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创新性试验教学模式探讨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创新性试验教学模式探讨摘要:制药工程是奠定在药学、化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以培养在医药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药品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以及技术服务等领域人才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科。本文以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为例,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必要性、实验平台的建设、实验内容设置以及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以达到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词: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讨制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新药研发、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来实现。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1]。我校分析测试中心是学校设置的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校级公共平台,同时是分析测试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学和实验基地。由于我中心拥有大量的分析测试仪器,为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能和保障。本文就以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为例,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必要性、实验平台的建设、实验内容设置以及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以达到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必要性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医药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以及技术服务等领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由于制药工程专业在90年代才开始发展,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培养方案还处于摸索、改进和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由于制药工程专业需要多种进行药品制备、检测等方面的设备,但各培养单位很难有足够的经费购置所需要的有关设备,因此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只进行少量、简单的实验教学,难以达到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2]。同时,各课程缺乏有效的沟通,只是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本院系所具有的有限资源设计实验内容,常常造成多门课程开设相同或相近的实验,造成院系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浪费了老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必须系统的进行一系列改革,开设出能真正培养学生综合创新性能力的实验课程。二、综合创新性实验平台的建设大型公共开放平台可以为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公共开放平台各实验室、检测室以及检测设备的自由共享是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前提[3]。我校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日元贷款项目和省部共建项目为契机,先后投入日元贷款、省部共建资金、重点学科资金、配套建设资金和环境建设资金,购置了包括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dna测序仪、pcr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微波消解系统等20多套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及配套运行设施。设置了微区结构分析室、色谱—质谱分析室、谱学性质分析室、物化性能分析室、颗粒特性实验室、生化分析室,能够从事物质的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物相分析、细胞分析等分析测试工作。在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完全共享且全方位开放,全校师生都可以利用本中心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开设创新性实验科目。学生经过充分准备,提出实验方案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向中心提出实验课题,经评审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这些软硬件条件有利的保证了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和实施。三、综合创新性实验内容设置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医药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管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以及技术服务等领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掌握常见的药物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以及熟悉化合物结构表征方法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多功能显微镜等。对于这些仪器,我中心精心组织基础理论扎实并具有多年从事这些仪器管理、维护、操作的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从仪器的原理、样品的处理、仪器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各方面系统培训。同时,用实际样品和学生一起分析测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dna测序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投射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由于设备投入和运行费用较昂贵,制药企业自身使用较少的设备,我中心只简单介绍其理论和用途,扩大学生知识面,达到使学生遇到相关问题能知道用此仪器或技术来解决的目的[4]。四、教学实践效果经过几年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本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老师的实用科研项目中,拉近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距离。学生可以用所学的知识直接解决制药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其毕业后步入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知识保障。我中心培养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和院校老师有合作项目的企业中去工作,通过这种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培养,使学生和企业同时受益。同时,在整个综合创新性实验实施中,实验内容不同于传统的方法,老师只提出实验目标,其实验方法、技术路线、所用仪器设备等均需通过查阅文献和老师同学谈论来确定实验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了他们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参考文献:[1]陈志慧.化学创新性实验教学实践[j].内江科技,2007,(6):139.[2]陈三宝,朱智勇.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齐鲁药事,2010,29(3):185.[3]杨玲,沈海龙.谈高校实验教学的综合创新性实验设计[j].教书育人,2010,(2):46.[4]景怡,景荣琴,胡天慧.制药工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7):160.
本文标题: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创新性试验教学模式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0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