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吕英医生讲课《气一元论和儿科》--录音整理文字版(一)(在此,我要隆重的感谢同为吕医生病人的gzszll,两小时的讲课,她利用工作和家务之外的时间,整理出20多页的word文档。她的真诚和勤奋,令我实在是佩服得很啊。头一次懒得汗颜!呵呵。作为吕医生的病人,真是福气唉,病人之间像一家人,感觉无形中有种说不清的亲切,不断有病人给我带来帮助和好东西。感恩ing!!)第一部分医理不管我为多少病人解决了疾苦,依然有我治不好的病,在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我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尤其是儿科临床。当面对一个个现代医学没有特效疗法和特效药的患儿时,说实话,就是一种为医者的天职。从我参悟中医这么多年来,认为儒、释、道、医、易、耶酥、穆圣是一家,就象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一样。本来我在“中国文化与医学贯通”前面写了医易结合(医道结合),但斟酌一下,觉得这样不太恰当,就改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的贯通”,它们是从不同的途径来解释宇宙、天地、自然、生命的本源,只能贯通,不能结合,就如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若结合是非常非常之难的。我走了一条纯中医的路,让我欣慰的是,有临床的疗效。其实病人就冲着医生能治好病就行,他没有其他要求。·无偏不成家,成家必不偏来我这里看过病的人和学生,知道我的方药非常便宜,为什么能用这么简单的方药应对临床所有的疾病?其实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也自问:“中医正确吗?五千年留下的中医学真的如此正确吗?“是临床的实践和疗效一步一步让我坚定了这种信心。从简单的方药之中,让我体会到了道的神圣力量和启示。我真正步入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病,是我的师父李可老中医,是他领着我走了这样一条路。但是,我想跟大家共勉一句话:无偏不成家,成家必不偏。大家知道,李可老中医是大剂量地使用附子,你们也看到了我现在大小剂量都有,不用也有,今天我选了几个典型的病例,就是有不用附子一样治病的。所以,我走的这条路,不过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一条而己。在座各位都是高人,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我个人认为自己中医的水平是皮毛之不及,今天所讲的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道法自然通过这几年讲课,尤其是在香港给研究生讲课,我就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大家知道,我是一直工作在基层医院临床第一线的普通医生,怎样带着这些人走这条路,就想到通过病例讲医理。在学校,虽然医理老师讲了很多,但是毕业出来的学生是不会看病的。如果通过病例把医理贯穿进去,那么大家就容易理解。在香港的收获是不错的,但是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内容,首先标本中,然后开合枢。我自己是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五运六气、六经辩症、十二经脉、藏府学说一根线串起来的,后面要讲的病例,就是这样一个思路。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感冒发烧病人,用的也是先天卦的方法。在我们决定进行这次学术交流前,学会开了一次小型会议,我大概用了10分钟时间讲了这个医道,老师们提出来,周易和内经那么难学。其实今天大家听了之后就知道,它就在我们日复一日简单的生活当中。今天先天卦只讲两个卦,这也是我走到今天所用的理论。虽然这两个卦非常简单,但我们还是按照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四个步骤来讲。·太极阴阳鱼眼图(一真阴一真阳之谓道)大家看这个太极图,是你们非常熟悉、非常常见的,也是眼见为实能够理解到自然界阴阳变化的图,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我加了一个真字,因为临床出错的就是分不清真假,所以想提醒一下,真阴真阳才叫道啊。这个太极图,阴阳两个,大家还看到了什么?一个圆,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这个图是立体的,用阴阳分的时候别忘了是一个整体,就是三,只有这个整体,才有万物。当然还有其他的画法。这就是一年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今天我讲的是眼见为实之上的“形而上谓之道。”