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关于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团队: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益阳文化调研小组组员:曾潇2010级英语一班阳灿霞2010级工商管理一班蔡元2010级广告一班指导老师:罗兰容(讲师)调研地点: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调研时间:2012年8月14日-2012年8月22日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2摘要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洞庭湖畔,是丰沃的“鱼米之乡”。钟灵毓秀的益阳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流派众多,更有“花鼓窝子”的美誉。其中,益阳花鼓戏闻名遐迩,是益阳乡土文化最具地方特色的亮点。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益阳本土的花鼓戏,是民间艺术的璀璨瑰宝。益路花鼓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晚期,以地花鼓和民间歌舞为基础的花鼓戏音乐便在益阳一带迅猛发展。它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真实地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是湖南湘中湘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人口流动地不断加速,极具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退化甚至消亡乃至被彻底遗忘的危机。作为传统戏剧文化的益阳花鼓戏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表演、服装、风格都明显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80后90后对于花鼓戏十分陌生甚至于漠然。在多元化现代文明的挤压下,花鼓戏面临步履维艰的窘境,被逐渐边缘化。如何让益阳花鼓戏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与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调研小组对益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走访了益阳赫山区文化局、益阳市花鼓戏剧院工作者、乡镇普通群众等,通过实地考察、单独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目前益阳花鼓戏的地方优势、制约因素、管理机制和内外部因素等,探索有利于益阳花鼓戏传承以及发展的新思路。关键字:传统戏曲文化,益阳花鼓戏,现状,发展,对策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3目录摘要……………………………………………………………………2第一章基本概况……………………………………………………4第二章发展现状……………………………………………………52.1人才流失,青黄不接…………………………………………52.2观众贫乏,市场疲软…………………………………………62.3经费匮乏,入不敷出…………………………………………72.4管理疏漏,制度老化…………………………………………8第一章思考与对策…………………………………………………113.1政府层面…………………………………………………………113.2行业层面…………………………………………………………123.3自身层面…………………………………………………………123.4各级学校及媒体层面……………………………………………14第二章结束语………………………………………………………15参考文献………………………………………………………………16指导老师评估意见……………………………………………………17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4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洞庭湖畔,是丰沃的“鱼米之乡”。钟灵毓秀的益阳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流派众多,更有“花鼓窝子”的美誉。其中,益阳花鼓戏闻名遐迩,是益阳乡土文化最具地方特色的亮点。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益阳本土的花鼓戏,是民间艺术的璀璨瑰宝。益路花鼓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晚期,以地花鼓和民间歌舞为基础的花鼓戏音乐便在益阳一带迅猛发展。起源于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丝弦小调和民歌,念白及唱词均是当地方言,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真实地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是湖南湘中湘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人口流动地不断加速,极具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退化甚至消亡乃至被彻底遗忘的危机。作为传统戏剧文化的益阳花鼓戏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表演、服装、风格都明显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80后90后对于花鼓戏十分陌生甚至于漠然。在多元化现代文明的挤压下,花鼓戏面临步履维艰的窘境,被逐渐边缘化。如何让益阳花鼓戏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与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调研小组对益阳花鼓戏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走访了益阳赫山区文化局、益阳市花鼓戏剧院、乡镇普通群众等,通过实地考察、单独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目前益阳花鼓戏的地方优势、制约因素、管理机制和内外部因素等,探索有利于益阳花鼓戏传承以及发展的新思路。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5一、益阳花鼓的发展历史益路花鼓源远流长,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在益阳县的桃花江(今桃江县),就有赵松山、赵兰山兄弟组织的“大兴班”活动。清代晚期,益阳的戏曲音乐艺术已经成熟,而在清末,外来剧种的纷纷流入更促进了益阳花鼓戏向高层次发展。民国初期,四大风格迥异的花鼓路子同时盛行于益阳,为益阳赢来“花鼓戏窝子”的盛誉,而抗战时益路花鼓的“宝和班、仁寿班等更是深入湖区、山区宣传抗日救亡,为抗日救国做出突出贡献。解放后,一大批益路花鼓的精英,以原益阳市花鼓戏剧团为基地,不断地创作、实践将益路花鼓的艺术发扬光大。与此同时,在文化部门带领下,各个民间职业剧团开展戏曲改革运动。一大批新兴文艺工作者涌入益阳花鼓戏的队伍,将花鼓戏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1956年,原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整理演出的传统戏《三女抬板》受到毛主席的盛赞,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人民日报》撰文赞扬《生死牌》演出成功,并高度评价花鼓戏演员表演的精湛,这也为益阳花鼓戏留下了灿烂的一笔。