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加强林场中幼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是恢复森林生态的有效途径
加强林场中幼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是恢复森林生态的有效途径摘要:森林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具有抵抗和恢复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社会服务。本篇着重论述了加强森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是恢复森林生态的有效途径及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关键词:森林抚育;低质林改造;森林质量;生态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只有保持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具有抵抗和恢复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但是由于人类的干扰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被破坏,从而致使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洪灾等等。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坡地表面的土壤受到暴雨冲击,土壤孔隙被堵,雨水下渗速度随之减少,形成大量径流顺坡而下,同时带走大量表土、养分,使这些地区变成“走水、走土、走肥”的三走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N、P、K等元素缺乏。因此,应该从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认识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建立与健全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1森林质量的下降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大岗林场的森林是镇赉县西北的天然屏障。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仅从大岗林场来看,全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90年代的500hm?扩大到目前的1300hm?。农业抗灾能力十分脆弱,全场水旱成灾率较高。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成灾面积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从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来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森林资源的破坏,严格地说是森林质量的降低,既森林的林分结构、森林公顷蓄积量的降低。建场初期,有林地面积为9000多公顷,蓄积38万m?,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40m?,森林覆盖率为36.9%。而目前全场有林地面积为11300hm?,蓄积30万m?,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26.5m?,森林覆盖率为41.9%。从上述数据来看,多年来森林面积增加而公顷蓄积下降,说明了多年来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森林林分质量的降低。也进一步论证了专家的测算,即当森林蓄积达到每公顷80m?以上时,森林涵养水源等生态效能才能发挥的充分,而低于80m?以下,生态效能相对来说是较为低下的理论。2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的可行性2.1在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中确立的一系列规章和政策我们从90年代开始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幼令抚育和低质林改造工作,制定了《大岗林场森林抚育、改造技术规程》。近几年来,我场针对幼龄林面积大,等待抚育的林分多的特点,制定了诸多有利于幼龄林抚育的政策.如:“抚育的小材小料可以抵抚育的工资”,“不安排抚育的不允许进行主伐’。并制定了《人工林抚育技术细则》,把人工幼林抚育列入了计划,促进了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工作的开展,并在已开展的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2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中的经验在几十年的森林经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1998年对皆伐后天然更新起来的中幼龄林进行生长抚育,3年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数据: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为1.08cm,而未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仅为0.3cm,林分公顷蓄积则分别为130m?和90m?。2.3中幼铃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效益显著2.3.1生态效益森林抚育、低质林改造不但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研究,在幼、中令林阶段,由于林木密度较大,降雪后承受雪的压力比密度低的林分大,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达500多t,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达2.5kg;林木稀疏后,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降到300多t,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可降至0.5kg。由于森林抚育、低质林改造改善了林分的卫生状况,病虫害可下降90%以上,增强了抗灾的能力。2.3.2经济效益中幼龄林抚育投入少,见效快,在一个森林经营周期内(10年)抚育林分与未抚育林分,林分生长量年净增每公顷3m?,10年净增蓄积量30m?,新增木材产值9000元/公顷(按300元/公顷计算),是森林抚育费用900元/公顷的10倍。如果将全场1万多公顷的森林全部抚育一遍,每年至少可净增蓄积量3万m?,新增木材产值900万。2.3.3社会效益中幼龄林抚育工程不仅缓解了大中径级后备森林资源的不足,而且壮大了林业产业,增加了职工收人。森林抚育和改造投入资金的70%可转化为劳务收人,以年抚育和改造1000hm?计算,年均投资90万元,相当于每年可吸纳近万个剩余劳动力,社会效益显著。3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的必要性3.1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建设是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迫切需要目前由于未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抚育和改造等培育措施,致使部分中幼龄林因单位面积株数太多,密度过大,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了林分的质量;部分中幼龄林杂草丛生,霸王树、灌木等非目的树种占据主要生长空间。严重制约着目的树种的生长,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部分中幼龄林因自然稀疏,枯死木急剧增多,枯立木比重显著提高,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场所,为森林火灾、雪压、风倒等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部分中幼龄林因公顷株数太少、林分质量低,影响了林地生产力的发挥,影响了森林效益的发挥。而加强森林抚育和改造,可以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长,据调查,抚育后的林分生长率可提高了6.8%,提高了林分的生产力和森林资源的质量。3.2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工程建设是充分发挥森林各种功能的需要我们曾对不同的林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林分其生态效益发挥的差异较大。正是进行了森林结构和类型的调整,改善了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了林分质量的提高,增加了森林的整体效能,使森林的多种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3.3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建设是况固造林绿化成果的需要多年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抓造林绿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保存率太低,影响了造林绿化成果。对我场的更新造林进行了普查,结果是保存率仅为65.2%,目前在加强更新造林的基础上,必须加速进行森林的抚育和改造,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成林率。3.4加快中幼龄林抚育、低质林改造工程建设是强化森林经营管理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对森林经营这一关键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没有投资,加上管理工作滞后,致使抚育、改造工作欠账十分严重。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必须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抓紧进行中幼令林抚育和改造工程的建设。TostrengthenforestryZhongYouLintendingandlow-qualityforestreconstructionisaneffectivewayofrecoveryofforestecosystemPickto:theforestecologicalsystemisonlytokeeptheintegrityofthestructureandfunction,andhastheresistanceandresilience,toservinghumansocietyinthelongrun.Thispaperfocusesonthestrengthenforesttendingandlow-qualityforestreconstructionisaneffectivewaytorestoreforestecologicalanditsfeasibilityandnecessity.Keywords:foresttending;Low-qualityforesttransformation;Theforestquality;TheecologicalAforestecosystemisonlytokeeptheintegrityofthestructureandfunction,andhastheresistanceandresilience,canprovideservicefor://://://://://
本文标题:加强林场中幼林抚育及低质林改造是恢复森林生态的有效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