是无形的,可以跟有形结合在一起的,不仅周易有,而且黄帝内经也有,我把最根本的摘录了一些。通过这一次准备讲座,我又通读了一遍黄帝内经,更深理解了儒、释、道、医、易、耶酥、穆圣是一家。黄帝内经跟心经、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没有区别,只是我们学的时候,没有那样用心去体会。我们是从大学走出来的,包括我这三年参加广州市师带徒班的理论培训,当时就因为一个五行,问老师也不清楚,最后是我自己搞清楚的。《黄帝内经》“道”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这才叫上古之人,这样的人才是知道的人。还有非常重要的,“法于阴阳”,不是我们说的,是阴阳,我们在临床往往说“是阴阳,是阴虚,是阳虚,是湿重……”我们都是这样认识疾病的。一定是效法于阴阳,就象刚才的太极图,是立体的,然后和于术数,就是现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这八个字,已经把中医的理、法、方、药、包括药量都告诉了我们,最后才能形与神俱,“形而上谓之道”就是指这个神。因为每一个今天的我,脱离母体,建立自己的呼吸,是形和神并俱的。为什么说这些人能神形并俱,最后尽终其天年。中医治病求本,这个本是什么,是天元。所以今天强调“道”“真”“天”三个字。从今以后,这样认识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包括为人做事,那么就会改变以前的很多东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个“之”代表什么,是“道”。身上的真气能够顺从道,那么就精神内守,没有病。五福临门的第一福是什么?是长寿,这是我们每一个凡夫肉身所追求的,最后一个是什么?是善终。其实医生每天面对就是这两个问题。人人都一样,释迦牟尼佛、老子、孔子也不例外,能够善终才叫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会不会不得病?你们觉得呢?是的,也会得,这些日常生活当中的知识内经都有,所以中医在我们身边,不是玄学。“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而全不危也。”这里提出了“德”。《灵枢?本神篇》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我们要把这些东西贯穿起来,讲到了天,讲到了道,讲到了真气,这里又讲德。所以大家知道,病人说医生好,首先说医德高尚,我们没有这个德就没有那么精的术。老祖宗告诉我们,真人——道生;寿敝天地(与日月同体,与天地同寿),至人——淳德全道;(圣人)贤人——合同于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时空观?中医最大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和整体观,是体现在时空这个层次和境界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的表述——三爻(yao)卦我自己悟到的治疗大法,只有一个,你们知道的,就是方药之简单,为什么?就要讲“三”,易经是这样来认识的,黄帝内经也是这样。《素问?/SPAN气交变大论篇》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告诉了我们人是怎么来的?“此之谓也。何谓也?本气位也(自然本来面目)。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于)天(而至),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健康的人就是化,大自然就是在治化,人应之也,不是说人就是那个,又回到前面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能把阴阳直接拿到人身上,这是一个立足点的东西。五运六气是六经辩经的体,六经辩症是五运六气的用。要想把仲景方药用到临床,要明白五运六气。我的一个病人自己学习都能够明白,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中医人都应该能够学会。真正能把五运六气用灵活,必须回到治病求本的“本”上来。《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故其生五,其气三。”“生之本”,强调生命的“生”和身体的“身”这两个不同点,我读了几次黄帝内经,都没有找到肾是生命根本的原文,《中华医典》也没有查到,只有“肾者,风藏之本。”这就要改变我们的观念,不是肾虚就没有根了。这里的五指的是五日谓之侯,三指的是三侯谓之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时空出来了。《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那么什么叫“化”?竱老百姓口头经常说的“造化”,就是这个。《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物之生从于化。”又是一个从字。