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1.复核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确定工程规模,选定水位、流量、扬程等特征值,明确运行要求;2.复核水文成果;3.复核区域构造稳定,查明水库地质和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壤特性,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4.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的轴线、线路、结构型式和布置、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数量;5.确定电厂或泵站的装机容量,选定机组机型、单机容量、单机流量及台数,确定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电气主接线和输电方式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选定开关站(变电站、换流站)的型式,选定泵站电源进线路径、距离和线路型式,确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的型式和布置;6.提出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7.选定对外交通方案、施工导流方式、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提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和供电的需要量及其来源;8.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核实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及工程占地范围的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9.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10.拟定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主要管理设施;11.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利用外资的工程应编制外交概算;12.复核经济评价。二.设计大纲编制1目的和范围1.1设计大纲是工程项目设计工作贯彻执行法规、规程规范及合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是重要的设计策划活动和设计输入,应认真编制和实施,以确保产品质量。本规定制定了大纲的编制内容、程序和办法,以规范大纲的编制工作。2特性和编制原则2.1特性2.1.1层次性a)第一层:工程项目设计大纲。系工程项目总的设计原则、方法、主要技术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和各专业总体的质量、成果、进度等要求。b)第二层:专业大纲。应反映本专业特点。2.1.2针对性大纲所规定的设计方案、内容和方法、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均应针对设计阶段、顾客要求和工程项目的地形、地质、水文及流域规划的特点。2.1.3经济性a)大纲须保证勘测设计经费使用合理、降低成本;b)所有技术方案均应本着经济、高效的原则选取。2.1.4及时性a)大纲编写要及时,应在工作开展前下达各有关处室;b)工作进度安排应满足合同要求。2.1.5严肃性a)项目大纲是项目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严肃性,工作时不得随意偏离甚至违反大纲要求。如随勘测设计的深入,设计条件出现较大变化,项目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纲进行修改调整,然后报主管总工程师审批并及时通报各有关专业和计划经营处。b)专业大纲如有修改,需报项目负责人审批并及时通报各有关专业。2.2编制原则a)贯彻质量方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重视调查研究;c)参照国内外同类工程的当前技术水平、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d)设计与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相结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e)明确规定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和质量目标,确保工程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缩短工期。3主要内容及编制程序、方法3.1主要内容3.1.1设计任务来源、设计阶段及主要要求。3.1.2编制依据a)工程项目任务通知书及有关合同文件、项目总体计划;b)前一阶段设计报告审查会议纪要、批文等技术资料和成果;c)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d)合同的技术和质量特性的要求;e)施工、制造、安装及运行方面的要求;f)上下序各有关专业之间技术接口的要求。3.1.3工程概况(含工程开发目标、规模、工程等级等)。3.1.4设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含创优设计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计划);3.1.5勘测设计所依据的基本资料3.1.6工程主要特点、勘测设计原则及方法、主要比选方案、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路线。3.1.7确定科研试验及其他专项工作量,确定设计评审和设计验证的时机。3.1.8设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其深度应使设计产品满足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细则(试行)》对7个质量特性(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时间性)的要求,并将质量特性分解到各项工作中,使执行者明白满足某一质量特性需采用的设计手段和投入的工作量;3.1.9对勘测、设计、科研试验各专业工作的要求及接口要求;3.1.10内外协作配合、勘测设计工作总体计划及提交资料成果内容、日期、数量等。3.2编制方法3.2.1接受设计任务后,根据设计策划的有关原则,在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查勘调研,初拟设计技术方案和技术要求,通过各专业讨论修改,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质量目标和完成日期,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大纲。3.2.2编制设计大纲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先由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策划的原则编写出项目设计大纲初稿,并征求有关专业意见,填写《设计大纲会签意见表》(见附录A),然后按《工程设计产品校审和签署规定》进行审批定稿;生产计划下达后,各专业处(室)再组织编写专业大纲,并按《工程设计产品校审和签署规定》审批定稿。3.2.3重要的专题设计大纲(如环境影响大纲等),应呈报上级或政府有关部门审批。3.2.4专业设计大纲可参照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所编范本进行编写。3.3修改办法3.3.1当需对设计大纲进行修改时,需按2.1.6条的规定进行。3.3.2当大纲内容修改较多时,应按原审批程序重新审批和发布。3.3.3当大纲修改内容较少时,可在修改的生产计划中反映,并加以说明。