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08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1厦科〔2009〕3号签发人:李伟华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08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的报告市委、市政府:我局对2008年度我市科技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总结。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经研究提出了2009年科技工作思路,现予以上报。二○○九年一月二十一日22008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厦门市科学技术局2008年,厦门市科技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市委市政府重要科技工作部署,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致力为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全市科技发展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一、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一)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根据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08年我市积极有序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成立了“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协调小组”和“厦门市高新技术认定管理机构”。由于前期准备较为充分,第一时间完成了首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成为全国最先公示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四个省市之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08年我市共完成三批123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上2006、2007两年认定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原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224家,实现总收入918.64亿元,工业总产值931.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8%,出口创汇81.98亿美元,利税总额78.6亿元。其中,12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实现总收入463.35亿元,工业总产值443.22亿元,出口创汇31.51亿美元,利税51.78亿元,税收减免总额约为1.24亿元。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成就斐然,开始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通过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跨国公司为龙头,光电、电力电器、电子信息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2008年火炬高新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5.48亿元,同比增长10.86%;出口交货值558.76亿元,同比增长24.64%。累计新入区企业297家,高新区企业总数已超过1600家,其中上亿元企业增至49家。火炬(翔安)产业区表现突出,成为主要增长点,71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4.12亿元,同比增长72.84%,其中友达光电及其配套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68.44亿元。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光电子、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与科学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通过“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光电产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已有企业180多家,光电显示领域由于成功引进台湾五大液晶面板厂商中的友达光电、中华映管、东元光电来厦投资设厂并聚集数十家配套企业,正在经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光照明领域拥有LED照明和节能照明两大阵营,是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软件产业呈现平稳发展状态,预计全年产值约14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全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可达32亿元,柯锐、安保等部分医疗器械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较好。以ABB、华电为代表的电工电气产业发4展稳定,我市电力电器产业基地获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是我市第五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编制完成《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二)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2008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预算达5.7亿元,其中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3.18亿元,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市财政科技经费继续投入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经费2.1亿元,滚动和新增支持火炬东部孵化园、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IC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厦门)机动车污染控制中心、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养生堂生物医药基地、厦门市生物化工公共技术平台、厦门工程机械研发平台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其中,当年立项项目5项,拨付资助资金4150万元;滚动支持往年重大科技平台项目9项17339.1万元。投入3300万元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其中,当年立项项目11项,拨付资助资金2800万元;滚动支持往年重大产业科技项目1项500万元。同时,资助了一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项目、标准研制项目、社会发展项目等。此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生物药源高纯度、规模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和“高效、高精度加工用硬质合金道具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开发”项目通过中期检查,这两个项目获国家资助近7000万元。2008年,我市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启动了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成立了“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已基本完成装修。产研院将依托与我市建立了市校、院地合作的国内一流工科院校和中科院的力量,发挥现有政府支持建立的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的有效力量,调动广泛分布的企业研5发中心的积极性,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厦门和海峡西岸新兴高科技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我市近年来重点支持的部分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明显成效,如: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已引进企业90余家,成为火炬(翔安)产业区又一个项目、资金和人才聚集的创业高地;厦门IC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引进IC设计企业10余家,并将于其他地方的4个IC平台共同组成“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牵头承担两个国家中心项目建设;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已入驻企业20余家,为园区在孵企业、厦门企业和高校院所等提供技术检测、行业咨询等服务500多项,成为厦门生物医药项目和企业的吸附器;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中心设备已基本到位并获国家质监总局批准组建“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承担了全省、全市多项质量检测任务,出具检测报告500多份,完成委托检测收入约300万元;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建设进展顺利,已投入运行使用;闽台(厦门)花卉高科技园已建成8个实验室3000平方米、数控快繁设施建设6680平方米、建立拥有400多个品种的资源库;养生堂产研基地动工兴建,戊肝疫苗研究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专利产业化(厦门)试点基地,已入驻企业75家,科技人员近3000人。(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出台《关于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意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6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代表性企业。厦门钨业成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目前,我市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试点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8家,市级创新型示范企业16家、试点企业28家、种子企业10家。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市共有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和研究中心110多个,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科研人员近2万人。2008年,新增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企业技术中心11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依托厦门市光电子行业协会和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成立了光电子、RFID、电工电气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促进该产业的骨干企业形成研发合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目前我市有各类孵化器1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孵化面积合计6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上千家。技术贸易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新增64家技术贸易机构,目前我市共有技术贸易机构386家,为技术转移架起金桥,技术交易额不断增长,2008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0.63亿元,同比增长47.3%,预计可为企业减免营业税5000多万元。厦门海峡科技创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全国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四)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健全,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修订的《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我市成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后第一个完成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的城市。修订后的条例凸显五大亮点:一是首设产学研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产学研开发项目;二是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个百分点(市科技计划经费支出应占市7财政可供安排财力的4%以上,其中科学技术创新与研发资金应高于2.5%);三是个人专利首次给予资助;四是引进重大技术、装备实行审查制度;五是科技顾问走向前台。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将为推进我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法规保障和制度基础。同时,《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的36项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大部分已制订出台,我市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正逐步完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2008,厦门市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333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48件;国内专利授权量233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4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在思明区、湖里区和海沧区设立了知识产权局,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和软件园管委会设立了知识产权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紫钨原位还原法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制造技术”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市企业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产生2008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奖5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0项。组织、主持科技成果鉴定81项、软科学评审2项、科技项目评审4项,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以上22项,国内领先47项,国内先进水平18项。办理全市科技成果登记项目10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28项,国内领先58项,国内先进水平21项。(五)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交流合作成效逐步凸显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和对台五缘优势,开展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领域。进一步推进“市校同发展”、“院地共合作”工程实施,厦门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全国重点布局的六个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基地,与中科院西8安分院签订“院地共合作科技协议书”,与北京化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分别签订“市校同发展科技合作协议书”,与华侨大学签订共建华侨大学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支持西安交通大学与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在厦门共建科技研发机构;组织召开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西安地区高校和中科院西安分院项目成果发布(对接)会,有30多个科研项目签约对接;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建设进展顺利,首期建筑面积60600平方米,年底已投入使用。开展对台科技合作交流,利用闽台特色和相互间的关系,推动两岸科技合作深入发展。积极推动由台中市、新竹市、新竹县、彰化县、南投县等五个县市电脑同业公会理事长及监事共37人组成的台湾中部地区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考察团来厦考察;组织我市软件和生物医药企业的科技与高层管理人员赴台学习调研。推动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不断开展相关活动,举办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第四届年会,以台中南部地区为主的七家电脑公会新加盟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使联盟辐射到台中、台南等地,加盟总数达15个,占全台湾的四分之三。我市对台科技合作呈现出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领域拓展,双向加强、效果显著、互补互利的明显态势。聘请26名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我市第四批科学技术顾问,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2名、台湾地区专家2名,将为我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组织政府代表团参展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重庆军博会和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集中展示和推介我市电子信息、机械、光电子
本文标题: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08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