可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戏曲的不景气,益阳花鼓专业剧团和艺术人才数量日益萎缩,这些颇具泥土芳香的艺术形式濒临失传。80年代初,益阳有益阳地区、益阳县、南县、沅江、安化等8个专业剧团,而到目前为止,在每况愈下的发展境遇下,全市仅有赫山剧团和资阳剧团2个专业剧团、26个民办剧团。赫山花鼓剧团是专业剧团中唯一还在正常运转和发展中的代表。而全市范围内,从事花鼓戏艺术的人员已不到400人,益阳花鼓戏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6二、、益阳花鼓的发展困境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益阳花鼓戏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一)人才流失,青黄不接。一方面,益阳花鼓戏剧团资金状况捉襟见肘,留不住人才。随着老艺人们相继辞世,还有部分艺人考入音乐院校、调往省级艺术团甚至于半路转行,人才流失严重,人员老化,在岗人员阵容不齐,使得剧团正常运作都成问题,甚至出现花钱请演员来临时组合或借演员的尴尬情形。而年青的演员和艺人对益阳花鼓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戏曲的专注与热爱程度也远远不及老一辈,更使得益阳花鼓戏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在艰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偏低的工资水平下,花鼓戏很难吸引优秀学员。“条件好的孩子都去学唱歌、学演电视剧了。”一位剧团的剧务在接受访问时感慨道,“谁会愿意选择不景气又收入拮据的戏曲呢?”以资江花鼓戏剧团为例,剧团近18年内都没有培训过小演员,也未引进过任何新的艺术工作者。戏曲表演成材难,成材率低,工资收入低,高成本付出和低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许多有天赋的青少年都望而却步,益阳花鼓戏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与其他剧团同类人员相比,演员对收入的满意度选项人数百分比A非常满意00B还算满意3043%C不太满意2029%D很不满意00(注:表格引自《地方花鼓戏的发展与艰难并存》的问卷调查调研数据)一、观众贫乏,市场疲软1.外部:在现代文明、互联网时代高歌猛进的当代社会,人们的选择日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7趋多元化。即便在当代农村,各种原本属于城镇的文化形态也通过电视等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使得戏曲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流行歌曲、摇滚音乐、电影、电视等诸多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强烈冲击下,花鼓戏等曲艺一度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广场文娱”和“斗室文娱”并存的文化市场,戏曲艺术不再是往日的市场盟主。打麻将的多了,跳广场舞的多了,看电视的多了,看戏的却越来越少了。戏曲丧失了一大批观众,尤其受到年轻群体的冷落,演员的地位更是远不如过去。传统戏剧遭受冷落的尴尬境地令不少业内人士痛心疾首。2.自身:戏曲唱腔陈旧,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唱腔,陈旧的唱词,拖沓的节奏,无法吸引现代快节奏、追求新潮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地域色彩浓厚的花鼓戏以方言见长,而在普通话大力推行的现代社会,年轻人可能难以理解花鼓戏的唱词。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更让观众觉得过于呆板。同时,益阳花鼓戏缺乏持续的创新,总是翻来覆去地演那几出老戏,鲜有跟上时代以及贴近生活的新剧出现。①制约花鼓戏剧团发展的主要因素。选项人数百分比(*)A组织职能不健全1014%B品牌形象力不强1014%C缺乏创新精神2029%D缺乏考核与激励机制1014%E管理水平有限00F市场竞争激烈3043%②花鼓戏剧团演员的危机感来源选项人数百分比A社会及经济的急剧变化5071%B个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能否适应未来剧团的发展需要1014%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8C剧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有多大发展空间2029%(注:表格引自《地方花鼓戏的发展与艰难并存》的问卷调查调研数据)三、经费匮乏入不敷出在益阳,花鼓戏剧团的收入主要来自国家拨款以及包场演出。益阳花鼓戏各剧院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每天拨的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早已所剩无几,很难应付剧团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工资尚且无法足额保证,而其他诸如办公、剧目生产创作、设备购置等经费更是严重缺乏。经费入不敷出,艺术生产也是举步维艰,剧本创作、道具购置、排练演出、维修等方面都缺乏生产经费。设施陈旧,设备老化,道具服装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购置的旧行头,无钱更新,同时也缺乏合适的排练场地,一些剧团甚至无资金购置自己的流动舞台车,无法适应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更影响到艺术生产的质量。而包场则主要在婚丧嫁娶、做寿时由私人包场。迫于生存压力,一些官办剧团也只能在各个乡村找寻养家糊口的演出机会,许多专业剧团的演员为了谋求更高经济收入,出现向民间剧团发展的“逆向人才流动“现象。在部分剧团,由于人员的老化,养老保险的缺失,离退休人员工资更成了剧团沉重的负担。剧团除去为员工付的社保费用、自身办公费用后,能发的人均工资相当拮据,艺术生产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民间剧团基本情况调查表剧团名称:益阳市春桃花鼓戏剧团属赫山地区成立时间2007.9.18剧团性质私有事业从业人员(人)总人数(38)管理人员(12)演员(22)乐队(10)在职(38)退休(无)平均年龄(31--32)院校毕业5--6人包括周春桃在内的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思考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益阳调研基层文化建设团队9专业人员来源途径团带班10其他/经费来源2007年总收入(万元):160—170万元财政拨款情况无演出收入情况社会赞助情况52万元其他财政人均拨款金额(元/月):无当地最低生活保证金金额(元/月):150元经费支出2007年总支出(万元):跟收入差不多艺术生产支出万元办公费万元社会保障费从业人员工资万元1500元/月税金等支出演出场次2007年演出总场次(场):500——600场城市:300农村:300公益性演出场次:无包场演出场次:600城市场均演出费(元):10,000元/场农村场均演出费(元):3,000元/场演出剧目(部)可演出剧目数量700——800多个大戏√折子戏或小戏/常演出剧目数量600大戏√折子戏或小戏/常演出剧目数量保留剧目传统剧目移植改编剧目创作剧目常演出剧目题材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注:表格引自《地方花鼓戏的发展与艰难并存》的问卷调查调研数据)四、管理疏漏制度老化1.内部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许多剧团依旧沿用沿袭老制度,许多松散制度形同虚设。演员请假、缺演现象得不到约束。另外,根
本文标题:关于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6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