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机器的技术维护概述农业机器的技术维护制度机器的交接和试运转农业机器的技术保养农业机器的正确使用操作农业机械的保管概述设备必须功能完善、使用可靠。只考虑其功能,而不考虑其可靠性,在使用中就会频频发生故障,使再先进的功能也难以实现。在生产的关键时刻,如果机器使用不可靠,将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机器可靠性指如下几个方面:(1)无故障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出现故障的性能。无故障性可用故障间隔期内机器的平均工作时间来表征。(2)维修性机器适于用技术维护和修理来进行预防、检测和消除故障的性能。维修性可用机器进行技术维护和修理的单位劳动量来表征。(3)保持性机器在一定的储运期后保持规定功能的性能。(4)耐久性机器达到技术经济指标极限之前,保持规定功能的性能。耐久性可用使用期限和技术寿命来表征。gTTTK概述在使用期间,机器的可靠性可用使用可靠性系数K表示:式中:T—某一使用期间内机器的无故障总工作时间;Tg-该期间内机器的故障总时间。对机器进行技术维护和采用各种技术管理措施,其目的就是控制使用因素对机器固有可靠性的不利影响,使机器在规定使用寿命期间,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gTTTK农业机器的技术维护制度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原因机器技术状态变化的规律计划预防维护制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原因机器的技术状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机器结构质量指标,如每个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质量、加工精度、热处理质量以及各配合件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配合关系等;另一方面是指正确使用条件下,机器所显示出来的技术经济性能和可靠性等指标。如功率(扭矩、转速、牵引力、速度)、生产率、能量及劳动消耗,工作质量和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等。这些指标在机器使用过程中会向不利方向变化即技术状态恶化。其恶化的主要原因有:磨损腐蚀松动和疲劳杂物堵塞磨损磨损是指机器的零、部件在相对运动中由于摩擦所造成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及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人们只能减缓,还不能消除。根据磨损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分三种情况:(1)摩擦磨损;(2)磨料磨损;(3)抓粘性磨损腐蚀是一种自然现象。除机器工作中一些无法避免的腐蚀外,还有长期在大自然条件下的影响,以及停放时间较长而造成的锈蚀。腐蚀可分为化学的和电化学的两类。化学腐蚀是金属和外部介质直接起化学作用,例如机油中含有一定的酸类杂质,对机件,特别是铜铝合金轴承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气门、燃烧室等与高温空气中的氧等介质发生作用形成烧坑和麻点。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有电解液存在的情况下产生的破坏作用。如发动机气缸表面在低温工作时,燃油中的硫与冷凝水构成酸,使气缸工作表面受电化学腐蚀而破坏。机器露天停放与潮湿空气相接触,金属表面很快生锈,形成电化学腐蚀。农业机器还有不少胶质和木质零件。木质零件受到细菌和大气腐蚀而变质,其强度下降。胶质零件受到日光长期照射或油的浸蚀,也会发生老化和龟裂现象。松动和疲劳机器在工作中受振动和冲击,使固定件和连接件松动,造成零件作用失常。如果零件长期承受交变载荷,会因应力集中开始在最薄弱处形成显微裂纹以至断裂。齿轮的齿面,滚动轴承的滚道及滑动轴承合金的麻点,就是疲劳剥落的例子,而曲轴和播种机轴折断则是疲劳断裂的例证。杂物堵塞机器工作中,如果油、水、气等不清洁,会堵塞某些间隙、孔道和通路,导致技术状态恶化。例如:机油泵吸油盘滤网堵塞,会使机油供应崐不足;水道中水垢过厚,会使机器散热不良;空气、燃油、机油滤清器会因尘垢堵塞而失去滤清作用。除以上造成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原因外,还有因制造或修理质量低劣、使用管理不善、维护不当等均能直接、间接地导致机器技术状态的恶化。机器技术状态变化的规律我国现行的技术维护制度是根据运动副零件的磨损规律,总结长期维护机器的措施和经验,并加以完善后所确定的。动配合件的磨损规律曲线如图5-1所示。