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汉寿农业年鉴(2005-2008·种植业)2010年4月2概况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引和广大农民的努力下,2005--2008年的汉寿农业,是汉寿县农业史上稳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一是科技不断发展,单产逐渐提高。随着农作物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高产品种不断涌现;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生产水平逐步提升。随之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2008年因灾减产)。以水稻单产为例,由2005年379公斤/亩上升到2007年的418公斤,增长了10.3%二是品种不断更新,品质稳步提升。品种更新加快,优良品种得到有效推广。种植作物种类从多乱杂,变为种植上以水稻、油菜、棉花、蔬菜为主;品种的应用上从以本地种为主,变为以适宜我县自然条件、国内外市场畅销和精加工的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为主。三是面积不断增加,总产节节攀升。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农业投入增加,种植业生产效益稳步上升,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不断增加,由2005年的208万亩增加到2008年的223.86万亩;以粮食为例,总产由2005年的482070吨增加到2008年的586652吨;四是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有所提高。打破了“以粮为纲”的长期束缚,以市场为导向,扬长避短、多种经营,广劈增收渠道,农民的聪明才智得以不断展现,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逐年有所提高。人均生产总值(GDP)由2005年的6560元增长到2008年的9943元。3五是观念不断改变,市场意识渐浓。取代了自给自食的小农意识。农民生产农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售和多拿经济收入。逐步形成了我县的优质稻、棉花、蔬菜的商品率都在50—95%之间;我县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行销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日本、韩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营销大户因应而生。六是布局不断调整,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不但蔬菜、水果、花卉均有年种植上数十亩的农户,而且全县形成或基本形成了水稻、棉花、蔬菜、水果等几大种植片区。七是农民素质提高,经营人才崛起。农村中的一批“小贩”和一批适应性快的新人,几年内成为了稻谷、蔬菜、水果、运销和加工的大小“老板”,成为了带头致富和带领千家万户进入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军。八是合作组织不断涌现,促进产业化进程。农产品加工、销售、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公司和服务组织不断诞生,有的还成为了省、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组织因应而生,“农民抱团闯市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专业化、产业化联合经营、共负盈亏,为我县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组织模式。九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各种农业基础性项目不断展开,以暖棚、钢架、滴灌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排灌自如,沟、水、路配套的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运输等条件得到不断优化;以蔬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保鲜、加工冷库和交易市场基本形成;4无公害产品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起步良好,农产品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和外在质量,开始进入同时讲究内在质量的时期。所有这些变化与全国从粗放的数量型变为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致的,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是一致的。虽也存在以下值得注意和深思的问题:其一,农业从业人员老年化趋势十分明显。据2006年抽样调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40岁以下的占8.9%;40-60岁的占55.7%;60岁以上的占35.3%。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造成粮农老年化趋势明显。其二,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层组织影响力减弱。调查中发现基层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待遇低,工作热情不够,影响力弱,对农业生产重视不够、指导不力;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基本丧失。据查,该镇农技干部已转行,2002年在农技站机构改革时懂行的农技员已下岗;三是没有影响力强的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农机具不少,但由于缺少组织,其利用率不高,效益不佳。其三,生产条件有待加速改善。由于镇村两级财力匮乏,基层组织影响力弱化,加上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弃农外出务工人员多,短期租赁土地耕种的比重大,在改造和维修排灌设施、疏浚沟渠所需的人力、财力方面,基层组织已无力解决,导致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生产需要,造成沟渠淤塞严重。5其四,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生产热情难以激发。2006年调查每亩粮食生产效益:①种子款30元(早稻10元、晚稻20元),②秧盘、农膜27元,③耕整费120元,④抛、插秧费110元(其中早稻抛秧10元、晚稻插秧100元),⑤肥料98元(其中碳铵75公斤、过钙30公斤、氯化钾12.5公斤、尿素7.5公斤),⑥农药60元(其中早稻13元、晚稻47元),⑦施药工资70元(每亩每次10元),⑧水费19元(含管水工资2元),⑨除草剂5元(每亩每季2.5元),⑩收割120元,⑾其它用工57元,以十一项合计716元;平均每亩产稻谷675公斤(早稻300公斤、晚稻375公斤),出售均价为每百公斤160元,亩平纯收入为364元。如果每户种5-6亩稻,年收入仅2000元左右,还比不上一个普通打工人员二个月的工资。其五,部分政策的负面影响。一是土地三十年承包期不变的政策,制约了土地有效流转,阻碍了粮食的规模生产;二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日益增多,使个别农户产生占田不种田而等待土地补偿的心理;三是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使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种之无味,弃之不舍”,直接影响了土地流转和集中。2005年,全县农业人口770944人,耕地总面积82万亩,人均1.06亩;作物总播种208亩,复种指数253.7%;其中粮食129.64万亩,单产372公斤,总产482070吨,农民人均产粮625公斤;粮经作物比例66:34;农业不变价总产值150497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6519万元,占37.6%。经过4年的发展变化,2008年全县农业人口806708人,增加4.64%,年增加8941人;耕地总面积93.09万亩亩,6增加11.09万亩,增13.52%,年均增2.77万亩;作物总播种223.86万亩,复种指数240.5%,降低了13.2个百分点;其中粮食143.36万亩,单产409公斤,总产586652吨,农民人均产粮727公斤;粮经作物比例64.5:35.5。