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参赛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第二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本153页至155页的内容;(2)调查本班同学的近视人数,了解近视原因及近视的烦恼;(3)收集生活中的抽样调查实例。二、教学课题:统计调查—————抽样调查教养方面1、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2、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到与同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3、学生通过举例,体会到抽样调查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表达能力。教育方面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历程,从中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与总体等统计概念;2、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步体会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思想;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材分析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应用,抽样调查则蕴含了这种统计思想,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学准备:现实生活中,抽样调查是一种经济、有效、省时省力的方法,应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有所感受,而举实例、经历处理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学前,在百度网上搜索“近视”图片,了解中学生近视的现状及相关数据,教育他们要保护视力;搜索抽样调查实例,整理、挑选制作成课件,给学生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还参考了一些教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重点:抽样、样本、总体、个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教学难点:样本特征的观察与归纳四、教学方法1、注意统计思想的渗透与体现教学中,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有关统计知识(如样本、总体、个体等)和抽样调查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渗透与体现于统计知识和方法之中的统计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统计思想是统计知识和方法的源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而抽样调查方法就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的产物。2、在统计过程中学习统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统计观念反映的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能推测到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等,是在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感觉。并且,动手处理数据、展示自己的成果是一个活动性很强,充满乐趣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统计的活动中去,在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当然,活动的重点是放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方面。3、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教科书中有一些实际问题的素材,但在教学中还需要挖掘现实生活中有趣的、可操作的、真实的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社会和各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体会统计在积极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统计的积极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近视”这种现象我们经常看到,也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近视会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便,你们能举例说说吗?观看“学生近视”图片。【百度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近视图片的搜索结果【百度图片】=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D%FC%CA%D3%CD%BC%C6%AC&in=16735&cl=2&lm=-1&pn=436&rn=1&di=2344663710&ln=2000&fr=ala0&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百度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中学生近视眼图片的搜索结果阅读资料: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校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55%,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事,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百度搜索】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白云生处有人家设计意图:以“近视”这十分熟悉的现象来引入新课,让学生结合自身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谈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触动他们关注“近视”。(二)提出问题为了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该地区准备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调查.那么如何调查呢?1、学生思考、讨论开展调查的方式(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2、讨论(1)仅仅从小学学校抽取部分同学作为调查的对象,妥当吗?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呢?3、讨论(2)(1)导致同学们近视的因素有哪些?(2)根据影响近视的因素,在设计调查间卷中应包括哪些问题?(3)请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4、展示与分析:展示表格:(电脑显示)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能从表中的数据获取哪些信息?(2)为了比较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视力情况,你能根据上表画出统计图直观地反映数据信息的变化情况吗?设计意图:提出典型性问题,承上启下引出本节课题:抽样调查。通过学生讨论,先否定全面调查,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明确了抽取应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进行视力情况调查的合理性;同时对学生经思考后提出的其他的一些抽样调查作正面的评价与引导。讨论(2)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作为一次调查,在确定调查对象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一份较为理想的调查问卷,而且根据讨论结果来设计调查问卷会使调查更具有实践性、说服力。还有,让学生了解表格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式,引导学生制作统计图来更直观地反映视力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三)解决问题1、你能根据所制的统计表与统计图,估计一下该地区中学的视力情况吗?2、学习样本、总体、抽样、调查等概念。3、小组活动:你能再举出抽样调查的实例吗?抽样调查的实例展示。【百度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统计图的搜索结果(调查全国人民对“春节联欢晚会”各类节目的喜爱情况)【百度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统计图的搜索结果(调查全市学生回校方式情况)【百度图片】=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D%B3%BC%C6%CD%BC&in=1013&cl=2&lm=-1&pn=1343&rn=1&di=32604096630&ln=2000&fr=ala0&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调查全校学生对各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百度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统计图的搜索结果(调查全市学生对各种饮料的喜爱情况)【百度图片】=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5%DB%CF%DF%CD%B3%BC%C6%CD%BC&in=5653&cl=2&lm=-1&pn=746&rn=1&di=31017814365&ln=856&fr=ala0&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调查某报纸各版块的读者喜爱情况)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下模拟抽样调查的历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既自然又易于接受。而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举例,加深以样本来反映总体的统计思想,体现面向全体的理念。(四)课堂练习利用调查问卷对本班同学进行调查,集中视力不良同学的问卷,并用表格整理相关数据,针对形成视力不良的原因,请提出一些保护视力的合理性建议。中学生如何预防近视?建议上网阅览。【百度搜索】中学生该如何预防近视眼_千龙求医【百度搜索】中学生如何预防近视眼?-解放军306医院眼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理解数据是需要经过处理,然后分析作出决策。同时,使学生对“视力”保护引起重视。(五)课堂小结1、统计调查的两种常用方法;2、具体调查的常用方法;3、抽样调查的重要性、必要性;4、学习中讨论的重要性;5、表格与统计图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个人小结,相互交流,补充,教师适当提示归纳,以体现学生主体性。附:板书设计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数据处理:表格、统计图(条形、扇形、折线)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近视”现象入手并提出问题,围绕以怎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如何较合理地确定调查对象,调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组织讨论,在最后解决问题时,学习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统计概念,通过课堂练习对本班视力不良同学的调查统计,提出有关保护视力的一些合理性建议。本教学设计虽没有要求实地调查,但从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上处处以学生讨论为主,力求体现课堂教学主体的合作性、互补性,意图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抽样调查的大致过程,初步了解样本、总体等统计概念,用样本反映、考察总体的基本统计思想。引导学生经历数学产生的过程,能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七、教师情况省份:广东省学校:韶关市第十中学姓名:施金萍职称:中教一级通讯地址:韶关市第十中学邮编:512400本人从教15年,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虚心请教,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喜爱。
本文标题:参赛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4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