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特色产业“杏”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
关于南昌村特色产业“杏”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2011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摘要: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也发展了几千年。农业作为最基础的产业,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直接相关。无论是在家务农的农民,还是在外打工作的农民工,都期盼的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里长大的大学生,缺少对三农问题的了解,不知道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也就会缺失自己所需承当的责任。为了寻找答案,笔者一行15人前往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紫都台乡南昌村进行下乡支农服务活动,希望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杏业发展的情况,为杏业发展提供我们的建议。关键字:杏、发展、问题、解决·南昌村概况南昌村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紫都台乡。人口1800多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玉米,还可种植谷子、花生、绿豆、大豆等作物。另外还发展着畜牧业,以养羊和猪为主。气候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年平均气温7℃,年平均降水量约390mm,无霜期145天。春季多风少雨,气温回升快,秋季凉爽干燥,适宜农作物生长。紫都台乡位于阜蒙县西北部,距阜新市43公里。全乡总面积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360亩、全乡下辖8个行政村、83个居民组、3932户,总人口13795人,其中农业户数3796户,农业人口13241人。紫都台乡地处辽西丘陵山区,有290座山,有4条大川,500米以上的山洪沟有218个,无大型工业企业,无污染。有林面积17.4万亩。全乡地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紫都台乡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业以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生产为主,属典型的雨养农业;畜牧业生产以牛、羊、猪、禽为主,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水资源匮乏,水质优良,属纯天然山泉水。南部土质为粘土,土层深厚,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差,北部土质为砂质土,保水肥能力差。全乡有林面积12.5万亩,其中针叶林8.4万亩,针阔叶林混交林0.2万亩。林种主要有油松、树、山杏、刺槐、锦鸡、紫穗槐等。·杏产业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杏树全身是宝,用途很广,经济价值很高。1、杏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杏仁的营养更丰富,含蛋白质23%~27%、粗脂肪50%~60%、糖类10%,还含有磷、铁、钾、钙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是滋补佳品。杏果有良好的医疗效用,在中草药中居重要地位,主治风寒肺病,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2、杏及杏产品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杏果肉可以加工成杏干、杏脯、杏汁(杏茶)、糖水罐头、果酱、话梅和果丹皮等。杏仁可制成高级点心的原料、杏仁霜、杏仁露、杏仁酪、杏仁酱、杏仁酱菜、杏仁油、杏仁粉等。3、杏树的木材色红、质坚、纹理细致,可以加工成家具和各类工艺品;叶子是很好的家畜饲料;树皮可提取单宁和杏胶;杏壳是烧制优质活性炭的原料。杏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在我国的三北地区,国务院决定的大型跨世纪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中,其经济林的首选树种就是杏树,因为杏树能够适应三北防护林带寒冷、干旱、风沙大、土质瘠薄的严酷自然条件,从而起到抵御风沙、保护农田、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不仅如此,栽培杏树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它的果实(主要是种仁)的经济价值足以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温饱,走向小康。杏树这种宜林宜果的双重价值决定了它在防护林中的地位。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十几年内,以仁用杏为主体的山杏、甜仁杏林带,将横亘在祖国的北方,成为一道特殊的景观。2、杏果与杏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价值,尤其在防癌、治癌及心血管保健方面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优质杏果的价格远在苹果、梨、桃等之上,杏的加工品,如杏酱、杏汁等是果品加工类中,价格最高的,且大部分出口,国内市场很少。市场的需要是推动杏业发展的动力。肉用杏的发展将会持续。随着肉用杏的发展,其加工业也会应运而生。反过来,又会促进肉用杏的发展,形成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3、加入WTO带来了机遇。加入WTO后,我国将享受134个成员国给予的最惠国待遇,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杏鲜果与加工品可以低关税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只要我们针对国际市场的要求,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采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发挥我国劳动力低廉的优势,集劳动密集性与技术密集性于一体,在适宜的地带,建立精品果园,生产精品杏果。这样,杏业的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4、我国是世界重要的鲜杏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杏浆生产国,生产出的鲜杏及杏制品质优价廉。2004年中国鲜杏产量40万吨,身跻世界鲜杏生产大国之列,且鲜杏产量仍以每年15-20%速度递增;2001年,中国杏浆产量首次达到全球第一,2007年中国杏浆产量3万吨,生产和贸易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50%。·南昌村种植杏树的条件分析1、环境上,南昌村所处的阜蒙县气候干燥,全年降雨量少,有“十年九旱”之称。天气寒冷,冬天能达零下30℃。所以抗旱和抗冻的作物适合在南昌村生长。杏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种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长。杏在壤土、粘土、微酸性土、碱性土上甚至在岩缝中都能生长。杏树耐寒力较强,可耐-30℃或更低的温度。2、政策上,针对阜蒙县“十年九旱”,特别是06年特大伏旱和经常旱灾的现实,建立与干旱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阜蒙县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共识。为此,阜蒙县政府从积极发展“耐旱农业、抗旱农业、避旱农业、节水农业”四方面入手,实施以调抗旱、以调避旱。大扁杏生产将作为阜蒙县发展“抗旱”农业的一个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予以大力开发。到2010年,全县还将发展大扁杏25万亩,使全县扁杏总面积达到40万亩,逐步形成扁杏生产合作化组织,打造东北大扁杏第一县。