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瞿秋白坚定的政治信仰及其启示研究
关于瞿秋白坚定的政治信仰及其启示研究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14汽服3班时永虹2014352325一、人物简介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5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二、生平经历(一)、五四运动1917年春,瞿秋白随同堂兄纯白北上到北京。原本秋白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3日参加上街演讲活动,反动当局逮捕了包括瞿秋白在内的一百七十八人,关押于北大法科校舍临时改的拘留所。6月8日迫于各界压力释放全部学生。8月23号,瞿秋白和各地学生代表集聚新华门抗议“马良祸鲁”被警察厅逮捕,8月30号迫于全国爱国运动的压力,释放了全部请愿代表。(二)、国民党候补执行委员1923年底,瞿秋白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瞿秋白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7月,根据孙中山建议,国民党中央设立政治委员会,孙自任主席,瞿秋白当选为5人委员。这一时期,瞿秋白同时还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指导工作。同时还担任上海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工作。击退国民党右派反共逆流。(三)、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抵达莫斯科。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罗德镇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六大”之后,瞿秋白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两年时间,实际在国内直接领导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发。1929年夏,王明一伙利用联共反右清党运动,掀起中山大学风潮。1930年春在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瞿秋白被撤销了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的职务,携妻子离开苏联回国,8月26日回到上海。在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批判立三冒险主义路线。但由于瞿秋白“没有认出立三路线和国际路线的根本不同”,对立三路线的批判不够彻底,于是1931年1月7日在米夫操纵下在上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不仅开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员,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三、瞿秋白的文人情怀和政治信仰(一)、文人情怀瞿秋白属于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是著名的学生领袖。在北京学习期间,他就是李大钊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主持过《新社会》、《人道》等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并写过大量传播新文化的文字,这就使得他同陈独秀、李大钊等资深的党的领导人有某种相近的背景。他不是留苏学生,但他以记者身份在苏俄两年,他对苏俄的了解,远远超过那一批留苏的人,毫无疑问是他们的老师。在中共成立前一年,他因为俄文出色,作为《晨报》记者被派往苏俄采风。十月革命以后的苏俄,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国内战争尚未结束,形势一片混乱,人民处于普遍饥饿之中,被称为“饿乡”。在那个时候,瞿秋白毅然前往,本身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瞿秋白也是近代中国新闻工作者中最优秀的先驱者。瞿秋白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与鲁迅先生一起,率领和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与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一起,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他以病弱之身,忘我奋战,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1932年,他编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现实》,并写下了关于现实主义、文学上的机械论、普列汉诺夫的错误和价值、拉法格的优点和缺点等六篇文章作为对《现实》中的译文的评价。他翻译了列宁的《列甫-托尔斯泰象一面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高尔基论文选集》、《高尔基创作选集》等,他指出高尔基的书“是惊醒我们的书。这样的书在教会我们明天怎样去生活”。他热情赞扬高尔基的作品“暴露虚伪的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鞭挞市侩的个人主义、不可救药的利己主义”、“反对一切剥削制度,一切屠杀、暴虐、战争……”。(二)、政治思想历史的洪流终于还是把瞿秋白这个28岁的青年知识分子推上了中共最高负责人的位置。对党的负责人在大革命时期的右倾退让政策的不满,对国民党分共、清共、屠杀共产党人的仇恨,助长了1927年夏开始的左倾急躁情绪。作为中共的上级的共产国际并没有对中国革命指导上的右倾错误作出负责任的解释,而是将责任全部推到中国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身上。这些交杂在一起的因素,在很多中共领导人的心里形成了比较激烈的反应,瞿秋白也不例外。虽然在批判陈独秀、彭述之错误的时候,瞿秋白对陈独秀本人始终充满着尊重与关怀,但右倾政策必须纠正,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必须有人来承担,而这个人不可能是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斯大林、布哈林或其他的什么人,他只能是陈独秀。撤换总书记陈独秀已成为不可避免。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内部,国民党又和共产党分道扬镳,中共高层领袖人物中,既有丰富经验而又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知中国国情的人又是那样凤毛麟角,在中共的头上还有一个上级——共产国际,而这个上级又常常不顾中国国情进行遥控和指挥(如通过驻中共的共产国际代表,指示不断进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因此,那时的中共所执行的政策、方针的不成熟也就成了必然。所谓瞿秋白的盲动主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瞿秋白是中共领导人中第一个全面、正确评价鲁迅在中国革命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伟大作用的人。他在1933年在为鲁迅先生的选集作序时就充分肯定了鲁迅杂感的革命作用和文学价值以及鲁迅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发出了向鲁迅学习的号召。他指出:鲁迅是“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真正的友人。”要知道,这在国民党方面不择手段地攻击、围剿鲁迅和他的杂文、而进步文化阵营内部的一些激进文化战士也并没有全面认识鲁迅先生的价值因而时不时地挖苦、讽刺以至挥上几拳的时候,瞿秋白的认识,体现了他的高瞻远瞩。对于瞿秋白的评价,鲁迅先生本人也十分看重。以伟大如鲁迅先生者,当然不仅仅是看重瞿秋白对自己的推崇,他更看重的恐怕是评价的科学与全面,并实事求实地批评鲁迅先生前期思想上的缺点。对此,鲁迅先生自己这样说:“分析是对的,以前就没有人这样批评过”。为此,鲁迅曾亲笔书写一清人联句相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四、人物影响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它向人们展现了一副异常雄伟壮观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彭湃、蔡和森、张太雷、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罗亦农、刘少奇、向警予等等,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而瞿秋白正是这绚丽群星中耀眼的一颗。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瞿秋白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史上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45年4月20日,毛泽东主持作出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的6届7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1955年,中共中央将瞿秋白同志的骨灰迁葬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瞿秋白故居,于1982年3月2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经中国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于1985年6月18日瞿秋白5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门楼下的金字横匾“瞿秋白同志纪念馆”系邓小平书写。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在西院,《瞿秋白故居陈列》在东院。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丛刊),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纪念瞿秋白、学习瞿秋白、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五、个人感悟常州建有瞿秋白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常州市中心,馆内是他生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有他曾用过的井等,并陈设有他的生前所用衣物、毛笔,以及他的手稿作品、照片等。为了更好的了解瞿秋白先生我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虽然没有瞿秋白先生,但我好像能看见他还在书案刻苦学习,仿佛能听见他与张太雷、任乃阁、吴炳文等人谈话。《多余的话》是瞿秋白所写,在《多余的话》里,他几乎是照抄了当时中共中央曾经对他的批判。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瞿秋白仍然坚持这种说法。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原则、纪律和信仰。作为一个曾担任过党的总书记的共产主义者,他只能站在中央、站在国际的立场上来说话,即使明知中央未必是正确的。瞿秋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世上有许多可有可无的人,有些甚至是多余的人,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然而,瞿秋白是虽然死了,依然活着的那一种。《多余的话》一点也不多余,写《多余的话》的人,更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时代精英。结语:了解瞿秋白的政治思想与所做贡献;了解瞿秋白一生事迹;认识瞿秋白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与感悟。
本文标题:关于瞿秋白坚定的政治信仰及其启示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6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