希望今后大家不要对病人说,你是什么,应该说,你对应什么,这样比较恰当些。·无极图:太极本无极刚才那个太极图,是不是本?本在这里面,《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一个始一个母,每个人都是靠母亲孕育而生,有就是母,没有才是始。《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九星(天蓬、天内、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七曜(yao)周旋…。”七曜指的是什么?大家想一下,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加上日月,所以中医学就是古人昼参日影、夜考极星而来的,仲景的六经辩症的六经也是这么来的。仲景方药用对了,效如复鼓,一剂,二剂则己,一口药就可以解决问题,关键是有没有那么高的医境。如果很难理解,想一下神七飞天成功,在太空中神七使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失去了意义。如果我们的方药如果开出去,是在神七的那个太空甚至更高,大家想一想药效会是什么样。我在讲肿瘤治疗时,曾提到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有一个中医研究生不相信第一张牌倒的就是我们用的药,包括药方、药物组成和药量,疗效就是万里长城皆倒的那种势,但后来他相信了。我曾经用一个2,5,7,5(四逆汤加山芋肉——生生不息汤,来源于先后天八卦的易和理)的量就让一个成年人瞑眩,2克附子,大的一片不到,这些事实告诉了我们后面的那种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两个卦,很简单,用一根长横(—)代表阳,两根短横(――)代表阴,用三个爻来代替,三个阳爻叫作乾,三个阴多叫作坤,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我就是从这两个卦,以及李老和众多师兄弟的指点下,一步一步地把“火生土,土伏火”运用到临床,就是这么一个法。大家看电视,故宫皇帝办公的地方叫乾清宫,皇后住的地方叫坤宁宫,所以在座的女士以后要宁,在座的男士以后要清,清清爽爽,爽快一点。我们都是去对应这个道,这个理,这个易。为什么刚刚我强调那三个重要的字,坎、离卦,大家比较熟悉,内科有一个水火剂(心肾相交),用这些方解决失眠有没有效?有些时候是有效,但很多时候是无效的。说实话,我也是被临床太多的无奈逼到了今天。因为总想解决儿科最简单一种病——佝偻病,这样一个小孩,不用吃饭都很精神,又不用睡觉,不安稳,大便干结,但是多汗,面色萎黄甚至黄白,这就是一个很怪的现象,这个问题我悟了五年。郑钦安“人生命之本是坎中一丝真阳”,就是这个卦,这是根,坎代表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肾。在我们惯有的思维中,水是寒的、阴性的,而我认为它是一团和气,所以一定要明白标本中,“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这个寒气是不好的吗?冬天的冰封大地是不好的吗?瑞雪才能兆丰年。挖煤的工人冬天在地下穿的是单衣,这就是坎卦,这就是寒气。是因为我们太容易眼见为实了,我们看到的是地面上的寒冷,所以认为寒就是不好的。这个寒气是应该有的,是人身上要有的,不但要有,还是人身的根本,这才是我们的命根,有些医书提出“肾皆(?)动气”、“命门之火”,都是指的一个东西,但是说肾气,只能说对应,不能说是。·逆则成仙我们看到的寒,来源于乾卦,所以先天八卦是后天八卦的体,后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用。能不能分开?分不开!这样就告诉我们阴阳一样是分不开的,因为这两个卦是反的,就是道教的顺则成仁、逆则成仙,这样就能明白道教为什么强调性命双修。卦象先只讲这些。那么问一下,身的根本是什么?“今者生之本也”,这才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身躯,它是针对身体的,但是千万别忘了,每个人脱离母体,没有呼吸只有身体是没有生命的,这就是身体的“身”和生命的“生”的区别。最近我突然明白,比方说“二zhi二xie”这些药,我们能不能用?又如小孩常吃的淮山、灵芝,好不好?还有最近最时髦的固元膏,很多人在吃,对不对?肯定是有些人对有些人不对,不对是因为什么,对又是因为什么?这就是对应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固元膏对应的是什么?对应的是身体,没有对应生命,当然这两个也是分不开。但是大家想,仲景方药里面非常少这样的用药,所以我也是刚刚明白(我把自己的最新的感悟毫不保留地告诉大家),仲景方药立足在气化,立足在五运六气之本源、阴阳消长之根,就是在非常高的那个本。我们要用一种力量和一种方法能够统摄所有下面(佛家不是有三界嘛,如果我是上三界,那么下三界就不算什么),方
本文标题:吕英讲座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2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