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动物的防御防御行为指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可区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均在起作用,它有助于减少与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次级防御则只有当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动物相遇后的逃脱机会。初级防御有4种类型,即穴居、隐蔽、警戒色和拟态。次级防御有6种类型,即回撤、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攻击部位和反击。穴居营穴居生活的动物使捕食者很难发现。蚯蚓和鼹鼠等动物终生都生活在地下并形成了极特化的习性和食性;野兔在晨昏和夜晚才在地面觅食,而在易被捕食动物发现的白天则隐藏在洞穴中。隐蔽很多动物的体色与环境背景色很相似,因此不易被捕食动物发现。如螽蟖的体色是绿色的,水体表层的浮游动物常常是透明的。北极地区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每年可变色两次,夏季时雷鸟和雪兔是褐色的,此时它们在岩石和稀疏的植丛中栖息和觅食,但到冬季,它们全身变白,与茫茫雪原混为一体,所以它们在两个季节都能隐蔽自己。警戒色有毒的或不可食的动物往往具有极为鲜艳醒目的色彩,这种色彩对捕食动物具有信号和广告的作用,能使捕食动物见后避而远之。胡蜂和黄蜂的身体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它的作用不是隐蔽自己而是起警戒作用。每一个捕食动物在学会回避警戒色以前,至少得捕食一个具有警戒色的动物,在尝到了苦头后才能学会回避它,这就叫条件回避反应,很多脊椎动物都形成了条件回避反应。拟态一种动物如果因在形态和体色上模仿另一种有毒和不可食的动物而获得好处,这种防御方式就叫拟态。一种无毒的物种模仿一种有毒的物种叫贝茨拟态,如食蚜蝇模仿蜜蜂。两种有毒的物种互相模拟叫缪勒拟态,这种模拟对双方都有好处。回撤是穴居动物最有效的次级防御手段,野兔一遇到危险就立即逃回洞内;管居沙蚕遇到危险则立即缩回到自己的管内。在同样情况下,有壳动物会缩入壳内,有刺动物则会滚成球或将刺直立起来,保护其软体部位。逃遁很多动物当捕食者接近时往往靠跑、跳、游泳或飞翔迅速逃离,有时采取直线运动,有时采取不规则运动。例如夜蛾和尺蠖蛾在蝙蝠离它们较远时采取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飞出蝙蝠的搜索区,但当蝙蝠离它们较近时,便采取飘逸不定的不定向飞行,使蝙蝠难以捕捉。威吓不能迅速逃跑或已被捉住的动物,往往采用威吓手段进行防御。蟾蜍在受到攻击时会因肺部充气而使整个身体膨胀起来,造成一种身体极大的虚假印象。螳螂遇到危险时会把头转向捕食动物,翅和前足外展,把其上的鲜艳色彩暴露出来,同时还靠腹部的摩擦发出像蛇一样的嘶嘶响声,这种行为常常可把小鸟吓跑。假死很多动物都以假死习性来逃避捕食动物的攻击。如很多甲虫、螳螂、蜘蛛和哺乳动物中的负鼠等。这些动物通常只能短时间地保持假死状态,之后便会突然飞走或逃走。转移攻击部位(deflectionofaattack)有些动物是通过诱导捕食动物攻击自己身体的非要害部位而逃生的。眼蝶和灰蝶的翅上常常生有一个或多个小眼斑,其作用是吸引捕食动物的攻击,从而使身体的头部或其他要害部位免受攻击。很多蜥蜴在受到攻击时会主动把尾巴脱掉,以后会再生出新的尾巴。反击(retaliation)一个动物在受到捕食动物攻击时的最后逃生机会,就是利用一切可用的武器(如牙、角、爪等)进行反击。大部分动物在遭捕捉后都会进行反击。在生存竞争中,每种动物都练就了各具特色的御敌自卫本领。哺乳动物中的这种御敌防卫本领是非常奇妙也是很策略的。