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干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读本
1绵阳市农业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知识读本现代农业一、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持续地、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工业装备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产业,是把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把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把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综合性社会化农业产业。它以专业户、农户为基础,以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特征,在国家支持保护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一)生物工程技术的普遍应用;(二)农业投入品对现代工业的高度依赖;(三)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设施设备武装农业;(四)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一)农户实行专业化生产,是为“卖”而生产,商品率高。(二)农户接受广泛的社会化服务,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与市场建立稳定的有组织的联系。(三)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流通有机结合,广泛使用先进技术,形成社会化生产的群体性规模经济。2(四)农户与某个市场主体形成双层经营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五)国家对农业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对农民多予少取,甚至予而不取。四、现代农业类型通常情况下,现代农业划分为7类:(一)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二)工厂化农业。就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三)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3(四)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五)绿色农业。就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IPM)、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INM)、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又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六)休闲农业。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七)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4五、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是改造传统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实际上指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具体包括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业产业组织的规模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的高度专业化。关键是建立产业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核心是建立利益链,采取契约合同、订单农业、利润返还以及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使龙头组织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让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在整个农业产业内部的平均利润,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保障是建立服务链,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六、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链接起来,联合协作、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以农户(生产者)为主体,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实施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系统工程。七、工业理念抓农业就是以统筹城乡经济配合发展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5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为重点,为培育特色农业、产品为关键,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八、订单农业的主要形式(一)农户与科研、种子生产单位签订农作物制种合同,依托科研技术服务部门或种子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二)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依托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三)农户与专业批发市场签订合同,依托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四)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五)农户通过经销公司、经纪人、客商签订合同,依托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城乡统筹发展一、城乡统筹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城”、“乡”,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6进城乡协调发展。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一)营造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二)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三)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三、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7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四、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升农村科学发展整体实力。以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统筹城乡规划一体化,形成以城带乡发展新格局。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实现城乡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三)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力推进优质社会事业资源进入农村,使全体城乡居民共享更多的质优价廉的公共服务。(四)统筹城乡保障体系建设,筑牢城乡保障基础。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真正使广大农民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五、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8展的过程。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与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一、农村土地承包(一)农村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的、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和林地与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统称为农村土地。(二)农村“四荒”土地是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包括荒地、荒草和荒水等。“四荒”必须是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未利用的土地。(三)农村土地承包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淮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9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四)土地承包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对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六)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我国农村土地承包从1982年开始,已经实施了二轮土地承包。第一轮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为15年:1982年开始,2007年底结束;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1998年开始,2027年底结束。(七)承包期间,是否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要求1、承包方人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将承包的耕地交会发包方。(八)承包期间,农村土地调整承包地的条件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况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必须经本集10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二、农村土地流转(一)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土地承包户依法对其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处置,获得收益的行为,叫农村土地流转。(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4、受让方需有农业经营能力;5、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三)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到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不能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四)土地租赁11是指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承租人。(五)租赁经营农民将承包地租赁给种植大户经营,减少因农民外出务工或无力自主经营造成的耕地撂荒。(六)互换重组同组(社)农户以互换方式进行土地连片经营,实现农户承包地块相对集中,提高户营规模效益。(七)托管经营由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托管农户自愿委托流转的承包地,可自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统一流转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八)组织代耕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代耕合作社代耕农户无力耕种或不愿耕种的承包地,防止耕地撂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不签订书面合同。(九)转让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渡让给其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12
本文标题:农业干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读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