三.计算书编写1目的和范围1.1规范工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规定,确保计算书质量。。2引用标准GB3100~310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系列标准GBJ132-90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SL26-9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3基本要求3.1计算者应严格按照专业规程、规范以及设计大纲的规定进行计算;当计算中采用的参数不符合规程、规范或设计大纲的要求时,应征得设总的同意。3.2计算书中所用术语应统一执行GBJ132-90标准中通用工程术语。如标准中尚无规定的术语,应在说明中加以定义。3.3计算书中采用的符号和单位应统一,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符号和单位缮写,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3.4计算书中的计算精度应适宜,并前后一致。3.5计算书应明确记载计算从输入至输出的全过程。3.6要求计算准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简略,文字说明应语句通顺、主次分明、条理严谨。3.7计算书应以突出计算目的为重点,对计算成果应有分析、比较和相应的结论。3.8计算书字迹应清晰、工整。除附图、插图外,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书写。计算书用纸采用公司印制的计算纸并隔行书写。计算书如采用打印件,应用A4纸张单面打印。计算书中的计算简图或草图,可直接绘在计算纸上或米格纸上,编排在相关文字附近。计算书中的图、表必须注明图、表的编号。3.9计算书的页次须连贯,不许缺页或重页,并按归档要求装订成册。3.10一般的计算书,须经过二级校审后,方可成为正式产品。重要的计算书,必须经过三级校审后,方可成为正式产品。同一份计算书不得由计算者签署校核或审查,不允许以专业室(组)等集体名义署名。设计者对计算内容应进行自校,校核者应进行全校,发现一般性错误时可予改正,若有原则性错误或技术性错误时,应退还计算者重新计算后再校核。审查者应对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和计算结论负责。校核、审查均应留有痕迹。校核者以“′”为校核记号,审查者以“√”作为审查记号,否则视为未校审。对一般性错误之处,应在其数据上划一横线,并在其上部填写修改后的正确数据,不许涂改原稿。校核后应经原设计者认可,若有分歧时由审查者裁定。3.11凡经过校审的计算书,不允许随意涂改和誊抄。如需修改,应将修改部分作为补充计算附在计算书后面,附稿仍需校审。计算书完成后应及时将原件归档。3.12有条件时可直接用软件编写计算书,校核人员也可直接在微机上进行校对和审查,利用软件的“隐含功能”留下自己的意见,并用软盘作载体归档。4计算书构成前引部分封面产品质量评定和审签意见表目次正文部分概述计算依据的标准和规范基本资料及复核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计算计算成果可靠性验证计算成果汇总及结论补充部分附图、附表附件参考文献计算书的构成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取舍。5前引部分5.1封面计算书封面采用制定的《技术文件》封面。设计人员在封面上应填写工程名称、设计阶段、计算书名称、编制单位、完成日期、页数(总页数不含附图张数)、附图张数,编号由档案室填写。5.2产品质量评定和审签意见表一般的计算书应有二级校审人员签名(校核、设计)。重要的计算书,应有三级校审人员签名(审查、校核、设计)。该表后预留至少1张空白计算用纸,以便日后加注有关说明。5.3目次依照顺序列出计算书章节及附图、附表的序号名称及起始页码。6正文部分6.1概述6.1.1概况简要叙述工程计算部位的概况。6.1.2计算目的和要求6.1.3计算成果汇总表及主要结论将计算结果汇成表格形式,给予必要说明,并列出结论意见。6.2计算依据的标准和规范6.2.1列出计算中遵循的全部标准、规范,且应经核定确实为有效版本,当因故不能采用有效规范时,应予说明并经批准。技术标准按编号、名称的顺序编写,如: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试行)。6.2.2应列出计算所遵循的、经过批准的相应的设计大纲。6.3基本资料及复核应列出所有资料的来源。重要设计参数、系数取值应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一致,并须附相应的记录。6.3.1原始调研资料对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分析和核实,重要的资料应经专业负责人或经授权的高工审查后,方可在计算中采用。6.3.2专业资料专业间互提的资料必须以“专业互提资料单”为准,并附在计算书后面。6.4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逐条列出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均应符合计算目的、设计大纲及规范要求。6.5计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说明依据基本资料与计算原则和本项目的特点,选定计算理论及方法;如使用新的理论方法计算,应附有论证,并经专总确认;对于复杂的计算,可用两个以上的方法进行对比计算(如设计大纲中已有叙述时,可直接引用,而予省略)。使用新的计算理论及方法,应经处长/主任工程师和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审批,并须附相应的记录。当有多种比较方案时应写明采用方案及采用成果。各比较方案及采用方案的计算成果,与相应原设计图纸及插表、附表的名称应一致。6.6计算计算包括电算稿和手算稿。6.6.1电算稿的数值计算过程(1)采用的计算机程序均应经过鉴定;采用自行编制的程序计算时,需经反复验证并经批准方可采用,应将验证过程附在计算书后面。(2)对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应注明来源、名称、版本、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及鉴定情况。(3)必要时将程序考核的例题及鉴定证明作为计算书的附录备查;也可以列出用该程序计算的其它类似项目的目录作为选用该程序的旁证。(4)附上电算打印数据文件,注明输入、输出数据(符号应予说明),及计算工况、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附计算简图。(5)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应予验证,必要时,选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核计算。6.6.2手算稿的数值计算过程(1)列出计算公式,对引用的定理与公式应说明理由,自导公式除列出过程外,应有简短说明。对公式中符号应有说明。(2)当采用新的方法计算时,必须有详细说明,必要时给出公式推导过程(当推导过程繁琐时,可将推导过程放在附录中)。(3)手算必须列出完整、详细的计算过程,不得只写公式和计算结果。6.7计算成果可靠性验证对计算成果,尤其是电算成果的可靠性应加以验证。非常重要的计算成果,可按Ⅱ级产品控制,必要时,由专业负责人邀请有关专家、设总进行评审。6.8计算成果汇总及结论1)应根据计算成果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和比较,论证成果的合理性,主要结论应明确具体。2)当有多种方案比较时,应论证采用方案的理由。需要时,应结合已建工程的同类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3)应分析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计算成果
本文标题: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8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