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原电池_电解池_知识归纳与习题
1电解池、原电池专题复习原电池习题1.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3.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CH3OH(g)+O2(g)=H2O(1)+CO2(g)+2H+(aq)+2e-B.O2(g)+4H+(aq)+4e-=2H2O(1)C.CH3OH(g)+H2O(1)=CO2(g)+6H+(aq)+6e-D.O2(g)+2H2O(1)+4e-=4OH-4.如题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5.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6.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7.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2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8.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A.H2+2OH-=2H2O+2e-B.O2+4H++4e-=2H2OC.H2=2H++2e-D.O2+2H2O+4e-=4OH-9.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10.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11.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放电充电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1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1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14.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4A1(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1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3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1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17.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是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18.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电解池试题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2、国外最新研制的溴—锌蓄电池的基本结构是用碳棒作两极,电解质是溴化锌溶液。现有四个电极反应:①Zn-2e-=Zn2+②Zn2++2e-=Zn③Br2+2e-=2Br-④2Br--2e=Br2。那么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是()A、④①B、②③C、③①D、②④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溶液,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浓度增大,而溶液pH值保持不变的是()A、CuCl2溶液B、NaCl溶液C、H2SO4溶液D、Na2SO4溶液4.用惰性电极电解1L足量KCl的溶液,若通过nmol电子的电量,则溶液的pH与n的关系是(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A、pH=nB、pH=-lgnC、pH=14-lgnD、pH=lgn+145、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若温度始终不变,则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放电充电4A、溶液的pH值不变B、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不变C、Na2CO3溶液的浓度不变,水解程度不变D、溶液中水分子数与23CO的比值将变小6、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A、2I―-2e-==I2碘遇淀粉变蓝B、Cu-2e-==Cu2+Cu2+显蓝色C、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D、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7、若某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Cu+2H+======Cu2++H2↑,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一定为原电池B、该装置可能为电解池C、若为原电池,Cu为正极D、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硝酸溶液8、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9、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自始自终只析出H2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10、在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饱和Na2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逸出a摩气体,同时析出w克Na2SO4·10H2O晶体,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6171×100%B、a36ww×100%C、)a18w(161w71×100%D、)a36w(161w71×100%11、我国首创的铝—空气—海水电池被称为“海洋电池”,是一种无污染的长效电池,以铁铂合金网(接触空气)和铝分别为电池的两极放入海水中即可供电,下列反应与该电池的工作原理有关的是()①Fe-2e-===Fe2+②Al-3e-===A13+③O2+2H2O+4e-===4OH-④4Al+3O2+6H2O===4Al(OH)3⑤2Fe+O2+2H2O===2Fe(OH)2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⑤D、③④12、用惰性电极电解V毫升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一段时间后,在阴极有m毫克金属析出,溶液的pH值由6.5变为2.0(电解前后溶液的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析出的金属的原子量是()A、100m/VB、200m/VC、2×105m/VD、1×105m/V13、镍—镉可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电极反应是:Cd+2OH--2e=Cd(OH)2,2NiO(OH)+2H2O+2e=2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B、电池的总反应式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C、电池充电时,镉元素被还原D、电池充电时,电池正极和电源的正极连接。14、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使用了碘酸钾,KIO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加少量K2CrO4)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3H2O电解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5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电解液调节至强酸性比较合适C、电解后得到KIO3产品的步骤有:过滤→浓缩→结晶→灼烧D、电解中每转移0.6mol电子,理论上可得到21.4g无水KIO
本文标题:原电池_电解池_知识归纳与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