豪猪又叫箭猪,除我国各省外,在美洲、非洲都有。豪猪全身长有较长较硬的箭刺(又叫箭笔),一般的5~20厘米,最长的约30多厘米。豪猪在遇到敌人袭击时,它将箭刺竖起并瑟瑟作响,以示警告。如果对方对峙着不肯退让,甚至非要置豪猪于死地的话,那么豪猪会横下一条心,竖起箭剌向敌人冲去。当豪猪箭刺插进对方肌肉时,由于箭刺尖部有倒钩刺,只进不出,对方越动越进,然后豪猪箭刺的根部能自动脱离。如果插到对方的要害处必死无疑。因此,猛虎、狼、豺豹,见此也胆颤心惊无可奈何。但豪猪若碰到刁滑的狐狸或经验老练的猎狗,也难逃厄运。这是因为豪猪尽管身上长箭刺,但全身肌肉较为松脆,腹部无箭刺,乃是豪猪不堪一击的弱点;刁滑聪明的狐狸千方百计地招惹豪猪,让它站立起来行走,这样它便可以下手。剌猬,体长仅25厘米左右。全身长着厚厚实实的短刺毛(也叫刺笔),专食各类昆虫及软体小动物,是农林益兽。刺猬遇敌时,卷成球状,仅一只拳头大,把刺毛朝外,乍一看是一个毛绒绒的圆球。若碰着它,或者说食肉动物想捕食它,它会叫你疼痛得特别难忍。这是因为那刺笔上分泌着一种含微毒的蚁酸。那些馋野猫、狐狸,只好用鼻子远远的闻一闻,无可奈何,悻然而去。满身披载着盔甲似鳞片的穿山甲,老实憨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昼伏夜出,辛勤地爬行在山地和田野里,食墨蚁和白蚁,是农林益兽之一。近些年来,有人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偷捕穿山甲。因而,它成了宾馆、饭店的佳肴,生存数量越来越少,这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设法予以保护。穿山甲全身前、中、后都披载着盔甲似的鳞片。鳞片坚硬犹如铁片或铜片,可人药。当穿山甲受到威胁时,即把身体缩成一团,头、脚包在鳞甲内,敌人是无可奈何的。而且它的鳞片边缘锐利似刀,能把攻击者割伤。黄鼠狼以残害家禽家畜而闻名,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与鼠类同样被唾弃的小动物,实际上却是捕捉老鼠的益兽。黄鼠狼一旦受到袭击时,能很快钻进洞穴。万一来不及进洞躲避,就急放臭屁把敌人赶跑,使之不敢追击。臭屁可准确地射出3米以外。据考证,这种臭屁对眼睛有害,能使追袭者难受几个星期。笔者曾见一犬汪汪叫着追袭一黄鼠狼,因为是在田野里黄鼠狼无洞可人,当狗迫近它三四米时,狗突然趔趔趄趄,停止不前,并连连数十下地打喷嚏,实乃遭到黄鼠狼臭屁袭击之故,趁此黄鼠狼溜之大吉。无独有偶,狐狸也是以偷盗家禽家畜闻名遐迩的。狐狸一旦被豺狼追击时,它的御防自卫招数与黄鼠狼同出一辙。有一天夜里,笔者放完电影乘坐吉普车回城的路上,见一比兔稍大动物往前急跑。大约跑了50余米时,我们闻到了一股恶腥臭味,这肯定是狐狸的臭屁无疑。最奇妙的自卫绝招是自动脱落尾巴而逃生。例如:睡鼠、姬鼠、囊鼠和松鼠。这些鼠类在外觅食或行进时,一旦尾巴被天敌咬住时,包住尾巴的外皮组织,就会自动脱落,而咬住外皮毛的天敌自以为得逞,其实食物早已金蝉脱壳逃之夭夭了。哺乳动物中的体躯较小较弱者,在敌不过体躯较大的敌手时,就“僵住不动”。如兔子和鹿在行进中,被敌手袭击时,立即采用“僵住不动”用假死来蒙混过关而保命。美洲有一种叫负鼠的是假死的能手。负鼠在受到威胁时,会自动倒下,装成死去的样子,它的耳朵会干瘪,再把嘴唇往后缩,露出牙齿,俨然一具尸体,而且这样装着,能坚持6个小时,当敌手走近看,闻闻,以为真的是死尸,大倒胃口,悻然而去。然而负鼠仍能“活”过来,逃之夭夭。利用保护色来防卫敌手,也是动物世界里尔虞我诈的一种绝妙的生计与自卫策略。非洲斑马与长颈鹿,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广袤草原背景里,远在三四十米外,就能发现这庞大的食草兽。到了黄昏时分,这些动物就像隐了身一样。