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历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卷
11996年湖北省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试题一、简单问答:(每题5分,共50分)1、知识与智慧的主要区别:2、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4、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5、基本知识的含义:6、科学讲授的功能:7、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8、什么是教学中有效知识:9、举例说明反证思维:10、举例学说猜想思维:二、绘图:(20分)用图示说明开发智慧(最近发展区)的最佳教学结构。三、论证:(30分)思维方法引进教学引起教学上的变化。199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一、解释下列词语(每小题5分,共30分)1、高等教育2、马丁·特罗模式3、高校专业教学计划4、自学指导法5、大学生社会实践6、高教教育管理体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2、高等教育目的、高校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三者之间有何关系?3、什么是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哪些课程的比例关系上?4、高校教学方法有哪些主要特点?5、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三、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1、作为一名高校新教师,你打算如何搞好课程教学?2、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高等教育学》考试参考样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2A、古希腊学园B、中世纪大学C、赠地学院D、红砖大学2、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服务社会B、了解国情C、培养学生D、勤工俭学3、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A、德国柏林大学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英国剑桥大学D、法国巴黎大学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德、智、体诸育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5、提倡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卢梭C、斯宾塞D、赫钦斯6、我国西周暑期高等教育内容为()A、七艺B、六艺C、四书五经D、军事教育7、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位8、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为()A、国家教育部B、国务陆军学位委员会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D、各省市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9、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主要实行()A、统一考试制度B、单独考试制度C、推荐入学制度D、高中证书制度10、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B、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C、统一分配制度D、自主择业制度11、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A、办学者B、管理者C、主管者D、举办者1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3、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A、公立研究型大学B、私立研究型大学C、公立教学型大学D、私立教学型大学14、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构成,体现着高等教育的()A、层次结构B、科类结构C、区域结构D、形式结构15、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A、院士、博导、硕导、助教B、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C、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D、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讲师16、在高等学校,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B、科研C、管理D、服务17、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交互处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A、电化教学法B、智能教学法3C、计算机辅助教学法D、多媒体教学法18、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是()A、启发式教学B、愉快式教学C、渐进式教学D、个别式教学19、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凯洛夫20、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A、政治课B、专业课C、“三育人”D、社会实践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高等教育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而且对收益有贡献。22、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23、高等教育是在完成基础上实施的教育。24、一般说来,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为前提。25、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景具有、灵活性的特点。26、从形式上看,高校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27、专业教学计划是根据高等学校制度的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28、19世纪初,洪堡首先提出了“教学与相结合”的思想。29、大学生的身体发展处于人体“”的后期。30、高等学校的学年编制称为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2、简述威斯康星思想在高等教育史上的意义。33、高等学校实话教师聘任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4、二、三年级大学生有哪些基本特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5、试论大学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36、论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37、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贯彻“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2003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A、古希腊学园B、中世纪大学C、赠地学院D、红砖大学2、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产生于()A、柏林大学B、康乃尔大学C、威斯康辛大学D、剑桥大学3、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利机构是()A、国家教育部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D、各省市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4、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A、院士、博士导师、硕士导师、助教B、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4C、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D、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讲师5、提倡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柏拉图D、斯宾塞6、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A、30%B、10%C、50%D、15%7、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A、校长负责制B、革命委员会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8、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A、福禄倍尔B、洛克C、马丁·特罗D、夸美纽斯9、函授大学、夜大学、自学考试等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A、能级结构B、科类结构C、形式结构D、地区结构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A、1994年B、1993年C、1995年D、1992年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威斯康辛思想2、高校教师聘任制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4、学分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2、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有哪些基本的模式?3、高校科研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学年制和学分制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我国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2、结合实际,从高校组织特性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199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30分)1、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2、正迁移与负迁移3、思维的基本过程4、记忆系统的三级信息加工阶段5、观察学习6、问题的基本成分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简述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5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3、举例说明大学生群体心理作用中的社会助长及社会惰化。4、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哪些基本成分?举例说明。5、用学习迁移理论中的相关要素说与经验泛化说,来解释大学生学习迁移的现象。6、简评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三、论述题(任选一题,22分)1、举例说明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高校教师应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评述认知学习理论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2000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请用教育或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下列术语(每题5分,共25分)1、逆向负迁移2、双重编码3、习得性失助4、替代强化5、罗森塔尔效应二、简答题(第题3分,共6分)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请简答之。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哪些?请简答之。三、简述题(共49分)1、试举例说明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的三成份。(9分)2、试举例说明两种常见的认知策略。(8分)3、试举例说明创造性与智力,人格及学业成绩的关系。(12分)4、请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或模式的基本观点和操作方法。(12分)5、请结合所教学科,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简评下述观点。(8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1、请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教学意义。2、请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广义知识分类的教学意义。2003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请用教育或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下列术语(每题5分,共25分)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是()A、詹姆士B、苛勒C、冯特D、弗洛伊德2、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是()6A、加涅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归因方式B、情绪状态C、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4、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A、控制动机水平B、奖惩C、组织学习竞赛D、创设问题情境5、按迁移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A、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6、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A、语义记忆B、瞬间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7、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称为()A、问题解决B、功能固着C、酝酿反应D、启发8、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苛勒C、桑代克D、班图拉9、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级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我们称之为()A、陈述性知识B、描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语义知识10、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之为()A、教学反思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效能感D、教育机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和两类。2、斯金纳认为:学习就是反应发生概率的变化,而是增加反应概率的手段。3、奥苏伯尔提出了课堂学习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和三成份组成。4、知识的识记指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其方式有、、和语言中介编码。5、常见的认知策略有:、编码与组织策略、和等。6、自我意识结构包括:、、三部分。7、个体思维发展要经历:言语前思维阶段、直觉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阶段和。三、名词解释并举例(每题5分,共25分)1、罗森塔尔效应:2、先行组织者3、相同要素说4、前摄抑制5、定势四、简答题(第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知识、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之间的关系?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培养新的学习需要?3、影响学习迁移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4、什么是教学反思?它包括哪些基本过程及基本成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7高等教育心理学样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A、心理自我B、现实自我C、投射自我D、理想自我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介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A、使能目标B、行为目标C、系统目标D、表现性目标4、依据测验目的,项目难度一般确定在()A、0.1—03之间B、0.3—07之间C、0.7—09之间D、0.9以上5、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是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A、内驱力B、凝聚力C、向心力D、吸引力6、创造性思
本文标题:历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2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