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变态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A.是超我的活动机制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答案】B2.行为主义建立在()的基础上。A.逻辑演绎法B.动物实验法C.临床经验法D.归纳推理法【答案】B3.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破坏的解释强调()。A.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发展受到阻碍C.情绪发展遭遇挫折D.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的结果【答案】B4.关于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不正确的说法是()。A.每个人的心理特征随时都可以改变B.当一个人的人格发生突然改变,那么他的精神活动一定偏离了正常轨道C.可以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D.在没有重大外在变化的情况下,人格特征一般是不会改变的【答案】A5.对人的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进行区分时,下列表达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A.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B.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C.将症状当作内省经验标准D.将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答案】A6.幻听最常见于()。A.抑郁症B.强迫症C.躁狂症D.精神分裂症【答案】D7.()不属于意向倒错的症状表现。A.吃正常人不愿吃的东西B.对动物产生性欲并作出性行为C.贪吃或性欲亢进D.拣食脏纸或昆虫【答案】C8.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精神运动性兴奋B.语词新作C.情绪高涨D.思维奔逸【答案】B9.心理生理障碍不包括()。A.性功能障碍B.睡眠障碍C.人格障碍D.进食障碍【答案】C10.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2003年12月3级真题)A.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的原则B.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实现自我的原则C.身心统一的原则D.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原则【答案】B11.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A.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答案】D12.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是()。A.各类异常心理状态B.所有心理正常的人群C.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D.心理障碍的人群【答案】C13.下列表述中符合H.Selye(1956)提出的应激的概念的是()。A.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在刺激B.是一种特异性变化C.是机体的一种状态D.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C14.一般来说对人威胁最大的事情是()。A.可控制的B.不可控制或不可预见的C.可预见的D.事先知道的【答案】B15.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答案】D16.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是()。A.积极与消极两方面B.无任何影响C.积极影响D.消极影响【答案】A17.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经历一般性生活压力的效果不完全是负面的B.适应重大生活压力的效果是负面的C.压力适应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生理及心理资源D.生活中个体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生活事件【答案】B18.塞利(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GAS)主要由以下哪种途径所激活?()A.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B.丘脑下部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C.丘脑下部一垂体后叶轴D.丘脑下部一甲状腺轴【答案】B19.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可推断其处在()。A.初始期B.惊吓期C.恢复期D.康复阶段【答案】C20.以下哪一项不是精神活动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A.认知的结果可转变成个体行为作用于环境和社会B.经验形成的认知倾向性是不稳定的C.个体长期积累的经验可以参与个体认知D.认知倾向性对个体可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答案】B1.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A.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B.哲学理论的运用C.宗教理论的作用D.人本主义的出现【答案】A2.关于区分变态心理非标准化方法的阐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B.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C.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心智的低下D.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答案】C3.自知力指的是()。A.意识清晰,知道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B.能辨认亲友及熟人C.对自己实际存在的躯体病患或心理异常有辨认、判断及评估D.对病患躯体疾病不感到痛苦【答案】C4.求助者回答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时,反应迟缓,语言低沉、话很少、且吐字很慢,这称为()。A.思维贫乏B.思维松弛C.思维迟缓D.思维散漫【答案】C5.一个人出现过分地、不合理地害怕外界客体或处境的现象,就有可能具有()的症状。A.焦虑B.恐惧C.抑郁D.强迫【答案】B6.某工人主诉,他有时一天腹泻多次,有时便秘。现已26岁但还未谈恋爱。因怕约会时控制不住腹泻,多次到医院进行肠胃检查均正常,但还是为此焦虑万分。这可能是()。A.疑病症B.躯体化障碍C.强迫症D.神经性焦虑【答案】B7.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A.体验标准B.操作标准C.发展标准D.综合标准【答案】B8.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适应方式,这种适应方式是()。A.积极适应B.消极适应C.主动适应D.拒绝适应【答案】B9.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是()。A.一些不健康行为B.病毒感染C.细菌感染D.社会环境因素【答案】A10.躯体疾病患者伴有()症状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A.虚弱症B.谵妄C.抑郁D.夸大疾病体验【答案】B11.“心理不健康状态”的症状学效度是指()。A.临床经验证实B.患者心理水平C.患者的躯体健康水平D.患者的心身健康状态【答案】A12.下列说法中符合烦恼的内容的是()。A.烦恼的内容是漂浮的B.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C.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D.