横座标为时间T,纵座标为磨损间隙H和磨损强度。从图中不难看出动配合件的磨损过程有三个明显阶段:即初磨损(磨合)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事故性磨损阶段。初磨损(磨合)阶段第一阶段(OA区段),即初磨阶段。此阶段内,由于零件表面经加工后存在一定微观粗糙度,实际接触面积较理论上承压面积小。故此,在较大压力下磨损量以较大的斜率明显上升。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配合间隙将由原始状态过渡到稳定状态,磨损速度也逐渐下降,亦即零件很快由装配间隙H0达到初间隙H,这一阶段称为零件的初磨损阶段,也就是农业机器的试运转阶段。正常磨损阶段第二阶段(AB区段),即正常(稳定)磨损阶段。其持续时间就是正常使用时期tⅡ,磨损比较均匀地增长。B点为零件最大允许使用期限Tmax的界限。式中:tI-零件磨合的持续时间;Hmax-配合件最大允许间隙对应的磨损量;H-零件磨合结束时相应的磨损量;tgα-零件磨损强度。此阶段的磨损称为零件的自然磨损。影响这一阶段磨损的因素有:①工作条件,即单位压力、负荷、速度和温度等;②材料质量;③保养质量等。tgHHtTmaxImax事故性磨损阶段第三阶段(BC区段),即事故性磨损阶段。由于使用中的累计磨损量已超过允许值,零件的间隙也超过容许范围,故引起冲击载荷及声响,油膜被破坏,润滑条件恶化,若继续工作,磨损量将迅速增大,最后使零件损坏。称为事故性磨损阶段。所以不得在第三阶段继续使用。从零件磨损规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要延长AB区段的时间,就应减小曲线的倾斜度,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为此,可知第一阶段中采取减轻机器初期负荷,加强润滑和及时排除金属屑等措施,这就是试运转。在第二阶段的正常使用期,必须加强对机器的维护工作(如清洁、润滑、调整、紧固等),妥善保管机器,还要正确使用机器,以延长使用期。在第三阶段应加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维修措施。计划预防维护制技术维护制度的发展过程计划预防维护制的内容技术维护制度的发展过程技术维护制度,是在使用过程中为保持和恢复机器的正常技术状态而执行的一种技术维护体制,它包括应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的内容、进行方式以及必须达到的标准。从发展过程看,机器的技术维护制度可分为以下三种:(1)故障维护制(2)定期维护制(3)按需维护制故障维护制机器一直使用到出现故障或损坏时才被迫停车进行维护,又称被迫维护制。早期采用的这种技术维护制度,虽然可以节省日常维护费用,并有可能使某些零件得到充分利用(技术寿命耗尽),但是由于机器技术状态早期恶化,非但不能使全部机器零件的技术寿命得到充分利用,还常常引起严重的事故损坏,使机器无法修理而早期报废,或虽可修理,但花费过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不能预防机器故障,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进行计划作业。定期维护制按固定周期对机器进行强制性技术维护,又称强制维护制。技术维护周期是根据机器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确定的,有一定科学根据。执行这种维护制度,可以按计划对机器采取技术维护措施,预防机器发生故障损坏,保持机器工作的可靠性。定期维护制的最大缺点是所确定的机器维崐护周期往往难以与机器的实际情况确切相符。按照固定周期对机器进行维修,常常造成机器的过早修理和不必要的拆卸,使零部件的技术寿命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缩短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因此目前定期维护制度逐渐被按需维护制所取代。按需维护制定期对机器进行不拆卸检测,按照技术状态的需要对机器进行维护,又称按技术状态维护制。这也是一种计划预防维护制。执行这种技术维护制,既可以保持机器有高度的使用可靠性,又可以使机器零部件的技术寿命得以充分利用,它比定期维护制先进。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维护制,必须首先发展机器的不拆卸诊断技术。计划预防维护制的内容计划预防维护制,是根据机器技术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针对机器的不同使用阶段,制定出一系列有计划地密切关联的技术维护措施,以预防机器早期事故损坏,保持和恢复机器的正常技术状态,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按需进行的计划预防维护制,主要由以下各环节组成:(1)试运转—在机器投用初期进行;(2)正确操作在机器正常使用期进行;(3)技术保养(4)技术保管—在机器存放待用期间进行;(5)技术诊断在机器技术状态临近恶化极限时进行(6)技术维修机器的交接和试运转交接试运转交接凡有下列情况者均应进行交接:1.