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想一想】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产品和掠夺原料。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因为鸦片走私能牟得暴利,于是,英国商人便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道光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等。3、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魏源的“夷之长技”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在清政府落后守旧而又夜郎自大的社会背景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非常进步的。但是魏源对“夷之长技”的认识只停留在科技层面上。在腐朽落后的旧中国,“师夷长技”是不可能“制夷”的。【材料阅读】这是中英《南京条约》中的一款内容。想一想,它反映了中外关系史上一件什么重要的史实?说说你对这一款内容中“给予”一词的理解。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名为清政府“给予”,实质上是英国建立在侵占基础上的强行割让。【自我测评】同学之间互相问一问,答一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想一想】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由“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内藏有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说一说】新疆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新疆蕴藏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新疆的总面积约160多万平方千米,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材料阅读】提示:这段话讲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自我测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痛击洋枪队林则徐收复新疆太平军虎门销烟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想一想】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对邓世昌英雄事迹的感想: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誓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材料阅读】提示不全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如战前不做认真准备,战时极力“避战自保”,有些官兵贪生怕死,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等。【议一议】在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北洋水师实力与日本相当,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有人认为败局是必然的,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答:我认为败局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驰;李鸿章推行“避战求和”政策,无心作战。我认为不一定失败,理由是:有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只要清政府组织有方,是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如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指挥镇南关大捷,取得了抗法斗争的胜利就是一例。【议一议】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主观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2)北洋舰队最高指挥李鸿章战和不定,贻误战机,妥协退让,致使中国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3)慈禧太后忙于筹备万寿庆典并挪用海军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而使军备不足,装备落后。客观原因:(1)日本侵略中国早有预谋,准备充分。(2)日本在兵力对比上要略胜于中国。【议一议】对日本割让台湾的认识: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虽然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组织义军抗击日本侵略和台湾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充分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分子的行动是反动的,是违背了台湾人民的意愿的,这种做法应予以抨击,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自我测评】1、邓世昌2、、略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想一想】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海关税被当作赔款担保,使清政府受制于洋人;北京使馆界的划定,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还要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自我测评】条约名称签订国家割占领土赔款数目南京条约中英香港岛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中日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4.5亿两白银第六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想一想】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以前的手工作坊相比有什么不同?前者采用机器生产,规模大,采用工厂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产量有较大的提高。2、张謇考中状元,为什么不去做官而去办实业?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而国家的危难,使得以张謇为代表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萌发了中国人自己兴办实业,以抗拒外国资本的入侵,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张謇毅然放弃做官,兴办实业,致力救国。【材料阅读】提示李鸿章等洋务运动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他们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的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而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落后的满清王朝,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洋务运动后,清朝依旧屡战屡败,中国依旧贫穷路后。所以,洋务运动并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自我测评】1、以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为内容,制作两张历史学习卡片。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兴起的原因时间企业名称创办人地点作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制枪制炮,增强国防力量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增强了国防力量,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1866年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兴起原因时间企业名称创办人地点作用配合军事工业的需要1872年轮船招商局李鸿章上海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880年电报局李鸿章天津1893年唐胥铁路唐山2、说一说张謇和詹天佑的主要事迹。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该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詹天佑于1904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筑路工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想一想】1、光绪帝的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引起极大震动?提示:变法措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变法同时又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利益,“废除八股取士”会损害一些死读书的“守旧愚昧之人”,堵住他们的入仕之道;“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将使一部分官僚失去官职,另一部分没定官职的旧官僚也会产生反应。因此,变法措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2、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⑴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力量过于强大;⑵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3、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谭嗣同认为自己是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先出的生命,是光荣的、值得的。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正反映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对国家摆脱危亡现状的不懈追求,希望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更多的国人。【材料阅读】提示中国当时整备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皇帝也将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自我测评】请按照经济、军事、政治、教育等类别,简要归纳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类别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教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第八课辛亥革命【想一想】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口号指的是什么?提示联合中外华人,推翻满清政府,挽救民族危亡。【想一想】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第一,清政府统治已失去人心;第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材料阅读】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可见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说的、做的永远都是对的,君主就是法,谁反抗谁就是违法。可见封建君主的权力是高于法律的。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扶植帮助袁世凯知、篡夺革命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自我测评】试着制作一张孙中山反清革命主要事迹的年表。时间主要事迹1894年创立兴中会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1905年创立同盟会1906年发表三民主义1906—1911年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动了多次起义第九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想一想】”孔家店”指的是什么?代表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旧道德的孔子学说。【试一试】你能说出鲁迅创作的其他一些文学作品的篇目吗?《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阿Q正传》《一件小事》《祝福》《故乡》《藤野先生》《社戏》《孔乙己》。【自我测评】请简要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八不主义”,倡导白话文。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用犀利的文字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第十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自我测评】提示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中,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美术、音乐、体育等绝大多数的课程在清末新式学堂中已有设置,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心理学等学科则没有,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也不在开设讲经读经等课。看法: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与现代的学校教育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第十一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自我测评】根据课文,说一说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哪些主要表现。以前现在(清末民初)日常生活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发式清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剪辫人际称谓老爷、大人先生、君服饰长袍、马褂、旗装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现代旗袍)第十三课伟大的开端【想一想】1、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五四运动前期,斗争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主要斗争形式以集会、游行等为主;运动后期,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主要斗争形式以罢工为主,商人也积极参与,以罢市形式进行斗争。运动后期的规模和力度都大为增强了。2、中国共产党与近代其他政党有什么不同?⑴指导思想不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⑵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⑶奋斗目标不同:最终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材料阅读】提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自我测评】说一说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提示由于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特别是山东问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打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举行了机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响应。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罢工,运动的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五四运动进入了第二阶段,商人也纷纷起来进行罢市的斗争。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
本文标题: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1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