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济活动区位分析基础概念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一)区位“区位”是1882年由W.高次首次提出的。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二)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称为区位因子。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也称为“区位因素”(哈特向)或“区位力量”(艾萨德)。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等(三)区位因子(四)经济活动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之后,这一理论经过不断充实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到20世纪60年代由阿朗索发展到最高水平。图2.1杜能(资料来源:HaggettP.Geography:AModernSynthesis.RevisedThirdEdition.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Inc,1983.416)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的局限性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一)理论前提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2)(交通)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运费由农业生产者负担;(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4)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3.杜能的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在这里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远近的关系。(二)形成机制根据假设条件,杜能首先给出一般(纯收入)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由地租收入公式,对于同一种作物,随着与市场的距离增加而地租收入在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及以下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因而零地租点成为农作物的耕作极限。由市场(运费为零)点和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的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它们的地租曲线。理性的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2下部)。图2.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1)自由式农业—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2)林业区—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建筑用材。3)轮作式农业—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4)谷草式农业—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杜能带的分布说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谷物比重等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结论——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增加。配置的基本原理: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笨重而体积大因而相对于其价格而言运费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宏观: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中观: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五个圈。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微观: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图2.3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上海市郊区圈层结构(1980年)图2.4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1.住宅区2.香蕉地3.内侧耕地4.咖啡种植地5.外侧耕地6.河谷耕地A.雨季耕地B.旱季耕地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二)经济学上的意义(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另外,提出了两个原理:(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二)经济学上的意义采用了科学的抽象法,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五、理论的局限性(一)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二)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一)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假设条件过多,而放宽这些因素可能使杜能环增大或尖灭。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图2.5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图2.6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二)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决定性作用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等。图2.7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辛克莱的逆杜能圈)杜能所采用的方法是农学试验中惯用的单因子孤立化方法。他把引起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地域差异的许多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居民劳动素养、经济文化水平等)都假定为到处一样的常数,而后单独考虑市场距离一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在这个假定里,所谓空间或区域是不包括任何物质内涵而只有相对距离的纯粹几何空间,这也是屠能以来许多经济学家的区位论以及直到今天美国的区域科学学派关于“区域”的共同概念。实际上,正是那些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样性引起了极为复杂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永远不可能有“到处一样”的情况,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就根源于此。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藏技术的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比市场距离更加显著。这就是说,由于近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屠能学说的直接适用范围已大大缩小,只在交通不发达的一些城市郊区,尚能见到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方式或集约程度的显著影响。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在一些农业经济学者看来,一个农场的生产类型即它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过是代表一个农场主决策过程的最终结果,由若干个具有类似生产类型的农场所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域,不过是各个农场主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所作出的若干种决策的混合物;解释和论证一定的农场生产类型的区位,必须研究农业决策。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如运用线性规划确定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最优组合;运用博弈论研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可能性;运用马尔可夫链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散等。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变化。工业区位论就是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工业区位论即研究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过程,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创建人德国韦伯于1909年完成了专著《工业区位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工业配置时,要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运输费用,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被称为“最低成本学派”。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的局限性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背景: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并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间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极为显著。目的: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说明与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一)基本概念1.区位因子: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它使得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例如空气湿度等。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第一步,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一般成本因素如下: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第二步,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也不宜作为一般区位因子;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原料、燃料费;劳动力成本;运费。第三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第四步,考虑工业活动的外部环境,如产业环境等也会影响工业活动的区位选择。这些因子往往会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被概括为集聚与分散因子。第五步,影响工业活动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运费、劳动力成本、集聚与分散因子。集聚与分散因子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二)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1)研究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
本文标题: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