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分析与对策措施
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分析与对策措施危险和有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等的根源或状态。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源,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和危害性也就越大。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条件,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1危险和有害因素种类1.1危险因素的分类在确定建设项目的危险因素时,首先要确定什么是危险因素,即确定危险因素的划分方法。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按照国家标准GB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类。该标准将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划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6大类,每大类又分为若干中类和小类。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全面细致、科学合理,包括了对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各个方面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考虑。第二,参照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方法,将建设项目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与职工伤亡事故的种类相对应,进行危险因素的分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与安全生产实际工作较为吻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成20类,这20类中,作为矿山以外的工厂企业危险因素的分类,可以定出16类:第1类,机械伤害——由于机械设备的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等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的危险,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的危险。第2类,触电,一般包括2种形式:①电击、电伤——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或人体接近带高压电体,使人体流过超过承受阈值的电流而造成伤害的危险;或带电体产生放电电弧而导致人体烧伤的危险。②雷电——由于雷击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的危险,雷电也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第3类,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伤害的危险,例如高速旋转的设备部件松脱飞出伤人、高速流体喷射伤人等;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的危险。第4类,车辆伤害——厂(车间)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撞击、人体坠落、物体倒塌、飞落、挤压等伤害的危险。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事故的危险。第5类,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的危险。第6类,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造成冲击伤害的危险。不包括触电坠落和行驶车辆、起重机坠落的危险。第7类,火灾——由于火灾而引起的烧伤、窒息、中毒等伤害的危险,包括由电气设备故障、雷电等引起的火灾伤害的危险。第8类,化学性爆炸——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包括电气火花)发生爆炸的危险。第9类,淹溺——人体落入水中造成伤害的危险,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等的淹溺。第10类,灼烫——火焰烫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等危险,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危险。第11类,坍塌——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危险(如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碰撞或爆破引起的坍塌。第12类,放炮——爆破作业中所存在的危险。第13类,火药爆炸——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爆炸的危险。第14类,物理爆炸——锅炉、压力容器、轮胎等发生压力急剧释放,冲击波和物体(残片)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危险。第15类,中毒和窒息——化学品急性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等危险。第16类,其他伤害——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危险因素,如体力搬运重物时碰伤扭伤、非机动车碰撞轧伤、滑倒(摔倒)碰伤、非高处作业跌落损伤、生物侵害等危险。1.2有害因素种类有害因素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影响作业人员健康、导致其发生疾病的因素,有别于“危险因素”,这里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可将职业性有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以下简称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其他有害因素等7类。例:火力发电行业事故统计情况1993年~2002年某系统火电厂事故统计(按事故类别统计)事故类型物理爆炸变压器火灾电缆着火电弧灼伤触电坍塌化学爆炸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窒息其他合计发生次数1254433222211748比例%25.010.48.38.36.36.34.24.24.24.22.12.114.6100从以上事故统计数据可以初步判断,物理和化学爆炸、电气火灾、电弧灼烫伤、触电、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窒息等是电力行业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事故类别。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P.4)1.厂址2.厂区平面布置3.建(构成)筑物4.生产工艺过程(二)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常用方法两大类(p.6)1.