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北理工珠海学院网络安全期中考试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网络与信息安全期中试卷一简答题1.网络安全属性答:网络安全是实现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控制性。2.加密答: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用加密算法E和密钥K,对明文进行运算。3.数字签名答:解决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数字签名的唯一性,关联性,可证明性,使发送者在发送信息中留下无法抵赖的痕迹。4.虚拟专用网答:虚拟专用网络就是一种方便,廉价,简单,又能保证局域网间数据安全传输的局域网互连技术。5.身份认证答:验证信息发送者的身份,确认提出资源访问请求的用户身份。6.公开密钥密码机制答:公开密钥密码机制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加、解密密钥的分离,加密密钥是公开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二论述题1.说明怎样利用公开密码密钥机制和hash函数技术实现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机密性保护?答:(1)对信息加密使用RSA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成对生成密钥公钥PK和私钥SK,加密和解密算法是公开的,无法根据PK推导出SK,也无法根据PK和密文推导出明文P,从而满足数据机密性保护;(2)用散列消息鉴别码HMAC对报文进行完整性检验,简单过程如下,将报文和密钥SK串接进行报文摘要运算,得到h=MD(P||K),接收端将报文进行同样的运算,得到j=MD(P||K),若h=j,则说明所传输的信息没有被改变,即可证明数据的完整性。2.阐述IPSec协议中ESP协议如何实现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数据认证保护的,分析对比ESP协议在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下的共性和区别。答:(1)ESP协议提供加密,数据源认证,数据完整性校验和防报文重放功能。ESP的工作原理是在每一个数据包的标准IP包头后面添加一个ESP报文头,并在数据包后面追加一个ESP尾。ESP将需要保护的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后再封装到IP包中,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用户可选择MD5算法保证报文的完整性和数据认证保护。(2)ESP协议在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下的共性:保证端到端的安全传输区别:在隧道模式下,整个IP数据包都在ESP负载中进行封装和加密。在传输模式下,只有更高层协议帧(TCP,UDP,ICMP等)被放到加密后的IP数据报的ESP负载部分,源和目的IP地址以及所有的IP包头域都是不加密发送的。
本文标题:北理工珠海学院网络安全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4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