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动物营养代谢病学复习资料1动物营养代谢病是指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代谢疾病分为先天和后天性两种.2营养代谢病的病因:A.营养物质摄入不足B.营养物质摄入过剩C.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D.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E.饲料营养中存在抗营养物质3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A群发性和地方流行性;B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C病程较长,发病缓慢;D缺乏特征症状;E无传染性;F某些代谢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4大多营养代谢病的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化障碍,生长发育停止,贫血,异嗜,生产性能下降,生殖机能紊乱等.特征: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尿病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5奶牛酮病:是指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6奶牛酮病因:A乳牛高产,B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C产前过度肥胖.7奶牛酮病的治疗A替代疗法(静脉注射50%Piv500ml或口服120—240g丙酸钠),B激素疗法(用ACTH200—600IU肌肉注射或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1g可的松肌肉或静脉注射),C其他疗法(水合氯醛首次30gl加水口服,后7g每天两次,氯酸钾30g发于250ml水中,每天两次口服)奶牛酮病的预防:发病复杂,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A对高度集约化饲养的牛群要防止泌乳结束前过肥,科学控制营养投入.B在为催乳补料之前,能量供给以能满足需要即可,逐渐增加,C在增加饲料摄入过程中,不要轻易更换配方,D浓缩饲料应保持精料和粗料的比例,E在达产乳高峰期时,避免干扰采食因素,定时饲喂精食,增加奶牛运动,F不要轻易改变日粮品种,G应供给优质的干草或青贮饲料,以免缺乏糖先质.H在酮病的高发期喂服丙酸钠.8黄脂病:一种以脂肪组织严重炎症和脂肪细胞内沉积蜡样质色素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脂肪组织外光黄色,并伴有特殊的鱼腥臭味或蛹臭味。病因:主要是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9家禽痛风:是指禽血液中尿酸盐大量蓄积,不能迅速排出体外,形成高尿酸血症,进而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软骨周围及胸腹腔、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上的一种代谢病。家禽痛风病因:A饲料中的蛋白质尤其核蛋白和嘌呤碱含量过多,B肾脏损伤,C遗传因素,D诱因。家禽痛风的发病机理:A禽体内缺乏精氨酸霉,在代谢过程中的氨不能被合成尿素,生成的尿酸增多;B肾脏损伤家禽痛风预防:A不宜过多饲喂动物性蛋白饲料;B调整调整日粮中钙磷比例;C。添加维生素A。10家禽脂肪肝综合症:又称脂肪肝出血综合症。是指由高能低蛋白日粮引起的以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为特征的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特征:病禽个体肥胖,产蛋减少,个别病禽因肝功能障碍或肝破裂、出血而死亡。主发产蛋鸡。病因:A遗传因素,B饲料因素(1高能低蛋白日粮及其采食量过大,2高蛋白低能量饲料造成脂肪的积蓄,3胆碱、含硫氨基酸,维生素B和维生素E缺乏,4饲料保存不当发生变质),C药物和毒物的损伤,D管理因素,E环境因素与激素的影响,F脂质过氧化损伤。治疗:在饲料中加入胆碱或在日粮中补加氯化胆碱1000g,维生素E10000IU,维生素B1212mg,肌醇900g连续喂10—15天。机制: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运输等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肝细胞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损伤及缺乏营养物质,可以影响内质网的性质合成,因而脂肪不能合成脂蛋白从肝细胞运输出去使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超过肝脏排出脂肪的速度,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脂肪在肝细胞大量沉积的结果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血管壁破裂而发生出血。预防:A调整饲料结构,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增加蛋白质含量,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或控制家禽能量的摄入量,B在饲料中添加某些营养物质,C控制蛋鸡育成期的日增重,D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应激刺激.11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又叫氮尿症:主要是糖代谢障碍,在体内产生乳酸在大量堆积,最后引起骨骼肌,尤其是后肢肌肉发生麻痹,后躯运动障碍并排褐色的肌红蛋白尿。