对过去的事的后悔和对现状的不满【答案】D13.某女生,17岁,很喜欢语文老师,并总从他的眼神、表情中读出爱她的信息,独处时她还能看到他的笑容和他对她温情求爱的语声,其余未见异常。这是()。A.偏执性精神障碍B.严重心理问题C.心理问题D.神经症【答案】A14.将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A.压力B.压力源C.焦虑D.挫折【答案】B15.关于生活事件的概念,不正确的叙述是()。A.即应激物B.即应激源C.即生活中的不良情绪D.即生活变故【答案】C16.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的是()。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B.包含了应激是物、是有害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C.应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答案】A17.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适应概念内涵的是()。A.保持原有状态不变B.随环境变化而改变C.对变化的性质和强度进行评估D.对个体的能力进行评估【答案】A18.继时性压力是指()。A.同一时间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B.经历某种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C.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D.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答案】C19.压力中介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能体现为()。A.人际关系和谐会膨胀压力强度,社会支持良好能降解压力强度B.社会支持缺乏能降解压力强度,人际关系不良会膨胀压力强度C.人际关系和谐会降解压力强度,社会支持缺乏能膨胀压力强度D.缺乏社会支持使求助者不能积极应对压力,人际关系不良会使求助者消极应对压力【答案】C20.拉扎鲁斯认为,认知影响压力相对强度的方式不包括()。A.当事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估B.认知结果是两可的C.对客观事件严重性的评估D.对个性特征的认识程度【答案】D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质的是()。A.带有分析性特色的宗教性理论B.欧洲15世纪反宗教“怀疑论”哲学的副本C.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D.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答案】A2.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键不包括()。A.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B.有无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C.有无个体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D.有无明显躯体反应【答案】D3.幻觉是指()。A.外界存在某一事物,但个体感知到的是另一事物B.个体在病理生理基础上产生的信念C.由过去经验引发的联想D.个体感知到外界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答案】D4.()是某一固定观念在个体脑中反复出现,他无法摆脱而感到痛苦。A.超价观念B.强制性思维C.强迫观念D.牵连观念【答案】C5.抑郁症患者“心境抑郁”的临床特点是()。A.昼轻夕重B.昼重夕轻C.昼夕无轻重之分D.昼夕皆轻【答案】B6.许又新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A.三类标准B.十个标准C.四类标准D.六个标准【答案】A7.易受暗示者往往容易出现()现象,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A.情绪和思维随环境变化B.思维随情绪发生变化C.情感淡漠和思维贫乏D.情绪高扬和思维活跃【答案】A8.促进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基本途径着手。A.个人方面、集体方面、社会方面B.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C.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D.遗传方面、教育方面、认知方面【答案】C9.某女大学生失恋后,4个月来严重失眠、自卑,心境抑郁,不愿见人,不愿说话,仍能努力学习,未出现妄想、幻觉等重性精神障碍症状。注意力有时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这是()。A.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可疑性抑郁症D.可疑神经症【答案】B10.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是()。A.焦虑B.人际关系C.挫折D.学业失败【答案】B11.不少非常优异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在新环境里一下子失去了绝对优势,不再是最出色的学生,因而意志消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承受不了()。A.压力B.焦虑C.挫折D.应激【答案】C12.不属于心理性应激的是()。A.心理冲突B.挫折C.噪音D.工作压力【答案】C13.心理防御机制来自以下哪种理论?()A.行为学习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14.祸不单行可以用来形容()。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答案】C15.个体与社会人和社团组织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称()。A.人际关系B.社会角色C.社会支持D.应激的内部资源【答案】C16.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这种对压力引发疾病机制的解释是()。A.器官敏感论B.体质、压力论C.心身转化论D.心身一体论【答案】A17.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A.环境适应力B.耐受力C.康复能力D.活动力【答案】C18.焦虑神经症的诊断要点是()。A.只要具有焦虑的情绪体验B.要具有精神科医生的诊断C.只要具有焦虑的身体表现D.必须要有A、C两方面的特点【答案】D19.关于社会再适应量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量表的作者是霍尔姆斯B.该量表针对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C.于1979年正式用于临床D.得分低的个体易患感冒、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答案】D20.应激的心理反应不包括()。A.情绪反应B.行为反应C.自我防御反应D.免疫反应【答案】D1.以下哪种疾病使用医学标准判断心理变态非常有效?()A.药物中毒B.神经症C.人格障碍D.性变态【答案】A2.将神经症产生归结于形成错误的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是()。A.人本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认知理论【答案】C3.如果求助者在患病期间,对他们异常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完全不能觉察和客观地判断,不承认自己有病,一般被称为具有()。A.智力障碍B.错构C.虚构D.自知力障碍【答案】D4.分裂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A.阵发式感情爆发并伴有明显冲动行为B.过分感情用事或以夸张言行吸引他人C.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淡D.猜疑、偏执
本文标题:变态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6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