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作者佚名来源教务处发表2015-01-1309:05:00人气1108背景色字号大中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按照教育部和广西区教育厅相关工作布置要求,编制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面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成果,为国家、自治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专门机构的质量监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为社会了解学校提供基本途径。“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致力培养“高素质、有理论、懂实践、会动手”,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学校概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是北航在广西北海市建立的普通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持西部开发建设的范例,由北航指导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教学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北航北海学院充分依托北航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致力培养“高素质、有理论、懂实践、会动手”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东盟国际学院、现代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等八个专业学院。此外,成立国际教育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近20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可为在校生提供国外教育咨询和国外留学的服务。作为北航唯一的一所独立学院,北航北海学院秉承和发扬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进一步向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建成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迈进。(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北航北海学院领导班子一直坚持以“十八大”的精神作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指引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发展教育,学校秉承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提高教育,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三)本科生源结构学院下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东盟国际学院、现代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共八个专业学院,二十六个专业。涉及理、工、农、经、管、文、教等七个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以管、工、文为主,理、经、农、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与布局。因学校内部原因,2014年未招生。学校现有在校生4642人,来自海南、浙江、云南、新疆、广西、福建、江西、江苏、湖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湖南等14个省份。现开设专业有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英语、日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对外汉语、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绘画、社会体育等二十三个专业。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情况2013-2014学年,我校师资队伍在数量与队伍结构方面相对稳定,教师队伍总人数为225人,生师比达到20.63:1,具体结构情况见表1。表1:师资队伍职称及职称结构情况从表1可见,我校正高、副高、中级以及其他职称的人员分别占到整体师资队伍的5.78%、14.22%、55.56%和24.44%,经过几年的职改建设,我校青年教师已经成长起来,中级职称人数已成为我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而从学历结构来看,已经形成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其他学历结构为补充的高学历师资队伍。我校师资队伍以专任主讲教师为主体,专任主讲教师占到师资队伍总数的98.65%。因我校是全日制本科院校,没有招收其他学历层次的学生,因此我校的主讲教师以及教授群体全部参与本科生的教学。我校教授授课门次数占总门次数4.43%,所任课程基本涵盖我校目前所有开设专业。(二)办学条件1.校舍情况。校园占地总面积为1103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82959㎡,其中行政办公用房7910㎡,电脑机房、语音教室、画室(包括设计室)、播音室、财务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舞蹈室、跆拳道练习室等其他用于实验教学的场地总计75049㎡。2.生均图书。学校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种类齐全,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纸质图书生均96.30册,电子图书生均35.67册。3.教学仪器设备。截止2014年底,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总额为3448.89万元,本年度增加55万元,由教学多媒体设备、实验室仪器、体育器材、图书设施、监控设备等项目构成。4.教学经费。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和本科人才培养的强有力保障,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4年度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总投入为1777.13万元。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277.66万元,实验经费为82.06万元。上述条件为学校本科教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情况(一)专业建设随着办学思路的逐步成熟,按照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多次研讨和专家论证,在深入剖析各专业培养计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及未来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课程设计中全面贯彻“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另一方面,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实践能力”纳入学生学业要求和专业教学计划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二)课程建设2013-2014学年,在校生人数共4642人,共开设2032个教学班,开设课程共648门,其中,必修课程596门,公共选修课52门。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11.83%;选修学分占总学分4.93%。从一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教学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能按照教学培养计划开出全部课程。(三)教材建设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院教务处在教材板块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针对学校现有教材情况,及时修订教材管理文件,严把自编教材的选用工作。2013-2014学年第1学期共征订和发放学生教材20909册,教师用书335册;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共征订和发放学生教材12233册,教师用书292册。(四)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以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为重点,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鼓励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教研工作。本年度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制定校内教研项目立项指南时,从学院实际出发,重点支持独具特色、更具实践意义的项目立项;二是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厅教改项目申报;三是加强了教研项目的管理工作。认真组织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效跟进在研课题,切实保障课题顺利进行。以上这一系列恰当而强有力的措施对学院的教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3-2014学年,申报的校级和校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共计25个,获得立项共计20个。其中,组织申报了7个区教育厅“2014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获得立项6个:区重点项目1个,一般项目A类2个,B类3个),18个校内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立项14个:校级一般项目A类6个,B类8个)。获得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方法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在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申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同时,推进学生实践活动,参照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以及项目申报、评审及项目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相关章程,2014年5月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广西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比赛,共上报17个项目,全部通过自治区立项。此工作的实施为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一)加强教学日常运行管理,保障教学秩序有序进行在整个教学运行过程中,学校教学运行管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认真组织选排课工作。精心设置本科教学任务安排流程,合理设计选课环节,指导学院遵循教学规律完成全校排课工作。2.完善学籍学位管理。全面启动学生学籍预警、毕业预警和学位预警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阶段性预警,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3.严格教学调停课制度。对各学院调停课情况进行校内OA公告,对个别未经请假擅自停课造成较大影响的教师,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维护教学工作的严肃性。4.狠抓考试管理工作。考试内容上注重能力的考察,形式上注重教考分离。完善了考试违规处理机制,对考试过程中学生违纪和教师监考失职行为进行快速处理,严肃了考风考纪,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促进了考风和学风建设。5.规范成绩管理工作。从成绩的评定、报送、复核、存档以及责任等方面严格规范成绩管理的相关工作,实施网络密码分级管理,切实维护成绩的公平与公正性。6.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学院特别重视此项工作,从上至下认真组织、布置、落实毕业论文相关工作。从拟题、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到最后答辩,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检查,严格把关。2014届本科毕业生共2732人,毕业论文校内指导教师共有189人,校外指导老师11人。(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坚持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双级管理体系,即教务处与各专业学院分别实施教学监控,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教学运行、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1.建立学院、各专业学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院级教学督导组织。我校督导组由现任职教授担任,在深入课堂教学,了解教学实际情况的同时,建立以听课为重点的督导巡查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院聘请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专家为学校教学督导员,重点开展集中听课、集中反馈、专题调研,为教学工作出谋划策、指导检查。各专业学院由教研室组织开展听课督导工作。各教学单位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明确规定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同时,及时将听课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本人。教研室教师之间需互相听课,共同完成教学任务。2.坚持实施“三段”检查制度。期初教学检查为第一段,重点对教师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进度计划编制质量以及审核程序等进行监测与调控,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等。期中教学检查为第二段,重点检查教师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堂教学质量。期末教学检查为第三段,重点检查教师教学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课程考试命题、评卷和试卷分析质量等。“三段”检查制度在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学督导组配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开展教学工作检查、教学质量评定、指导教学工作开展、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每学年组织督导组专家针对学期初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的准备情况,期中教学进度情况,期末试卷命题考等进行全面检查;并组织专家对26个教研室每学期期末学生答卷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及时把问题反馈给相关单位。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教风、学风,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3.强化教学信息反馈、评价系统,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有效运作。健全院、各专业学院两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从学生学习(教学过程)质量到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调查等信息制度建设,为教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信息。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为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本科教学的有效监管,掌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掌握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看法。学院建立教学信息员日常反馈制度,教学质量科针对教学信息员汇总来的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类,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部门予以解决。2013-2014学年学校继续坚持开展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工作,共对4167门次课程实施了学生网上评教,并将测评结果、学生评价反应比
本文标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3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