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司总资产的计算方法公司总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递延税项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1)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计。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2)固定资产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计算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报酬率简介(英文:ReturnOnTotalAssets,ROA)又称资产所得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利润总额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净额等项内容,如为亏损,则用“-”号表示。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权利息等。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为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数据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基本情况表》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据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意义1.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2.一般情况下,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计算举例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举例:据资料,XYZ公司2001净利润为800万元,所得税375万元,财务费用48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8400万元;2002年净利润680万元,所得税320万元,财务费用55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10000万元。假设2001年初资产总额7500万元,则XYZ公司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如下:2001年总资产报酬率=(800+375+480)/[(7500+8400)/2]*100%=20.82%2002年总资产报酬率=(680+320+550)/[(8400+10000)/2]*100%=16.85%由计算结果可知‚XYZ公司2002年总资产报酬率要大大低于上年‚需要对公司资产的使用情况‚增产节约情况‚结合成本效益指标一起分析,以改进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定义总资产周转率(TotalAssetsTurnover)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公式中:营业收入净额是减去销售折扣及折让等后的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其计算公式为: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周转天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它应该是主营业务收入扣除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后的数额,称之为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资产平均总额×100%。式中,销售收入是指销售总收入减去销售退回、折扣、扣让后的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可采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率越低,周转天数越高,说明公司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差,这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总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是衡量公司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总资产周转率也越高,这两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资产的运营进行了评价。种类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金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1]分析要点1.由于年度报告中只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年末数,外部报表使用者可直接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来代替上年平均数进行比率分析。这一代替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的利用资产负债表数据计算的比率。2.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突然上升,而企业的销售收入却无多大变化,则可能是企业本期报废了大量固定资产造成的,而不是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提高。3.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低,且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处置多余,闲置不用的资产,提高销售收入,从而提高总资产周转率。4.如果企业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总资产平均余额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月份计算。应用总资产周转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的营运能力,一般来说,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强。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从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便查明总资产周转率升降的原因。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存货周转率分析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使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占用经营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缺陷总资产周转率公式中的分子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净额;而分母是指企业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众所周知,总资产中的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应该是投资损益,不能形成销售收入。可见公式中的分子,分母口径不一致,进而导致这一指标前后各期及不同企业之间会因资产结构的不同失去可比性。公司工资标准及计算方法一、工资标准:1、公司员工之工资标准,是依据国家劳动法相关规定及公司之级别加以确定,实行定岗定酬的基本原则。2、员工通过部门经理的培训及工作表现突出者,每半年经部门经理做一次工作评估,评估合格者工资做出相应调整。3、公司所有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2月后,可享有每年3个工作日的有蔪年假。二、工资的计算方法:1、公司员工的工资基本分为三块: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班费。基本工资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例如;贵阳市本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为830元,岗位工资及加班工资为基本工资之外的比例7:3计算。(见习期除外)例如:X员工工资标准为1500元,那么工资表计算方法是基本工资830元,岗位工资=(1500-830)×0.7=469元,加班费=(1500-830)×0.3=201元。2、公司行政部门均按国家劳动法规定:一个月只能按21.75天计算,项目工地上工作性质特殊外可以按一月三十日工资计算,如有事假或病假扣蔪公式:扣蔪=工资÷30×病假天数。3、事假必须事前批准,不得事后补请。4、新年休假依从政府规定,蔪资照发。增值税计算方法增值税税率目前有17%,13%,6%和0几种,具体那些属于各自的税率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方法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举例说明如下:B企业从A企业购进一批货物,货物价值为100元(不含税),则B企业应该支付给A企业117元(含税)(货物价值100元及增值税100X17%=17),此时A实得100元,另17元交给了税务局。然后B企业经过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税)卖给C企业,此时C企业应付给B企业234元(含税)(货物价值200加上增值税200X17%=34)。此时套用上述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17(A企业已交)=17(B企业在将货物卖给C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退税计算方法继续套用上面的例子,假如C企业为国家规定实行先征后退原则的出口企业,他把这批货物加工后出口,出口FOB价为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此时他要交纳的增值税为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税法:增值税-税收优惠增值税-税收优惠...增值税-税收优惠...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7%=51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51=351利润=收入-成本=351-251=100如果退税率为15%则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45=345利润=收入-成本=345-251=94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润。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额,应用公式也可得出这个结果。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假设C为则根据国家规定,实行“免,抵,退”原则出口企业,加工后自己出口,出口FOB价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本来要向上述那样先交纳增值税如下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但根据“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业的最后一道增值环节免征增值税,所以不用交纳这17元增值税。货物出口后,C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退税,根据“免,抵,退”中的“抵”,假如退税税率为17%,C企业可以抵扣的税额为34(前面环节所交的增值税),而不是51,因为最后一道环节的17元没有交,根据“不交不退”原则,这17不给予退。这34元就是C企业实得的退税额,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利润=收入-成本=334-234=100假如退税税率为15%,此时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额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利润=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额=334-234-6=94大家可以看出,其实不予抵扣额就是当退税税率小于增值税税率时产生的差额。根据MAX的提醒补充:外贸公司退税使用这个公式: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而不是前述的“先征后退”或“免,抵,退”那么复杂的公式。出口工厂和外贸企业最终的退税额有可能不同,也有可能不同,举例说明如下C是外贸公司,它购进是234,出口也是234(不加价),则套用这个公式的结果
本文标题:司总资产的计算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8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