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化学实验操作,现象,评价答题模板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题的规范解答及答题模板一、装置气密性检验的答题模板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基本原理是看密闭体系内外能否形成压强差,若能形成压强差则说明气密性良好,不能形成压强差则说明装置漏气,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热胀冷缩法和液面差法。1.检验范围凡是有导气管的实验装置,在放入药品之前均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思维流程3.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为使其产生明显的现象,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观察导气管末端是否有一段水柱回升。例1根据下图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3)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1)不漏气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形成稳定水柱(2)无法确定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3)首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二、离子的检验离子的检验通常在溶液中进行,要注意思维流程及答题规范,如Cl-的检验。检验原理—Ag++Cl-AgCl↓所需试剂—AgNO3溶液与稀硝酸关键词语—取样、滴加、酸化答题模板—取样→滴加×××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规范描述—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小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三、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以用Na2SO4溶液沉淀BaCl2溶液为例说明)方法(1)适用于沉淀的质量需要称量、并进行有关的定量计算。反应原理—Ba2++SBaSO4↓关键词语—静置、清液、滴加答题模板—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试剂(沉淀剂),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证明×××(沉淀剂)已过量规范描述—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证明BaCl2已过量。否则BaCl2不过量方法(2)适用于不需要称量沉淀的质量,只是定性说明相关的问题。答题模板—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试剂(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规范描述—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4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BaCl2已过量。否则BaCl2不过量四、试纸的使用1.pH试纸此类问题就是格式化的,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四个得分点和关键词:取试纸→蘸待测液→点试纸→对比读数。答题模板: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等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定性试纸的答题模板(1)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试纸显×××色,则溶液为×××。(2)检验气体:取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再放到×××口附近,试纸显×××色,则气体为×××。例2(1)(2012山东理综)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2)检验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收集满的操作方法为。(1)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等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取一小块红色石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再放到集气瓶口附近,试纸显蓝色,则气体已集满五、其他基本操作答题模板1.容量瓶的检漏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2.萃取分液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乙醇、硝酸、乙酸)中,并不断搅拌。4.可燃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名称),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然后松开大拇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对点训练1.(2013天津理综)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2.(2013海南化学改编)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①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至沉淀完全,静置;②过滤并洗涤沉淀;③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②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2)在操作①中需加稀硫酸至过量,检验稀硫酸已过量的方法为。(1)洗涤沉淀,需要用蒸馏水冲洗;若沉淀洗涤后洗涤液中不含Cl-,则已经洗净,即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Cl-即可。(2)该实验需要把Ba2+完全沉淀出来,进一步精确称量生成BaSO4的质量,故不能取溶液检验S,只能在原溶液中操作,也不能向原溶液中加可溶性钡盐,可以向上层清液中再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未过量,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稀硫酸已过量。(1)蒸馏水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洗净(2)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再滴加几滴稀硫酸,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稀硫酸已过量3.(2013大纲全国)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2)C的作用是,D的作用是,是否可以把C与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1)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除去水蒸气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化学实验现象、实验评价的答题技巧与模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学习及高考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同学往往会做,但不知道如何作答及答题不规范而得不全分,甚至失分。一、实验现象的答题技巧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1.“海”(溶液)(1)颜色由变成;(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3)溶液发生倒吸;(4)生成(产生)色沉淀;(5)溶液变浑浊;(6)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7)有液体溢出。2.“陆”(固体)(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2)固体逐渐溶解;(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3.“空”(气体)(1)生成色味的气体;(2)气体由色变成色;(3)先变后(“加深”“变浅”或“褪色”)。4.其他(1)器壁上有水珠出现;(2)器壁上有某色固体生成等。二、如何回答操作目的、原因、作用1.在回答有关操作目的、原因等问题时,一般从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对实验的结果有什么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在回答好处时常从直接作用和根本目的两个方面考虑,而坏处常带有“如果……那么会”的字眼。注:(1)回答目的时注意出发点;(2)回答原因时注意先找落脚点;(3)回答作用时要注意“全”。2.回答操作目的、原因、作用时,应从环保、安全、可行性、简约性、防干扰等角度分析。三、如何规范书写装置中试剂的用途回答装置中试剂的用途时,一般包括直接作用和根本目的两部分内容,根据各部分装置的用途不同,可采用下列模板回答:发生装置生成……产生……制取……⇓除杂装置除去(吸收)……防止……干扰(影响)⇓除去……中的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性质实验装置与……反应验证……说明……(收集装置)比较……检验……⇓尾气吸收装置吸收……防止……的污染(影响)例(2014广西南宁模拟)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装置Ⅰ制取某些气体,制取气体的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是。(2)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理由是。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O2,改进的方法是。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3)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C中加,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1)依据装置Ⅰ的特点,可知所制取的气体的特点为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为固体+液体气体或液体+液体气体的反应。(2)由于装置Ⅱ中经K1的进气管为短管,收集的气体应是密度比空气小的,而O2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且NO能与氧气反应;若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收集NO、O2,应将装置Ⅱ加满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若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由于N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可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3)由于A中加浓盐酸,则B中加KMnO4固体,产生Cl2,从而验证了氧化性:KMnO4Cl2,然后将产生的Cl2通入到装置Ⅲ中与Br-反应,置换出Br2,依据Br2溶于水溶液呈橙色来判断Br2的产生,从而验证氧化性:Cl2Br2。(1)固+液反应(或液+液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2)O2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且NO能与氧气反应将装置Ⅱ加满水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3)KMnO4固体NaBr(或KBr)溶液溶液呈橙色对点训练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并对所得溶液中的部分阴离子进行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为若干份有少量气泡产生步骤2将第一份滤液与稀盐酸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步骤3将第二份滤液加热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1)步骤1中对应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过滤的目的是。(2)步骤2、步骤3的实验目的都是,为达到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步骤1所得滤液中的HClO浓度比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大:。(1)CaCO3+2H+Ca2++H2O+CO2↑除去碳酸钙等不溶性杂质(2)检验HC另取一份滤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3)同时将滤液和饱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条上,比较有色布条褪色的快慢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含氰废水处理百分率的实验。将CN-浓度为0.2000mol·L-1的废水100mL与100mL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mL稀硫酸,关闭活塞。已知装置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CN-+ClO-CNO-+Cl-2CNO-+2H++3ClO-N2↑+2CO2↑+3Cl-+H2O(1)装置①和⑥的作用是。(2)装置②中,生成需由装置③除去的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3)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4)为计算该实验中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需要测定的质量。(5)上述实验完成后,为了回收装置③中的CCl4需要的操作是。(1)由图可知装置⑤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来测量废水中的
本文标题:化学实验操作,现象,评价答题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9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