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启发式案例教学在高职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副本
启发式案例教学在高职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凡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吸收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做法,以便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生意经”,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研究如何协调国际货物买卖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平等互利、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达成交易,完成约定的进出口任务,乃是本课程研究的中心课题。鉴于以上所述的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基本内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中存在着常用术语多,法律条文多,具体程序繁,学生记忆难的特点,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高职教育的是一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教育类型,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高职教学中应该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笔者在高职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了启发式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对教学的理念,实践过程和体会进行总结。一、启发式教学理论简介启发式教学理论是一大类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注重课堂教学启发的教学理论的总称。它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其意思是说,教师启发学生时,要首先造成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以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在欧洲,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其又称“苏格拉底法”、“产婆术”。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主张“凡是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项,都不可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18世纪,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反对注入式,强调教学必须“集中地提高智力,而不仅是泛泛地增加概念”。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倡导启发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称为启发教学法。这种理论,其意图在于循着一定的教学过程,来启发学生的思想,增进系统的知识,培养推理的能力。它反对学生单纯记忆一些零碎的知识,成为盛书的容器。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2)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3)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4)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根据上述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中的启发式教学应兼顾以下几个原则:(一)双向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的“传授术”不同,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双向沟通,“教”的功能是“启”,即,使学生“开其意”;“学”的功能是“发”,即,使学生“达其辞”。其中,“启”是“发”的手段与“催化剂”,“发”则是“启”的目的与目标。双向式沟通的焦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二)研讨式教学我们已经习惯于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开其意”,也不经意地抹煞了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让学生“达其辞”。我们必需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要激发学生说话。现代启发式教学不仅强调“教”与“学”的双向沟通,而且注重“学”与“学”的多向沟通,以此纵横交错,促使教与学的广泛信息交流。这其中,学与学的有效沟通方式就是课堂研讨。(三)疑问式教学“传授术”钟情于已成定式的定理模式的传授,不注重究问题之源、之实质,往往令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所为何然”,使学生成为只会继承前人成果的记忆机械,没有创新思维。启发式的核心则是不断疑问,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掘新的方法和技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创新循环。在此过程中,主角或者表演者是学生,教师则是导演,而且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充分表现的导演。(四)联想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的表现之一是让学生“说话”。这里的“说话”不是迫使学生开口,而是让学生对问题充分联想,反复思考,从而有感而发。(五)趣味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成败与否、收效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对所学习问题的兴趣或好奇度,应采取适当的手段使学生有“兴”而“学”,将学习从传统意义上的“寒窗苦”,变为趣味求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六)实践性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并组织学生结合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培养规模上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注意灵活性。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实例笔者自今年担任高职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来,深受国际上现代教学方法的启发,并将其中几种方法归纳修正,形成了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其主要步骤是:(一)教师在课前设计案例,案例必须紧贴国际贸易实际情况并具有很高代表性,案例提前3天布置给学生进行一定课前准备。(二)分组讨论学生分若干小组,每组5人。对案例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讨论15分钟。(三)小组发言一组一名发言人,将所在组讨论形成的操作流程和具体文书进行班级交流,重要的是要提出对其中难点问题的疑问,特别是经过讨论后依然疑惑不解的问题。(四)教师“启”之教师讲解外贸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规定,其中涵盖解决学生疑问的关键方法。(五)学生“发”之经过教师点启,学生领悟,并自行判断和修改外贸方案的问题,得出前面所提问题的结论。笔者的体会是,上述教学设计较好体现了双向沟通、实践研讨、联想疑问以及好奇探知等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其一,程序,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生在身边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其二,程序,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调查体会,整理实践调查所得到的各种信息,并且归纳总结出本组欲讨论解决的问题。讨论充分的学生一般处于“愤悱”时期。其三,程序,学生有感而发,语言表达本组讨论的结论,并且提出本组的疑问,希望得到解决的思路。此时学生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愤悱”之情。其四,程序,启发式教学连锁环节中的微妙之处,不要就问题而回答问题,应围绕问题,同时兼顾本章节的理论逻辑体系,概括传授理论知识。处于“愤悱”状态的学生,其听讲的注意力会前所未有的集中。其五,程序,既是检验启发式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环节,也应该是学生最渴望“发”的阶段,此时可视情形不同,安排重点发言,并实行普遍书面作业,让每位学员充分抒发内心世界。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气氛热烈,并且学生的思维敏捷形象立体,反馈的效果甚佳。四、结论启发式教学无疑是适应高科技时代对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职学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并模拟实践,使一些看起来繁杂的专业术语和法律知识很快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才是培养新型外贸专业人员的一种有效形式,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推广。
本文标题:启发式案例教学在高职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2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