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势与我国的对策瑶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势与我国的对策09世界经济姚紫璇2009111112000282一、回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一)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有学者指出,“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二)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1)全球金融危机的概念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後,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2)全球金融危机原因1、全球化红利的消失是金融危机的根源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危机的表象是美国信贷由极端放松到极端紧缩造成的资金链的绷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急剧下滑;本质是全球化红利的消失。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鲜明特征。此轮全球化从1980年开始,有两大推动力。一是信息和通信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了全球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运行的时空尺度,时间变短了,空间变小了,全球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持久动力。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一批新兴国家走向市场经济,经济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超越国界和民族限制,以共同经济原则为基础,进行广泛深刻的交往,开展全球范围的大合作、大竞争,将世界经济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释放了36亿消费人口、7亿生产人口,促进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孕育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30年的大繁荣。形成了发达国家“知识型+消费型”、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外向型”的经济格局。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资源储备快速减少、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压力,使得全球化红利逐步消减。科技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减少和消失,成为此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解决金融危机的最好方式是科技进步。例如,发现新能源,让人类摆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束缚;发现新材料,替代钢铁、传统建筑材料等;改革旧制度,建立公平正义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都能带来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2、次贷危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是此轮全球化的中心,依靠科技、政治、经济优势,获取了最多的全球化红利,成为典型的寄生型、消费型社会,消费远大于产出。一方面,美国通过赤字预算,在不增加税收的同时大量增加政府开支,运用美元的国际货币性质,采用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等手段掠取各国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和投资。另一方面,美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经济呈金融化发展趋势。1980年以来,实体经济不断萎缩,金融霸权成为主要利润来源。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消费,各种促进消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21世纪初,金融市场利润占到总利润的40%以上。消费超过产出,举债度日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正好和中国互补。靠收入消费毕竟有限,为了刺激消费,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由金融机构向信用和偿还能力较差的客户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即次级抵押贷款,快速增长,极大拉动了美国房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但是,随着房价普遍降低,房屋出售困难,越来越多的客户因无法偿还住房贷款而房屋被没收,金融机构则因为无法收回贷款而面临破产。信贷由极端放松到极端紧缩,危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由此形成。(3)全球金融危机的表现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信誉急剧下降、资本市场波动过大、外债负担超出合理界限、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外资抽逃严重。并且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产品大量积压、大批企业停工或破产、工人大量失业,导致社会公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自2008年9月下旬开始,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以美国为例,受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跌幅创7年最高,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为负,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下降,第二季度负增长1%,好于负的预期。美国经济在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美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显示出企稳回升的迹象。美国经济止跌反弹是世界经济最终走出衰退的关键。欧盟经济体、英国和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企稳。世界经济已经企稳,已经度过了最恐慌的阶段,已经止住了下滑的趋势。应该说,这次危机是比1929年的危机更大的一次危机,但由于各国都在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各国的经济政策都很及时有力,我们成功防止了大萧条的出现。全球经济从崩溃边缘走了出来,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的时代已经来临,即全球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二)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从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之后迄今,全球经济已经走出了危急状态,但仍说不上明显复苏,从而进入了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恢复性和脆弱性复苏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它使得全球经济的格局出现了五大特征,主要体现在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金融体系、科技市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等方面。这必将对中国后发展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后发展地区需要基于动态的比较优势,调整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所赋予的历史机遇,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全球性大泡沫的破灭,产能出现巨大过剩,实体经济表现疲弱,走势很像L形。另一方面,由于“利差交易”盛行,庞大的流动性在全球资产市场兴风作浪,导致程度不一的资产泡沫现象,很像V形。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V加L的复合体。(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变异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以重创,产生了一些重大或微妙的变化,进而对世界经济体产生了某种变异,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第一,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这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进程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放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世界已经从发展中国家偏爱贸易保护主义转变到发达国家偏爱贸易保护主义。他们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过于低劣的产品质量和过于低廉的价格”发起进攻以保护他们“去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其二,于此相适应,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发展中国家提高消费率成为一种发展态势,这也会深刻改变着两大类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其三,“新兴市场”(EmergingMarkets)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引起了发达国家以及率先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第二,全球金融体系发生变化。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变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初露端倪:其一,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其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在09年G20峰会上发表《领导人声明》,20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至少增加3%。其三,西方发达国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金融业,使得金融业遭受重创。金融危机将使人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强调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以及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第三,科技市场发生变化,金融危机正在催生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当前,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不足,美国产生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去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不足”之结果。有理由相信,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它将成为经济增长持久而强劲的引擎。第四、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也可能成为全球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同时,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基础正在建立,国际合作领域日益拓宽。2009年G20峰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二十国集团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峰会也将机制化,自2011年起每年举行一次。这一决定意味着二十国集团将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第五、中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世界经济的中国元素日益渐浓,中国影响力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以及快速经济增长,中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有所提升;一些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由过去被动参与国际新的劳动分工到正在积极分享国际产品市场的同时,还在更多地整合世界资源。崛起中的中国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1、实体经济层面从实体经济层面看,在各国积极财政政策和数量化货币政策“反危机”政策搭配下,全球经济体经济出现迅速反弹。在经历2008年4季度全球经济“铅锤式”下降,自2009年中期开始强劲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无论是世界经济(Worla)、发达经济体(Advanced)和新兴市场(Emergering)在2009年经济“触底”后将出现强劲反弹,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从2009年的-1.3%增长率恢复到2010年的正增长,并在2011年-2012年恢复到危机前的2%-2.5%左右正常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将从2009年的-3.8%增长率恢复到2010年的微弱正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从2009年的2.5%低增长恢复到2010年5%的中度增长。实体经济已逐渐筑底企稳,从OECD先行指标进行判断,从OECD提供的2009年1-4月份先行指标,中国、英国、欧盟的先行指标已经出现反弹,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体先行指标已经企稳,俄罗斯、巴西先行指标虽在4月份仍呈下降态势,但在5-6月份会出现明显反弹(期间资源类大宗商品大幅上涨)。2、虚拟层面从虚拟层面看,判断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标志是金融市场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状态”。在金融市场上,衡量金融市场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利差指标。若选取3个月的Libor利率和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来表示货币市场利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算美国市场2006年9月-2009年6月的利差。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利差看,进入2009年5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已经恢复到后次贷危机的“正常状态”。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势(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
本文标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走势与我国的对策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2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