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北京高三一轮复习讲义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至今)(又称共和国史)一.政治(一)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1949——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年后)民主1.北平政协:1949年9月(建国前)举行,内容:筹备建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国家为新民主主义性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从此政协作为统战组织存在,参政议政,监督共产党执政,1956年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国家政权变为社会主义性质。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提出,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成立顺序:内蒙古(1947)新疆(1955)广西(1958.3)宁夏(1958.10)西藏(1965)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革与民主制改革同步进行。1.重新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2年确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上级任命改为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激发了广大人民政治热情,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推进了民主建设进程。3.平反冤假错案(以平反刘少奇案为代表)法制1.《共同纲领》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大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人民代表大会。(一直持续到1954年宪法颁布)2.1954年宪法的颁布,根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1982年修订宪法,2010年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一三)2.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4.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宪法:《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1年)、《共同纲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宪法:《1787年宪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共和制)《1791年宪法》(法国也是欧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确立德国的君主立宪制)、《1875年宪法》(法国正式确立共和制度)、《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颁布)(二)外交事业的发展1.1949——1952年内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的外交准则)“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1950年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原因: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2.1953——1956年内容:(1)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联合声明中重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日内瓦会议:1954年召开,为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万隆会议:1955年与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1956年,埃及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3.1966——1976年(1)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1年“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其创造契机),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卡特总统任上)原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苏联陈兵中国边境,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在7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化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次年互派大使。4.新时期的外交成果(1978年之后)(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派遣维和部队)(2)坚持睦邻友好原则,与周围国家发展良好合作关系。(如上海合作组织)(3)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2001年举办APEC会议,加入WTO等)例题(2016年西城二模)18.有学者认为:“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其中“大胆创新、成绩斐然”应包括①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69)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九十年代)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二.经济1.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2.1953——1956年:(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进行三大改造(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立):农业和手工业采用生产合作社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和平赎买方式,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1956年底基本完成。(2)开始实行“一五计划”(1957年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工业体系的基础。3.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成社会主义),开展“大跃进”(工农业都包含),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损害农民利益,影响积极性,超越历史发展阶段。)5.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主要由于“左”的错误,也有国际上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切断对华援助的原因。6.1960——1965年:经济的调整与恢复:七千人大会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1965年基本恢复到1958年之前水平。7.1966——1976年:文革时期工厂停产,国民经济收到严重影响。邓小平曾在1975年全面整顿经济混乱,国民经济有所恢复,但很快被四人帮再次打倒。8.1976——1978年:徘徊时期。(主要根源于“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矢志不渝地遵循”,思想僵化,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经济没有实质性发展)9.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1984年全面展开2.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3.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积极体制逐步建立。改革开放创办经济特区(与港澳区别)1980年开始,第一批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最大为海南开放开放港口城市津沪广福等14个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主要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闽东南沿江及内陆、延边城市例题:(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19)下图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A.轻工业、农业、重工业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②产量在1960——1962年下降,说明当时经济困难,发生严重饥荒,应为农业,③在1960年达到峰值,主要是因为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所以应该选A。(2016年海淀区二模)18.图8所示的城市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新中国航空工业在①起步B.APEC首脑会议曾在②召开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③首先开启D.④是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三.科技文化(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两弹:原子弹(1964年)和弹道导弹(1964年东风导弹试验成功)一星:人造地球卫星(1969年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92年开始研制航天飞船,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开始试验,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2001年袁隆平院士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70年代开始研制计算机的工作,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1号。此后中国在巨型计算机研制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4.生物技术的发展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二)教育的发展1.奠基:建国初的教育建设努力2.动乱中的教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被卷入了“破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一片混乱,使中国教育事业收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3.教育的复兴①1977年恢复高考②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③90年代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④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三)文学艺术1.“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2.曲折的年代“文革”时期,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许多作者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收到了迫害。“八大样板戏”: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龙江颂》《杜鹃山》3.文艺的春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领域再次繁荣,一批“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涌现出来,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四)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1.日常生活的变化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视线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87年,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衣着变得时尚,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住房。2.互联网进入日常生活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随着PC的普及风靡全球)2012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5.38亿。(五)交通、通信和传播媒体1.铁路、公路和航空建国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90年代后加大投入,90年代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通信和传媒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例题:(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20)20世纪50年代后期粮票开始出现,到90年代初期粮票逐渐废除,粮票的兴废体现了①粮食产量的变化②法制建设的变化③管理体制的变化④分配制度的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本文标题:北京高三一轮复习讲义中国现代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3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