农业不变价总产值184931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284万元,占38%。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171元,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75元,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7第一章大事记2005年3月11日,全县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大会在县农业局会议室举行,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县乡农技干部近1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5月14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新民等一行在局长童勋明、副局长曾庆友的陪同下,对我县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先后考察了我县毛家滩、岩汪湖早稻生产,吴厅长充分肯定了我县在水稻生产上所做的工作。9月4日,全县秋冬农业开发现场会议在龙潭桥召开,会议由农业局局长童勋明主持。9月12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新民、市农业局局长周文清、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鲍光治等一行10多人对我县新兴乡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14个棉花展示品种进行了现场评议。2006年8月10日,省超级稻验收小组来我县验收超级稻生产,局长童勋明、副局长曾庆友等陪同,验收组一行了我县大南湖乡超级稻生产基地水稻产量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结果,我县超级稻生产亩产达8667.5公斤,达到了省厅超级稻产量目标。12月9日,从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传来好消息,我县粮食生产在实现连续3年增产的情况下,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是我县首次获此殊荣。2007年4月12日,贵州省农业厅副厅长杨可佳等人,在省农环站副站长刘站长、我局局长童勋明、副局长杨成功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我县毛家滩乡耀言湾村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现场。4月12日,在县新环宇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了全县治保技术培训会,湖农大何可佳教授主讲了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霜霉病等水稻防治新技术,全县农业综合站长、大型农药经营户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5月22日,全国九三学社副主席刘坚,在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志纯、市人大副主任田小川、市政府副秘书长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县毛家滩乡耀言湾村新农村建设及清洁工程实施情况。6月27日,由省农业厅农业推广总站组织的湖南省农业种植业职业鉴定考试汉寿考点开考,全县29个乡镇农业综合站种植业从业人员51人参加了考试,其中49人合格,2人不及格。本次考试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站农业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分理论业务知识考试和实践知识考核相结合,考试地点设县农机校培训楼四楼。由省推广总站9副站长张劲松等5人组织实施,市局总农艺师邓正春、推广站长站长刘克勤陪同监考。9月28日,省农业厅副厅长何铁林等人,在县政府县长宋云文、副县长李柏艳、副县长杨超坤、市农业局副局长谢真新、我局局长童勋明、祝智辉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县秋冬季农业生产情况,何厅长决定由他挂帅在我县龙阳镇主办15000亩蔬菜高产、高效示范样板点。11月7日,省农业厅副厅长李志纯、省农环站站长唐建初等人,在农业局局长童勋明、副局长杨成功、土肥站站长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县沧港、毛家滩乡镇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情况。李厅长对我县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2月11日,童勋明局长荣调县人大农工委任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叶新华调我局任局长。12月18日,省农业厅巡视员欧代明来我局视察,市农业局纪检书记周书记、县农业局局长叶新华陪同。12月20日,全县农业法制培训班在县委党校举行,全县150多名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参加了本次培训,县农业局局长叶新华到会作了讲话。2008年104月16日,省农业厅计财处唐处长、土肥站余站长在县政府副县长周功表、农业局长叶新华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县东岳庙乡朝家庵村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4月17日,鼎城区常务副区长、农业局长来我局考察种子公司分流人员安置情况。4月18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华、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等一行人,在县政府县长宋云文、副县长周功表、农业局长叶新华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县粮食生产情况,并现场参观了株木山乡马嘶桥村水稻生产。4月22日,省政府组织的全省粮食生产督察组来我县进行粮食生产督查,省粮油处副处长戴魁根在县政府副县长周功表、农业局长叶新华的陪同下,对我县岩汪湖、大南湖等乡镇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地督查。4月30日,常德市市长卿渐伟来我县考察粮食生产,在县政府县长宋云文、副县长周功表、农业局长叶新华等人的陪同下现场考察了我县毛家滩乡耀言湾村优质稻生产。7月4日,常德市农业局副局长邓正春带队,在农业局局长叶新华、副局长祝智辉等人的陪同下,对我县岩汪湖镇双季稻高产创建片的早稻进行了测产验收,共测30丘80.7亩早稻田,平均亩产487公斤,高产丘块561.1公斤。7月25日,在农业局会议室由农业局长叶新华主持召开了全县各乡镇综合站长参加的中、晚稻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防治紧急会议。118月1日,农业局局级领导、办公室、政工股、计财股等搬进新办公楼办公。8月4-5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新民、粮油处副处长戴魁根等一行5人在县政府副县长周功表、农业局长叶新华、副局长祝智辉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县粮食生产。8月11日,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雷秉乾带队,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省财政厅农财处处长、衡阳市农业局局长、郴州市农业局局长等一行五人,来我县检查粮食生产。副县长周功表、农业局长叶新华等人陪同。为筛选出适宜我省2009年种植的棉花良种补贴品种,提高棉农收益。9月18日,由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省农业厅经作处、计财处、省财政厅农财处、市、县农业局相关领导以及22个棉花制种企业(公司)负责人共80多人,在汉寿县龙阳国际大酒店召开了湖南省棉花良种补贴品种展示现场评议会。会议参观了我局经作站在新兴乡报国村主办的湖南省棉花品种展示现场,共有22个棉花制种企业的32个棉花品种参展,与会人员高度评价了我县棉花品种展示现场,充分展示了各种品种的优劣情况。评议人员现场对每个品种的生长势、抗病性、稳定性、丰产性等四项指标进行了现场评议。参会人员
本文标题:农业年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