要: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初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小学骨干教师;以此为基础,构建以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教育态度为主要内容、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基本类型的课程体系;同时要重视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关键词: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目标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范畴,提升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是从20世纪建立师范教育制度开始的,并长期稳定在中师教育层次上。20世纪末,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培养开始进入高等教育体系。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先后相继开办了专科或本科层次的初等教育专业(或称小学教育专业),旨在搭建初等教育专业平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新型小学教师。初等教育专业的设置涉及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满足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一所普通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校在1999年开办了专科层次的初等教育专业。在近四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试图将有关的研究加以整理和总结,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同仁。一、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首先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各个专业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它的确立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建立在需求评估基8础之上的价值判断过程。所谓需求评估,简单地讲,即通过某种手段获得关于社会和个人对于学校或专业培养规格的需求情况,然后根据这一需求情况,确定学校或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具体的培养规格。初等教育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专业,其培养目标的确立,有赖于对以下几方面需求的评估。(一)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培养的基本需求教师既是社会系统中的个体,又是教育系统中的个体。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个体,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要具有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这一点对于一个从事初等教育的小学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培养公民是基础教育本质的必然体现和要求,”作为一个培养公民的人,本身要养成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这是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因此,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对一个现代公民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如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正确的义利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开放的观念,勇于创新的精神,民主思想和法治观念,生态意识、全球意识等。(二)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初等教育专业是为提升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而设立的。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之具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性,体现高规格、高学术性的特点。无论是学科专业学术水平,还是教育教学学术水平,,都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层次和要求,要培养“专家型”、“学者型”或“研究型”的小学教师。(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范教育教师培养的需求如果说服务于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根本目的,那么立足基础教育则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手段。师范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培养目标应该反映基础教育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要培养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新型师资,这是师范教育各专业发展的共性。初等教育专业是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培养师资的,有关专业发展的各项设计应该放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量,8其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必须反映基础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当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与发展。而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协同发展,关注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一个教师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专业素养,不少学者对此作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探讨和研究。概括起来,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才能。具体表现为敬业爱生的专业精神,宽广精深、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富于创造的教育智慧等。所有这些都应成为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立的重要关照点。(四)初等教育对教师素质培养的特殊需求初等教育专业,它直接服务的领域是初等教育,直接服务的对象是小学生,其培养目标的确立,必然要反映初等教育对教师素质培养的特殊需求。这种特殊需求是由初等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和初等教育内容情境的综合性、多样性所决定的。首先,初等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独特性要求教师具有更多更强的专业情意和更多更好的教育技能。一方面,小学生生性活泼,幼稚天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另一方面,初等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而学生思想意识、认识能力则处于相对低级幼稚的状态,且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系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对一个小学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显得更难。这样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能从事教师工作的一般技能以外,还必须具有能适应小学教育情境和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特殊的教育教学技能,如“童心”、“童趣”,善于与儿童交往,能用适合儿童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和教学等。有关的研究与实践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比如作为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对娄底地区20所城乡小学进行了有关小学教师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问卷中,95.6%的被调查者都把与专业情意和教育教学技能有关的素质看成是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的首选素质;学生问卷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把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教师”描写成一个“和蔼可亲、讲话有趣、教学方法好”的人。此外,在教育实习中8我们也发现: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童趣”十足的实习生,往往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好;相反,那些个性沉闷、缺乏情趣、教学语言过于成人化的实习生则难以获得学生的好感,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有这些都说明,专业情意和教育教学技能在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次,初等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教育情境的多样性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素质。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以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都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知识;而且现在很多地方的小学实行“包班制”教学,或者课程安排并不固定,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能任教多门课程的能力。另一方面,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得教育情境多样化,进而也就要求教师具有能进行素质教育的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如音乐、美术、舞蹈、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外语能力等。(五)地方初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地方初等教育提供师资,毕业生的去向大多是广大的农村小学。因此,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体现和反映地方初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从目前的现实看,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毕业生,还有少量的其他低学历的代课教师或民办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新课程实施为中心的农村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校初等教育专业实际上担负着为当地农村小学培养新型的合格师资的任务。这部分师资应该成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成为教学的骨干、科研的骨干、管理的骨干、新课程实施开发的骨干。(六)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既要遵循社会需求原则,追求“好”的或理想的小学教师素质结构,又要遵循学生个人需求的原则,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合理”的或现实的小学教师素质结构。培养目标要关注人性的发展、人的生命的成长。正是基于对以上六个方面需求的综合评估,我们把初等教育专业专科#8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初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小学骨干教师。具体的培养规格为:1.热爱祖国,热爱小学教育和少年儿童;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民主和法制观念。2.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具备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3.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强,体态语言运用得当,教学语言正确规范,适合儿童特点;“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书写规范、工整、美观;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课件制作。4.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会一到二种简单乐器。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上面的分析以及以此为基础研究的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内容体系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我们构建了以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教育态度为主要内容,以必修课、选修课为基本类型的课程体系。(一)课程目标的厘定。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来达成,但由于培养目标通常不涉及到具体的学习领域,所以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必须有课程目标这个中间环节来保证。因为课程目标是根据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落实到课程目标上,然后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从而保证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或者空洞、抽象则会严重影响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目标的合成也就不会达成培养目标。因此,在课程实践中,我们组织任课教师认真阅读和研究专业教学计划,深刻领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中所设定的各项指标的内涵,认识和明确各科课程在整个课8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科、学生、社会方面的需要和特点,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各科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保证培养目标各项内容的落实。(二)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一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把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以适当的形式及时地反映在学科教学内容中;二是要把握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使课程内容切合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三是要精选教材,同时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编写适合初等教育专业特点的新教材。为了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我们采用教师自修研究、访学进修、集体研讨、网络学习等方式,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专任教师的学科学术水平。同时组织教师开展师范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对接研究,熟悉和掌握新的小学课程标准,补充新课程教学需要的新内容,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组织教师编写讲义和教材。(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是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其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方法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总是与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而任何一种课程的教学都要融知识、能力、情意的发展于一体,因此,要改革过去那种方法单一、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综合使用。(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体验性教学。在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中,就知识而言,有显性的知识(explicitknowledge),也有隐性知识(implicitknowledge)。前者以概念、命题、原理、原则、公式事实来表征,后者以态度、价值、信念、习惯来表征。显性知识往往可以通过理性的方法来获得,而隐性知识的获得则要复杂得多,一般说来,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获得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认识,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些课程尤其是教育专
本文标题:初等教育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7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