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述厌食是指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的症状。多见于1~6岁小儿。常见的病因有不良饮食习惯,感染,胃肠道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疾病,以及营养障碍,包括近年较为增多的维生素A、D中毒等。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厌食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诊断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病因①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见的原因。②消化道变态反应及服用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也可导致厌食。③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④锌缺乏和缺乏某些内分泌时,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④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⑥近年来较多增加的维生素A和/或维生素D中毒等。出现月经失调或暂停。对身材和体重过份重视,已成为对自己评价的标准。对肥胖极端恐惧,有很强的欲望想要减轻体重。减肥成为一种习惯,就算体重已是过轻,但仍然把减肥挂在口边。短期间内体重急遽减轻,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的75%至85%以下。(1)饮食习惯不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平素给孩子吃较多的零食;夏天摄入冷饮、饮料过多以及吃饭不定时;父母过分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或常常以强迫手段要求孩子进食等不良因素,均可影响孩子正常食欲。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在饮食结构安排中,蛋白质(蛋、肉、乳类)或糖类(甜食、巧克力等)所占比例过大,长期如此,不仅将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此外,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糖,还可引起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或使孩子过于肥胖。食物结构中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平衡,还可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应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主食和菜肴应尽量全面和多样化。此外,对小婴儿长期给予刻板的乳类、米粉喂养,或一次进食过多均可引起孩子的轻度厌食现象,但常常是一次性的。故对婴儿及时添加辅食喂养(如蒸鸡蛋、加菜汁的稀饭、面条等)是增强其食欲的有效办法。(2)气候因素天气过热或湿度过大,可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而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所以一年中以夏天孩子的胃口不佳现象为明显。孩子厌食最常见的为一些心理因素:1.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如惊吓、恐惧、紧张、悲哭等,均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2.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孩子的活动,如禁止与其他儿童玩耍,在进餐前和餐桌上训斥孩子,都会影响儿童情绪和食欲,导致孩子厌食;3.当孩子食欲不振时,采用强制手段或威吓办法逼迫孩子进食,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进食;4.过分溺爱,无限制迁就孩子,使孩子养成任性,动不动就以不吃饭来威胁大人以达到目的的习惯;5.生活无规律,孩子睡得过迟,以致睡眠不足,过度疲乏,引起厌食;6.一次吃得太多,“吃伤了”,或进餐时缺乏同年龄的伙伴,或食物烹调不佳,或进餐环境混乱,均可使孩子食欲低下,导致厌食。(3)疾病及药物因素大多数的疾病都可导致孩子的食欲下降。小如伤风感冒,大到胃肠、肝肾等疾病。而孩子在患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肝炎或结核等病时,厌食多表现得尤其突出。如孩子在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并伴有发热时,可使其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引起不思饮食现象。另如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锌、肠道寄生虫感染、长期便秘或因患肾脏疾病而长期低盐饮食时,亦可引起食欲下降。服用一些药物(如红霉素、磺胺药物等)后,因其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亦可引起孩子厌食,此时还可能伴有腹痛和恶心、呕吐等现象,此外,如给孩子过多的服用钙片、维生素A或D,则孩子亦可出现食欲减退现象。一般来说,孩子在患上呼吸道感染等轻型、急性病时,因发热引起的纳差现象,多在热退后三五天左右渐渐恢复正常食欲。由药物因素引起的厌食则在停用该药两三天后,亦可逐渐消除。而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厌食,则可维持较长的时间。(4)饮食习惯不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平素给孩子吃较多的零食;夏天摄入冷饮、饮料过多以及吃饭不定时;父母过分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或常常以强迫手段要求孩子进食等不良因素,均可影响孩子正常食欲。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在饮食结构安排中,蛋白质(蛋、肉、乳类)或糖类(甜食、巧克力等)所占比例过大,长期如此,不仅将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此外,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糖,还可引起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或使孩子过于肥胖。食物结构中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平衡,还可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应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主食和菜肴应尽量全面和多样化。此外,对小婴儿长期给予刻板的乳类、米粉喂养,或一次进食过多均可引起孩子的轻度厌食现象,但常常是一次性的。故对婴儿及时添加辅食喂养(如蒸鸡蛋、加菜汁的稀饭、面条等)是增强其食欲的有效办法。儿童厌食原因很多,这很耽误孩子的成长,首先两餐之间不要给他吃任何零食,包括饮料(不要心软),可以喝水,在他有饥饿感时让他闻到饭菜的香味,激发他的食欲,不要追着、撵着、喊着、吓唬他让他吃,二多在集体环境就餐,小朋友多,热闹,吃饭也香。