由国家调拨或企业购入和调动的新、旧机具;2.使用与承修单位在机器送修和竣修时;3.在使用中主要人员更换,使用后机器保管等。交接工作包括:检验机器的技术状态、填写交接记录、清点工具备件等。接受新机器时,应事先确定使用人员,先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交接,并仔细查看外表状态、铅封以及运输中有无损坏等情况。根据机器装箱单,验收随机工具、备件、技术说明书和有关资料等,并做好记录,填好档案作为使用的原始资料。交接机器修理时,使用人员应随机到厂,详细介绍机器的技术状态,提供原始资料,提出修理要求,办理送修手续。机器修理后,共同检验修理质量,鉴评机器技术经济性能,办理交接手续。修理单位对修理中机器零件的鉴定、处理等有关资料应交给使用单位一份。调出的机器,必须保持技术状态良好,点交随机工具、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登记薄等,做好交接记录。单位内部更换使用人员时,也要主动协助新的使用人员熟悉机器性能,并填写交接记录和技术登记薄。试运转试运转的作用制定原则国产拖拉机以往的磨合规范试运转规范的改进试运转的作用新的、大修后或更换重要动配合件后的机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磨合,同时进行检查、调整、保养。这一系列工作称为试运转,也叫磨合。其作用在于:(1)经过加工的零件表面留有不同程度的加工刀痕,表面有微观的不平度。例如曲轴轴颈为0.2~0.4微米,瓦片为0.8~1.0微米,此外,尚存在一些宏观(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这些零件相互配合运动时,仅仅凸起部分接触,实际的承载面积远小于设计面积(仅为设计面积的0.1~1%)。如果立即承受较大的负荷,必将造成局部过载、高温,使零件表面产生拉伤、划痕和抓粘等损坏现象。所以试运转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在采取合理的转速、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的条件下,用逐渐增加负荷的方法,将零件表面凸起部分逐渐磨平,形成能够承受和传递全部载荷的光滑支持面,为零件长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试运转的作用(2)某些零件如螺丝、弹簧、气缸垫等在装配时虽已紧固,但一经负荷或振动,可能产生塑性变形,连接松动,弹力变化等现象。因此,应通过试运转,对这些零部件重新加以紧固和调整。(3)机器制造、修理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某此缺陷;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遭受损伤,这些都需在试运转过程中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加以消除。(4)对某些未曾用过的机械也要通过试运转了解机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实践证明,是否进行试运转和试运转的质量好坏对机器的动力性、经济性、工作寿命有重要影响。例如未经试运转的汽车发动机,行驶1000千米的磨损量相当于经试运转的行驶10000千米的磨损量;又如某农场新进一台东方红-75拖拉机,未经试运转即投入推土作业,工作2000小时,功率下降50%,达到需要大修的程度。试运转质量好坏的影响如图5-2所示。制定原则机器试运转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程进行。试运转规程包括试运转的项目、规范和进行程序。试运转的首要作用是磨合。磨合的质量和效率,与作用在摩擦表面上的磨削力、磨削速度和时间以及润滑冷却等因素密切相关。磨削力取决于机器施加的负荷,磨合速度取决于机器的运转速度。制定试运转规程,主要是对试运转时的负荷、转速和时间等进行最优化组合,以尽量减少机器在试运转期间的磨损量,以及用于试运转本身的能量、时间和费用消耗。制定试运转规程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制定原则(1)负荷应当合理分级,由小到大,依次递增。(2)在一定的负荷情况下,机器的转速必须高低适当,而且要由低到高,依次递增。(3)在每级负荷和转速都一定时,机器运转时间的长短,表征着摩擦能量的消耗多少。要在保证磨合质量的前提下,选定适宜的试运转持续时间。在试运转过程中要强调对机器加强润滑,采用专用的润滑油或增加润
本文标题:农业机器的技术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