3、市场上,杏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栽培果树品种之一,以果实早熟、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风味甜美、酸甜适口为特色,在春夏之交的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深受人们的喜爱。南昌村种植杏树,当地干旱气候和土质对杏树生长影响不大,而且县政府重视发展杏,视种植杏树为群众致富好路子。种植杏树利于防风固沙,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综合以上信息,南昌村具备了发展杏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支持。·南昌村杏树种植现状据调查得知,南昌村在2003年时计划种植杏树1800亩,为阜蒙县的第二个果树精品园,说明政府较为重视发展南昌村的经济。但目前种植面积已少于这个数,原因是村民将种上的杏树砍去,种上了别的作物。另外由于村民缺乏种植经验和管理意识,树苗刚种上不久就衰亡。杏苗在03年种植,政府每亩补助180元,实际村民拿到160元,补助时间为8年,到今年2011年正好结束。而且杏苗是在山上贫地种植,贫地原来是种植玉米、谷子等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现在贫地用于种植杏树,政府又有补助,村民的经济损失并不大,另外杏树还是具有保护环境功能的经济作物,当时粮食价钱较低,所以当年村民种杏树的积极性较高。刚种下的杏树苗,3年后才能结果,这3年中村民利用杏林地树苗间的空地种粮,但是不能放羊。担心村民“退林还耕”,政府禁止村民砍伐杏树和在杏林地牧羊,违者罚款。但是政府惩罚和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退林还耕”现象存在。据了解,山上杏林地的许多小树苗是今年补种上的。南昌村还请来了技术人员为村民嫁接扁杏枝,并教授村民嫁接技术。但是村民自己嫁接成活率低,技术未掌握。除此之外,村民缺乏种植杏树的相关专业知识。每亩种植120-130棵杏树,主要是种植山杏树。南昌村村民对杏树的利用,主要是卖杏核。今年每棵杏树可以收获3-5斤杏核,小商贩收购,山杏每斤2元,扁杏每斤2.5元。山杏具有药用价值,扁杏具有食用价值。杏核产量是在村民对杏树未加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的情况下计算的。这说明如果村民认真地管理杏树,为其修枝、施肥、拔草等,南昌村杏核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与杏树有关的杏核、杏肉等一系列产业链也可进一步完善起来。·南昌村杏树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调研得知,有许多问题阻碍南昌村杏树的发展。例如:杏林地缺乏管理、杏果产量低、杏核收购价格低、与杏树有关的产业链没有跟上等等。分析其原因,认为有如下几点:1、思想上,村民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长远意识,排斥新的事物。认为土地就应该拿来种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玉米,而且杏树刚种下时,不能给他们带来收入,得至少3年之后杏树才能开花结果。而这几年只有政府的少量补助,不如种玉米实惠,挣得钱多,所以造成他们不重视杏树。村民不知道许多年后,当杏树杏果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杏树能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益。村民不对杏林地进行管理,自然条件下任其生长,所以杏树杏核产量较低。2、风俗习惯上,村民一般在冬季时不进行农作,而是选择在家“猫冬”。冬季时杏林地缺乏管理,这样不利于杏树在冬季生长。3、天气上,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有不少树苗会被冻死,或者开春时如遇天气异常寒冷,将影响杏树开花,自然授粉。当地天气干燥,由于缺乏管理,杏树可能在大旱时枯死。对于死去的杏树,村民的选择不是补种树苗,而是拔去死苗,种植庄稼。4、技术上,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南昌村村民主要以种玉米为生,对于新兴的经济作物,他们不懂种植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也很少主动去了解这些种植和管理知识。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确实是如此,由于不懂相关的知识,村民对于自家的杏林地,不管不问,杏树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只有在收获时,村民才上山收杏果。所以,南昌村缺乏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另外,村里有组织技术人员嫁接扁杏枝,但缺乏后期的技术指导,所以村民没有掌握好嫁接的技术,造成嫁接成活率低。5、政府上,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于新兴的事物缺乏认识,不信任和猜忌心理容易影响他们对于杏树的正确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村干部通过宣传,消除村民们的顾虑,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知道杏树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在这点,村干部并没有履行好责任,在村民种上树苗之后,村干部缺乏后期的宣传和管理。另外,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惩罚力度低。对于村民砍伐杏树、复种庄稼,或在树苗时期在杏林地放羊的现象,虽然政府有进行监督和惩罚,但总体上力度还是不够,造成村民存在侥幸心理。·问题解决思路和杏产业发展建议问题解决思路:笔者认为只有改变村民的意识,让他们重视起杏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杏树产量低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当地政府和本村的干部一同努力。一、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政策,继续实行补助政策,提高村民种树积极性。二、村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改变自己旧有的观念,了解种植杏树的好处、优点。并且要认真的落实政府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耐心细心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通过走家串户、贴大字报、发传单等形式,让村民知道种植杏树是一条致富的道路。另外,村干部要请技术员到村里指导村民种植杏树。村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带领村民奔小康。只有村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让村民重视杏树,才能使村民自觉管理杏林,主动地为杏树修枝、施肥,杏核产量才会提升。杏产业发展建议:目前南昌村的杏树种植面积1800亩已达一定规模,只要认真的管理好杏树林,产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产量上去,发展前景将十分光明。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确认加快杏产业化开发是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组建市场信息网络、中介组织,培养扶持当地经纪人,为产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2、放宽政策,扶持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对现有的宜林荒山、荒地、沙地进行开发经营,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对优秀的种植户进行奖励,以多种方式鼓励和奖励农民对种植杏的积极性。另外,需扶持当地与杏产业有关的企业,促进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就业。建立杏树农村合作社。为村民宣传种植知识、提供技术支持,发布相关的销售信息,出售相应的农药和肥料。统一收购杏核,避免小商贩以低价收购村民的杏核。另外,乡电视插转台每到杏管理季节可定期播放杏生产管理技术光碟。引进和培育和本地适应的名、优、新、特品种,在村内推广优良品种,并保障苗木供给。3、引进资金,工厂加工。政府及村委会招揽开发商,引进资金和技术办工厂,根据不同品种杏
本文标题:关于特色产业“杏”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6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