病因:A马休闲期间饲喂过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且较单纯,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使肌肉中的肌糖原大量增加,B饲料单一,青绿饲料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特别硒和维生素E缺乏,C寒冷刺激.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治疗:A加强护理,除去病因,B促进乳酸代谢,C防止酸中毒和败血症。12妊娠毒血症:是指怀孕动物营养摄入不足,不能满足胎儿生长以育的能量需要,导致体内脂肪大量动用,酮体生成过多并积蓄而引起的以低血糖、酮血、酮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分娩前10—20天.病因:营养不良;营养不够。绵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低血糖、酮血和酮尿及神经功能的紊乱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妊娠毒血症防治:A为了保护肝脏机能和供给机体所必需的糖原,可用10%PIV150—200毫升及维生素C0.5克,同时还可注大剂量的维生素B1.B肌肉注射氢化泼尼松75毫克,或地塞米松25毫克,并口服乙二醇,PIV注射钙镁磷制剂。C关键是合理搭配饲料。肥胖母牛综合征:又称牛的妊娠毒血症或牛的脂肪肝病,是因母牛怀孕期间过度肥胖,常于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厌食、精神沉郁、虚弱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病。13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脂类含量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4低血糖症:又称血糖过少,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床表现是虚弱,体温下降,肌肉无力,昏睡,甚至惊厥。.病因:仔猪,A妊娠母猪营养不全B仔猪饥饿C猪舍潮湿阴冷发病机制:仔猪饥饿所致血糖来源不足以及糖异生作用不全。治疗:A及时补糖,一般用10%-20%葡萄糖液20毫升腹腔注射,每日3-4次,连用2-3天.对轻症崽猪灌服葡萄糖水10-25克/天,同时进行保温.预防:首先应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供给全价饲料,保证母体妊娠体供给胎儿足够营养,分娩后能分泌量多优质乳汁.新生崽猪喂奶要早间隔要短,注意保温。15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病因:Ⅰ型糖尿病常见严重的β—细胞空泡和蜕变、慢性胰腺炎和免疫介导性胰岛炎等组织损伤。Ⅱ型则以肥胖症和胰岛淀粉样变为多见症状:三少一多(多尿,饮食)体重减轻,尿液有苹果酸味.尿液的相对密度加大含糖量增多.16佝偻病:是指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骨营养不良。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为特征。病因:a日粮中维生素D供应不足b:光照不足c:母畜长期采食未经太阳晒过的饲草d:动物患有慢性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使钙磷的吸收和成骨作用发生障碍导致本病e:日粮中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f: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g:还与微量元素铁铜等有关。1,25--(OH)2D3通过以下方面调节钙磷代谢:a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b增强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的排出,提高血磷含量c在血钙降低的情况下协助甲状旁腺激素增强破骨细胞对骨盐的溶解作用释放出钙盐从而调节血钙的相对稳定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防治:主要是补充维生素D和应用钙磷制剂。17骨软病:是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病因:饲料和饮水中的钙磷和/或维生素D的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18生产瘫痪也称为产后瘫痪.乳热症.低钙血症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以血钙含量急剧下降,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疾病。病因:主要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突然急剧降低有关.A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以及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降低的主要原因;B在分娩过程中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其后转为抑制状态;C也有人认为本病为一时性贫血所致的脑皮质缺氧,脑神经兴奋性降低的神经性疾病.