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北京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试作业
1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菲利是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犯罪原因最重要的理论是(B)。A犯罪天生论B三因素犯罪论C白领犯罪D自然犯罪2.犯罪学的人类学派之父的是(D)。A.希利B.菲利C。萨瑟兰D.龙勃罗梭3.美国社会学家科恩在《犯法少年》中提出了(C)概念。A.被害人B.白领犯罪C.亚文化D.少年犯罪心理4.犯罪人类学的鼻祖是(C)。A.雷奇默尔B.兰格C.龙勃罗梭D.菲利5.六年的犯罪预测是(B)。A.短期预测B.长期预测C.中期预测D.不能确定6.我国处理犯罪的总方针是(C)。A.打防结合B.预防为主C.综合治理社会治安D惩罚为主7.被害人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A)。A.门德尔松B.亨蒂格C.费尔巴哈D.鲁瓦兹8.贴标签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萨瑟兰B.科恩C.贝克尔D.昆尼9.(C)的需要结构是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A.水平低下B.具有严重缺陷C.反社会倾向D.两极性10.“犯罪人是天生的”理论是(B)提出的。A.贝卡利亚B.龙勃罗梭C.菲利D.李斯特11.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D)A.犯罪人B.犯罪条件C.犯罪场D.犯罪原因12.犯罪社会学派认为,(B)在导致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A.物质基础B.社会环境C.犯罪心理D.价值观13.犯罪人的认知结构不包括(D)A.知识水平B.认识能力C.观察能力D.检查能力14.在犯罪场四因素中,影响力最强和影响面最宽的是(D)A.时间因素B.空间因素C.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D.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15.从根本上讲,犯罪的产生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A)A、犯罪心理B、社会环境C、自然环境D、文化传统16.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犯罪,以(A)为主。A.政治犯罪B.青少年犯罪C.经济犯罪D.暴力犯罪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四道防线的犯罪预防体系制(ABCD)。A.社会预防B.心理预防C.治安预防D.刑罚预防2.激进犯罪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AB)。A.昆尼B.威尔德曼C.科恩D.莫顿3.犯罪生物学理论主要有(ABC)。A.内分泌理论B.性染色体异常说C.体格性格理论D.差异交往论4.社会治安的全面治理,要建立起不同层次和配套成龙的(ABCD)的工作体系。A.预测B.预防C.处理D.改造5.犯罪学历史上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CD)。A.龙勃罗梭B.弗洛伊德C.菲利D.加罗法洛6.中国现代犯罪原因理论主要有(ABCD)。A.社会变迁理论B.阶级斗争理论C.矛盾冲突理论D.综合动因论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犯罪类型答: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将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犯罪类型。犯罪类型的划分是犯罪学上对犯罪进行分类研究得一种重要方法。2、犯罪人答: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社会应当对其采取矫治措施的人。3、被害人答: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权益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自然人和法人。4、作为一个系统的“犯罪原因”答:可以定义为引起犯罪发生和变化的决定因素(四维结构犯罪原因)和影响因素(犯罪场)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5、犯罪行为答:犯罪行为是一特定的法学术语,它的内涵和外延要比刑法学中的“犯罪”广阔、丰富得多。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是作为单独的,由犯罪人直接实施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危害社会的行为。6、被害人学答:被害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以以色列律师门德尔松发表的论文《被害人学——生物、心理、社会学的一门新科学》(1956年)为标志。被害人学是研究犯罪被害人的特征、分类和法律地位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兴起标志着刑事科学的日臻完善。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答犯罪行为的种类。答: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既包括刑法中的全部犯罪,也包括那些虽然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刑法不认识是犯罪、不应受到刑罚处罚的那些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⑴违反国家的法律、法令,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将依法给予行政、民事或经济制裁的行为。⑵违反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行为。⑶已满十二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甚至还包括不道德的行为。4,精神病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32、简答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答: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就是指预防犯罪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两个有机结合,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2,治本与治标相结合,预防犯罪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采取治本措施又要采取治标措施,要将治本与治标有机地结合起来,3,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预防犯罪中,不仅要依靠司法机关的专门工作,而且要把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力量发动和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社会防卫体系。4、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结合。3、简答犯罪类型的划分。答:可分为以下四类:1,依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2,依据罪行为所侵害的法益分为对个人法益之犯罪和对社会发益之犯罪和对国家法益之犯罪。3,是依犯罪行为的性质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智能犯罪,风俗犯罪,破坏犯罪。4,依照犯罪所侵犯同类客体的不同,将犯罪归纳为十大类。4、简答犯罪学的特点。答:从犯罪学的概念中,可以得出以下特点:首先,犯罪是研究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这一切犯罪归跟接帝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犯罪现象最基本的因素和形态;其次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再次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5、简答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基本含义。答: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就是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政法机关的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运用各种手段,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改造罪犯,挽救失足者,教育和保护青少年,不断消除产生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增强防卫,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四维结构犯罪原因中的社会原因。答:犯罪的社会原因由生产方式结构和社会意识两维构成,一、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的原因。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结构之中。(一)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重要原因。社会的基本矛盾才是犯罪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即根源(或称总根源)。这是基本犯罪规律。(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矛盾是一定时期内犯罪产生和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有:1、工业化带来城市化,必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种种不协调现象,产生种种难以解决的城市社会为题,促使犯罪增长较快。2、商品经济带来的问题,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使犯罪大量增长。(三)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仍然是当前我国存在犯罪的原因。在现实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生产关系土壤中滋生新剥削分子是不可避免的。(四)贫困也是一种犯罪原因,有一些人因财富短缺心理上形成强烈的需要体验,在其他诸主客观因素刺激下而产生犯罪动机,终于实施了犯罪。二、社会意识方面的原因。作为犯罪现象发生原因的社会意识一般可统称为反社会意识,主要的有下列几项:(一)私有观念。私有观念是产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心理基础,表现为个人主义、自私自利。(二)剥削思想。它是产生犯罪的更直接的思想基础,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就是损人利己。(三)精神文明断裂,集中表现为公德意识低落,于是假公济私等悖德、违法、犯罪现象大量增长。(四)外来消极文化的影响,这种思想腐蚀剂被很多人吸收。2.试论犯罪社会原因结构的内在关系。答:犯罪的社会原因由生产方式结构和社会意识两方面构成。(一)生产方式结构原因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生产力状况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处于最深层次的地位。犯罪是人类缺乏控制自己能力的反映,更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直接结果。(二)生产方式结构原因与社会意识原因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并能动地影响存在。1、生产方式结构内在矛盾是产生反社会意识的根据,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与反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2、反社会意识反映并影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当某种反社会意识一旦形成,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发生作用,成为在新社会中引发犯罪的原因。4
本文标题:北京电大犯罪学形成性考试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3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