同一种动物,由于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其体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在美国图拉洛沙盆地灰沙丘的小囊鼠,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深色溶岩流沙之中的同类就不一样,它的体色几乎是黑色的。因此,野生动物颜色具有十分重要的自我保护意义。树叶蚁在昆虫纲的大家族中,许多昆虫都在不停地活动,很少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有一种拟态的蚂蚁,伪装像树叶的模样,因此称为树叶蚁,当它停留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时,你就很难发现它,这样既可骗过敌人,又可对猎物发起突然的袭击花螳螂有一种螳螂,它们生活在花丛中,与花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它的形状像花瓣,它的颜色,也像花瓣,它模仿的技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花为它提供花蜜,营养丰富,它为花传播花粉,使这种花的后代,得以繁衍。石蝗有一种蝗虫,生活在石子和砂子的环境中,它们伪装得像石头那样的颜色,就称为石蝗。比目鱼的保护色比目鱼生活在海底,它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态和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身体从垂直游动变成侧身平面游动,两眼移至上方,以适应海底的生活。它身体的颜色也变化多端,在海滩上变成沙子的颜色,到了岩石上又变成花岗岩的颜色,它是以保护色求得海底的生存环境。蝾螈的伪装蝾螈属于两栖类动物,它们生活的地方不能远离水源。蝾螈的种类也很多。我国的蝾螈大多生活在西南各省,在山间小溪周围活动。有一种蝾螈,它的腹部是黄色的,这是一种警戒色,它遇到敌害时,并不是逃跑,而是翻起那黄色的腹部,仰起身体装死,也许能把敌害吓跑。珊瑚蛇的警戒色有毒的蛇种类甚多,如金环蛇、银环蛇、珊瑚蛇等等,它们身上都有明显的色彩。有些毒蛇会发出声音,如响尾蛇,但珊瑚蛇不发出声音,它身上红与白,黑与白相间的环纹,足以起到警告的作用。它具有致命的毒液。在动物界里,红与黄或红与黑,显眼颜色的组合,就是警戒色,告诉人们,这里危险!蝾螈的伪装蝾螈属于两栖类动物,它们生活的地方不能远离水源。蝾螈的种类也很多。我国的蝾螈大多生活在西南各省,在山间小溪周围活动。有一种蝾螈,它的腹部是黄色的,这是一种警戒色,它遇到敌害时,并不是逃跑,而是翻起那黄色的腹部,仰起身体装死,也许能把敌害吓跑。猫科动物的伪装猫、虎、豹等猫科动物,在哺乳动物中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脸部和身体的毛色很相似,而且都是肉食的兽类,犬齿特别发达。它们有尖锐的爪,捕猎行走时,爪能缩进去,四肢趾的尖端就像肉垫一样,轻轻的行走没有声音,有利于接近猎物。它们的皮毛都有黑白色的斑纹,看上去,同周围环境混杂,使别人有一种模糊看不清的幻觉,这种保护色也就是一种伪装,猎物不容易发现。扁鲨的伪装扁鲨是鲨鱼的一种,体型扁平,是贴近海底生活的一种凶猛的鱼类。身上带有斑点的称为斑点扁鲨。它的嘴宽大,伪装与海底环境相似的体色,使它的猎物不易发现它,有时潜伏在海底,突然袭击或追捕猎物,视觉敏锐,有时会变色的章鱼也逃不过它的虎口。带褶边的蜥蜴蜥蜴是爬行动物,种类较多,它们个体的大小差异很大。有一种蜥蜴,它的头颈部分有带褶边的,称为带褶边蜥蜴,这种蜥蜴的后肢比前肢发达,跑起来速度很快。它们遇到敌害时,便把头颈那样,装腔作势,想一下子把敌害吓跑,如果不成功,见势不妙,便立即夹着尾巴,逃之夭夭
本文标题:动物的防御素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5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