第三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自己的不喜欢吃什么,或什么东西不好吃,家长的喜好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第四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老和别人议论这件事,当孩子面不要再提这件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暗中多下功夫,把饭菜做的软,烂,可口,多变花样,口味,根据儿童特点,发挥你的想象,例如今天做的是小熊水饺,明天做个奥特曼包子,再把这些故事讲给他听,没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只要你有爱心,你就能做到最好,祝有爱心的人好运。补锌对于厌食的治疗锌是人体生理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机体含锌2—2.5克,人体内的锌主要存在于肌肉、骨骼、皮肤(包括头发)中。锌可通过其参与构成的含锌蛋白对味觉和食欲发生作用,从而促进食欲。锌可参与肝中维生素A的动员,维持血浆维生素A浓度的恒定,对于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锌对于皮肤健康也是必需的。此外,锌还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人体缺锌,特别是对于生长期儿童影响更为明显。其临床表现是:生长迟缓、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甚至丧失、皮肤创伤愈合不良、易感染等。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宝宝服用新稀宝儿童锌硒宝片补锌,蛋白锌安全对胃肠道无任何刺激,服用三天即可见效。还可以适量吃一些含锌的食物,如牡蛎、虾类、瘦肉、动物肝脏等等。治疗1、中医治疗厌食分三个证型:①积滞不化(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可,二便基本正常;治疗用消积健脾法);②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少,舌质偏红等;治疗用养胃滋阴法);③脾胃气虚(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治疗用健脾益气法)。常用于厌食的非处方药药名:健胃消食片功能与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组成与规格: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每片0.5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1/2量;3~7岁1/3量。用药观察:吞服困难的小儿可用水化服。药名:小儿消食片功能与主治: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滞,疳积。组成与规格:鸡内金(炒),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炒),槟榔,陈皮。每片0.3克。用法用量:口服。1~3岁每次2~4片,3~7岁每次4~6片,成年人每次6~8片,每日3次。用药观察:吞服困难的小儿可用水化服。药名:小儿参术健脾丸功能与主治:开胃,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组成与规格:党参、芡实(麸炒)、莲子肉(土炒)、六神曲(麸炒)、薏苡仁(土炒)、白术(土炒)、白扁豆(土炒)、陈皮、麦芽(清炒)、甘草(蜜炙)、山药(麸炒)、山楂(清炒)、茯苓。每丸重3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三岁以下小儿酌减。药名:小儿健胃糖浆功能与主治:健脾消食,清热养阴。用于脾胃阴虚,厌食或拒食,面色萎黄,体瘦,口干,食少饮多。禁忌证:因饮食不节而致积滞内停者不宜。药物相互作用:忌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组成与规格:沙参,稻芽,白芍,玉竹,麦芽(炒),山楂,麦冬,陈皮,荷叶,牡丹皮,山药。用法用量:口服。儿童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周岁以内婴儿4毫升。药名:小儿喜食糖浆功能与主治;健脾,消食,化积。用于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组成与规格:六神曲(炒),枳壳(炒),白术(炒),山楂、稻芽(炒),麦芽(炒)。每瓶10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1~5岁每次3~5毫升,5岁以上每次10~15毫升,周岁以内1~3毫升,每日3次。其他剂型:小儿喜食片,口服,1~3岁每次2~3片,3~5岁每次3~5片,5岁以上酌量增加,每日3次。药名:启脾丸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稀。慢性胃肠炎、贫血等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药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组成与规格: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每丸3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3岁以内儿童酌减。药名:小儿胃宝丸功能与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养胃。用于伤食伤乳,呕吐泄泻,脾虚胃弱,消化不良。组成与规格:山楂(炒),山药(炒),麦芽(炒),六神曲(炒),鸡蛋壳(焙)。每丸0.5克。用法用量:口服。1~2岁每次2~3粒,3岁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其他剂型:小儿胃宝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3岁以上酌增。用药观察:吞服困难的小儿可用水化服。药名:婴儿素功能与主治:健脾,消食,止泻。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药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组成与规格:白扁豆(炒),山药,鸡内金(炒),川贝母,木香(炒),碳酸氢钠,牛黄。每瓶(袋)0.5克。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1~3岁每次0.5~1克,周岁以内每次0.25克,每日2次。药名:龙牡壮骨颗粒功能与主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组成与规格: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制)、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性状:颗粒,每袋装5粒。黄色或黄棕色的颗粒;味甜。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二岁以下一次5克,二岁至七岁一次7克,七岁以上一次10克,一日3次。2、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应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医疗法、针灸疗法、捏脊疗法。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饲婴,每日1~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1)中医疗法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实证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化滞化,常用保和丸方加减。处方举例一:藿香9g,胡连3g,陈皮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鸡内金9g处方举例二:山药9g
本文标题:厌食症的诊断及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