经验法对照法类比法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ETA(事件树分析)FTA(事故树分析)FME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四)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3火力发电生产事故案例3.1火灾事故案例1.电缆火灾事故据全国电力系统的不完全统计,1986~1991年,全国共发生电缆火灾事故64起,其中由外部火源引燃的火灾有45次,占总数的70.3%;由电缆本身故障引起的火灾有19次,占总数的29.7%。在外界火源引起的火灾中,由于电缆积煤粉自燃引起电缆火灾23次,占由外界火源引起火灾的一半以上,油管道、轴瓦以及锅炉油枪等漏油引起电缆火灾11次;电焊、气割金属熔渣引起电缆火灾3次;制粉系统爆炸引起电缆火灾2次。电缆本身故障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绝缘老化、受潮,以及终端、接头爆炸等。案例一:某热电厂装机3×200MW。×年×月18日,事故前1号、3号机运行,2号机检修。13时20分首先锅炉房零米层着火,向电缆竖井下延烧。大火先后将位于锅炉10m平台处的电缆竖井上口两道用石棉灰和保温砖砌成的封堵设施破坏,蔓延到一单元控制室下的电缆夹层之内,将其中大部分电缆烧着。由于塑料电缆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扑救工作十分困难。消防部门调来配备自供氧气防毒面具的消防车,并于14时10分开始用水灭火。先后于14时30分和16时30分将锅炉零米及电缆夹层的火扑灭。事故烧坏电缆1271根,高低压动力电缆50根,总长近20km,经济损失11万元,并造成2台运行中的200MW机组全停,少发电量近2亿kWh。本次事故原因为事故点在锅炉房零米东墙侧北端低压动力电缆90度转角穿墙处。该处部分电缆出墙后呈悬吊状,在敷设时或投产后很难避免受外力影响,造成应力处曲率过小,绝缘损伤,加上该处由于设备运行引起的振动较大,工作条件恶劣,逐步发展使个别电缆形成短路。案例二:1999年6月28日,某电厂室外电缆沟发生电缆着火,将电缆沟内部分电缆烧损,造成220kV失灵,保护电缆芯线短路,保护出口动作将200kV甲、乙母线上的全部元件及运行中的3台机组全部跳闸,致使发电厂与系统解列,最终导致全厂停电事故。电缆着火原因是电缆沟内一条220kV动力直流电缆存在着机械损伤或质量缺陷,运行中发生绝缘击穿,短路拉弧并引燃周围电缆。另外,由于5号机组厂用VB段的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室外电缆沟电缆着火的烟气在风的吹动下窜入VB段母线室,造成室外开关柜内元件严重污染,绝缘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大部分需要更换或清洗。事故暴露出电缆防火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一是电缆布置混乱,没有分层布置,且没有采取分段阻燃或涂刷防火涂料,导致电缆着火事故的扩大,烧损控制电缆,保护动作使全厂停电;二是室内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扩大了事故损失。电缆着火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特别是普通塑料电缆着火后产生氯化氢气体,其通过缝隙、孔洞弥漫到电气装置室内,在电气装置上形成一层稀盐酸的导电膜,从而严重降低了设备、元件和接线回路的绝缘。造成了对电气设备的二次危害。由上述案例可见,火电厂一般集控室、电气继电保护室等下设有电缆夹层,主厂房以及辅助厂房的电缆路径大部分设有架空电缆桥架,如电缆引燃将会沿夹层及桥架敷设蔓延燃烧,不易扑灭。且电厂的电缆电线均是重要的供电电缆或控制系统电缆,一旦形成火灾,势必造成全厂动力、控制系统的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电缆夹层、架空电缆桥架是电厂极其重要的防火重点对象。敷设在电缆夹层或架空电缆桥架廊道里的电缆,一旦点燃将蔓延至控制室、配电室等,从而进一步扩大事故,造成停机停电事故,事故后修复也很困难。电缆火灾事故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也是巨大的。2.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汽轮机油系统包括润滑油系统、DEHC油系统、氢密封油系统等。汽轮机油系统可能产生失火的原因主要有:由于油系统管道、阀门、接地、法兰等附件不严密处泄漏油,或运行、检修、维护操作不当向外喷油,遇到明火或灼热体所致。案例:某年某月,某厂一台国产200MW机组运行中,高压油动机活塞上压力表管漏油,检修人员用胶皮包住漏点并用铁丝缠紧,交待运行人员10min检查一次。后在检查间隔中突然断开,运行人员跑到漏油点用工作服堵漏。油管断开约4min后,值班长下令停机,随即油动机下部着火并发展到机头附近地面的油气爆燃,形成火线,将一人封在火区内。此人在撤出时从10m平台掉落到0m造成死亡,另一人被烧伤。油系统火灾案例表明,汽轮机油系统事故造成的危害轻则影响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迫使机组降负荷运行;严重时可使机组被迫停运,烧坏机械、管道及电气、热控设备及其电缆,降低厂房结构强度及危害人身安全等,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3.输煤皮带火灾事故案例:1992年6月18日21时45分,某电厂4号乙侧皮带头部(按输煤流向)因布袋除尘器积粉自然下落着火,烧坏输煤皮带二条和部分皮带托架,一孔钢结构栈桥因遇高温,强度降低失稳塌落,造成了两台机组被迫停运189h的重大事故。这次火灾烧坏皮带487m(带宽1.2m)、带式除铁器两台、低压电缆520m、配电箱两块,4号皮带约60%的支架扭曲变形,部分托滚烧坏,一孔31m长的钢结构栈桥塌落,4号栈桥两侧及4号皮带尾部转运间的玻璃大部分破碎。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23.06万元。这次火灾事故的火源是由4号皮带乙侧头部的布袋除尘器吸尘罩蝶阀后管段、回粉管处积粉自燃引起的。自燃的煤粉落到皮带下使之着火。时值刮东风,加上栈桥与水平面呈17°角,如同斜置的烟囱,燃烧形成的热气流把栈桥内积存的煤尘裹起,助长了火势。大火沿栈桥迅速向上蔓延,很快烧到4号皮带尾部。导致这次火灾事故的起因是:①布袋除尘器安装后,经反复调试不能正常投运,并存有大量煤炭积粉;②皮带架及地面清扫不干净,有积煤,输煤皮带为非阻燃的橡胶钢丝带,着火后燃烧迅速,发热量高,这些都助长了火势的发展;③由于4号皮带值班人员不按制度巡回检查设备,并且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脱岗外出,致使积粉自燃的重大火险未能及时发现,酿成了严重的火灾。4.油区动火严重违章引起油罐爆炸着火事故案例:1973年6月29日10时,某电厂一座储有约700t原油的油库,在用乙炔焰切割油罐的回油管道时引起着火,火势猛烈。在省、地、县负责人的指挥和附近工厂、部队、医院、学校等奋力抢救下,到晚上8时30分才将大火扑灭。这次火灾烧毁了油泵房以及老厂的主变压器、主控制室、电气试验室和其他一些设施,损失约100万元。在救火过程中,有5位人员牺牲。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思想麻痹,在油罐的回油管道上动火时,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
本文标题: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分析与对策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0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