而血钙降低则是脑缺氧一种并发症;D本病很少发生于青年母牛,但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亦呈现上升趋势;E饲料中蛋白质过多;F生产瘫痪的病牛常并发血清酶含量降低,而酶在钙代谢途径的许多环节中具有调节作用.症状:起初是食欲减退或废绝,排粪排尿停止,兴奋敏感症状.痉挛.体温降低,后肢不能站立,四肢曲于躯干下.头颈部呈S状弯曲.治疗:1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300-500毫升.静脉注射20%-50%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乳房送风.(注射钙制剂);2加强护理,防止瘤胃臌气。预防:A在牛的干奶期,特别是在产前2周一定要注意饲料中钙磷的量和比例,日粮中钙磷的比例应在1:1一下;2适当增加运动和光照;3产前2~8天肌肉注射维生素D3。19笼养鸡疲劳症:又称笼养鸡骨质疏松症,是笼养产蛋鸡由于饲料中维生素D及钙磷缺乏或饲料中钙磷比例严重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及骨骼变形、变脆,在临床上以无力站立、移动困难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病因:A日粮中钙和磷缺乏或日粮中钙磷比例严重失调;B日粮中维生素D缺乏;C不良的喂养体系;D笼养密度过高;E肠道疾病。预防:A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给予合理的全家日粮;B产蛋期应注意钙在日粮中的含量不应低于3%,且钙磷比例应为5:1,50%以上的钙颗粒要以3—5mm的大颗粒形式供给;C笼养单机密度不宜过大,有一定的运动空间;D不使用劣质碳酸氢钙或钙含量不确切的钙剂;E注意鸡舍的饮水、饲料卫生,以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20反刍动物低血镁搐搦:又称反刍动物青草搐搦,或反刍动物青草蹒跚、反刍动物麦类牧草中毒,是反刍动物的一种因血镁浓度下降所致的在临床上以兴奋不安,阵发性、强制性肌肉痉挛,惊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疾病。病因:本病发生与血镁浓度降低有直接关系。A牧草或日粮中镁含量低;B饲料中镁的吸收率下降C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降低D诱因。预防:A日粮干物质中镁含量不少于0.2%;B在却镁土壤中施加镁肥。21硒的生物学功能:A抗氧化作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B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C影响免疫功能D抗癌作用E颉颃某些重金属对机体的毒性。硒-维生素E缺乏综合症:是指由硒或维生素E单独缺乏或共同缺乏所致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表现为,骨骼肌的变性,坏死,肝营养不良及心肌纤维变性等症状。营养性肌营养不良:又称白肌病:是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肝营养不良和桑葚心:是猪硒-维生素E缺乏的常见形式。桑葚心主要在生长发育迅速,体况良好,用高能量,低硒-维生素E饲料饲喂的育肥猪。渗出性素质是禽缺乏硒-维生素E的表现,症状:胸部,腹部,翅下及大腿内侧皮下发生水肿的一种疾病.22铜的生物学功能:A含铜酶及铜蛋白的功能B铜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C铜对免疫功能的影响D铜参与造血过程E铜对结缔组织代谢的影响F铜对心血管组织的作用G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F铜对皮肤和毛发的作用23锌的生物学功能:A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B锌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C锌对生殖生理有重要影响(参与精子的生成成熟激活和获能的过程)D锌与免疫E锌参与角质生成(皮肤角化不全)F锌参与创伤愈合的关系G锌与维生素A的代谢H锌与细胞膜的关系锌缺乏症:是动物机体锌营养不足而引起的以生长停滞,饲料利用率降低,皮肤角化不全骨骼发育异常及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皮肤损伤,出现红斑丘疹,真皮形成鳞屑和皱裂而过度角化并伴有褐色的渗出和脱毛,严重者真皮结痂,主要发生在腹部大腿和背部。24碘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25铁的生物学功能:A参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合成B参与体内物质代谢C维持机体生理防御机能D铁与能量代谢密切有关E铁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原发性铁缺乏主要见于新生幼畜,由于对铁的需要量大,但铁贮存少。仔猪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以母猪乳为唯一食物来源,寒冷季节的发病率高。预防:A改善仔畜的饲养管理。含铁溶液喷洒圈舍底面、垫草等;B口服含铁制剂;C肌肉注射铁制剂。26饲料中氯化钴添加对猪无效,一般直接添加维生素B12.钴的生物学功能: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以维生素B12和辅酶形式储存于肝脏发挥其生物学作
本文标题:动物营养代谢病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6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