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南昌大学2011-2012毛概试卷
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空格内)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D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C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问题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实现共同富裕问题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曾对这一概念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作出这一科学界定的重要文献是BA.《反对本本主义》B.《改造我们的学习》C.《新民主主义论》D.《实践论》4、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科学论断在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战略思想中最具直接性的体现是BA.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B.科教兴国战略思想C.依法治国战略思想D.科学发展观5、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DA.解放了生产力B.实现了党政分开C.社会实践的成败D.“三个有利于”标准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2C.政治协商制D.民主集中制7、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以上论述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是DA.城乡统筹发展B.建设现代农业C.深化农村改革D.增加农民收入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D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空格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ABCD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C.个体户与私营企业主D.中介从业人员与自由职业者2、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ABCD3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BDA.多层次B.全方位C.多合作D.宽领域4、中国的多党合作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关系,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是ABCA.各民主党派参加人大、政协,参政议政B.民主监督C.多渠道、多形式、分层次的政治协商D.各民主党派作为执政党制定大政方针5、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是ABCDA.实事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五、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胡锦涛总书记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简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2.材料1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在我国,人民内部虽然还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权力。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又要追赶发达国家,需要集中和效率。材料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同。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1)如何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2)为什么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南昌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编号:教45(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空格内)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最早被提出是在AA.党的七大B.遵义会议C.延安整风D.六届六中全会2、“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段表述重在强调B5A.发展是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C.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D.要坚持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D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发展4、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重视分配公平,是由C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定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C.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D.按劳分配为主体决定的5、1930年,毛泽东首次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命题,从而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这里的“从斗争中”指的是CA.本本主义B.从主观想象出发C.从实际出发D.照抄照搬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政治协商制D.民主集中制7、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指的是DA.初级社会主义和高级社会主义B.初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C.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A.民族团结B.各民族共同繁荣C.统一战线D.民族平等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10、“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核心、政治前提与根本保证是DA.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B.两种制度并存C.享有高度自治D.坚持一个中国6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空格内)1、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ABDA.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邓小平曾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是:ACDA.看国家的政权是否稳定B.看是否代表先进的文化C.看是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D.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3、十七大提出的“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两个没有变”指的是CD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领导地位没有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没有变C.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4、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BD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5、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ABCD7A.自主创新B.重点跨越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遵循哪些原则?2、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过程中,应如何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本质区别。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1)如何正确认识加强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2)当前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8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内涵及相互关系。(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意义。测试1(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单选题:第1~50题,每题1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新理论,都紧紧围绕着DA.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怎样实现改革开放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认识规律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回答了D9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4.1956年在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D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毛泽东5.科学发展观强调作为一切发展基础的是AA.经济发展B.政治发展C.文化发展D.社会发展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A.发展B.以人为本10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根本上回答了C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问题9.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形成了DA.中国革命
本文标题:南昌大学2011-2012毛概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