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中华资源库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文科)试卷出题人:杨文平审题人:郑海坤一、单选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2.中国古代皇帝头上戴的称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皇帝和继承皇位的子孙可以穿着。这突出说明:A.秦朝服饰丰富B.秦朝注重礼仪C.皇权至高无上D.他对服饰很讲究3.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自恣4.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近代英国亦有郡制,美国则是联邦制,法国实行行省制,这说明:A.各国都有皇权专制B.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C.剖土裂疆是历史的必然D.城邦国家利于民主政治建设5.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度B.分封制C.刺史制度D.郡县制6.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之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7.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北宋设中书门下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8.“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中华资源库,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城邦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B.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C.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D.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9.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10.“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指的是古希腊的:A.公民大会的辩论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D.人民主权的观念11.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A.《王位继承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12.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在位时,罗马法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是:A.第一部成文法问世B.罗马法开始形成C.官方开始编纂法典D.罗马法发展完备13.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14.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B.国王的权力C.平民的权力D.教会的权力15.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①君主立宪制②责任制内阁③政党政治④总统制民主共和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从此,这个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大国崛起》美国篇解说词)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B.《独立宣言》的发表C.《邦联条例》的生效D.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17.某教科书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创新。在中华资源库人类政治文明长河中,美国1787年宪法的创新之处首推: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18.在2010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美国的共和党从奥巴马总统所属的民主党手中夺得国会众议院的控制权。不过民主党仍以微弱优势占据参议院的多数席位。国会权力格局的大改变可能影响到奥巴马总统的连任。由此可知,美国共和政体的特点不包括:A.国家权力机构之间互相制衡B.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交替执政D.国会控制着总统的行政行为19.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20.“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虎门条约》21.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因“不满意”而采取的行动是:A.向中国倾销鸦片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发动甲午中日战争D.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23.下面的图示简要地说明了近代中国一次革命运动发生的原因,这次革命运动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虎门销烟24.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中华资源库.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B.它与我国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25.黄遵宪是一位对我国近代文学产生很大影响的爱国诗人。他的《怨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A.使清政府由闭关到对外完全开放B.由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为以商品输出为主C.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D.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27.“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28.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9.某中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示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游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A.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美帝国主义30.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华资源库二、非选择题(共3题,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20分,共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请回答:(1)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有哪些?(4分)(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3分)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中华资源库成……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材料三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邦联政府会给美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困难?(4分)(2)依据材料二,填写下列表格:(3分)名额分配原则产生来源任期众议员①人民选举产生③参议员每州两名②六年(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理解。(3分)33.(20分)选拔官员是促进社会精英有序流动,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材料一(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①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②,此古今之通患也。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苏轼《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注释:①请谒公行:私下求官风气盛行②贤不肖均:无论是否有德才同样为官材料三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们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凡是我们人民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能随便乱用。……没有考试制度,一班不懂政治的人,都想去做官,弄到弊端百出,在政府方面,是乌烟瘴气,在人民方面,更是非常的怨恨。——《孙中山全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魏征所主张的选官标准。结合所学,指出唐代选官的措施。中华资源库(6分)(2)结合所学,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任人”和“任法”的制度,并指出“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选官方法。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说明孙中山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借鉴。(6分)文科答案文科123456789101112131415AC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1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