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年上学期生物(理科)练习(五)
1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年上学期生物(理科)练习(五)一.选择题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2.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4.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B.13C.12D.345、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形成四分体④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四分体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⑦26.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7.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8.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9.生物体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增殖,下列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为5对C.幼龄个体的细胞增殖旺盛,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不是所有增殖的细胞都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有关10.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11.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A+G)和(T+C)的比例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B.该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C.可利用DNA做亲子鉴定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准确复制提供了保证312.玉米叶肉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C、T的核苷酸种类共有()A、8B、5C、7D、413.不能进行细胞核DNA复制的细胞是()A、根尖分生区细胞B、肿瘤细胞C、胚根细胞D、叶的表皮细胞1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15.如图表示一个具有四个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经硫酸二乙酯(EMS)处理后,在正常溶液中经过2次复制后的产物之一。已知EMS能将G改变为X物质,与X物质具有相同配对功能的碱基是()—C—G—A—T——G—C—T—A→→—C—A—A—T——G—T—T—A—A.胞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D.鸟嘌呤1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部分片段引起的变异是基因重组B.γ线处理使染色体上数个基因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获得四倍体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17、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18.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二.非选择题1.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4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_,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4(2)图1中含有___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4的时期是____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5)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2.(14分)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Ⅲ)(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性遗传。(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性遗传。(3)医师通过咨询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4)丈夫的基因型是,妻子的基因型是。(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女孩患病的概率是。(6)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的卵细胞或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和。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和_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和_。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5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年上学期生物(理科)练习(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且通过测交来检验推理,得出结论。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每个配子中只含一个遗传因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例如母系遗传等。2.【答案】C【解析】由白化病孩子可推知妻子的基因型为Aa,妻子的初级卵母细胞(DNA已复制完成)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白化基因,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正常基因,C正确。3.【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三种表现型:其中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能合成药物1,不能合成药物2;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能合成两种药物;基因型为aa__的个体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4【答案】A5.【答案】A6.【答案】D【解析】卵原细胞经DNA复制后,基因型为TTttMMmm,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TT与tt分开,MM与mm分开,形成的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ttmm或TTmm、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相同基因分开,即M与M、m与m、T与T、t与t分开。由于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M或tm,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7.【答案】B【解析】隐性性状的亲本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的基因为abc,将测交后代个体中的abc三个基因去掉,就得到F1所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及其比例:abc:ABC:aBc:AbC=1:1:1:1,则说明AC、ac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位于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选项B正确。8.【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丙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丁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AaBB,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9.【答案】B10.【答案】D【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连锁遗传
本文标题:南安一中2017届高二年上学期生物(理科)练习(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