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也越来越普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使得更多的消化道病变能够一次性地在内镜下大块完整切除。它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一)适应证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认为其适应证为只要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不论病灶位置及大小,ESD均能切除。1.早期癌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cm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地切除病变。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4.EMR术后残留或复发病变EMR术后残留或复发,采用传统的EMR或经圈套切除的方法整块切除病变有困难时选择ESD。ESD可以自病灶下方的黏膜下层剥离病灶,包括术后瘢痕、术后残留治疗组织或溃疡等病灶,避免分块EMR造成的病变残留和复发。(二)禁忌证(1)抬举征阴性:即在病灶基底部的黏膜下层注射盐水后局部不能形成隆起,提示病灶基底部的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问已有粘连,即肿瘤可能已浸润至肌层。(2)严重的心肺疾患。(3)心脏、大血管手术术后服用抗凝剂。(4)血液病。(5)凝血功能障碍者,在凝血功能没有得到纠正前,严禁ESD治疗。(三)术前护理1,患者准备(1)术前完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时间及血型检查、心电图等,如有异常,应予纠正后才能施行。(2)了解患者病情,包括既往史及治疗情况,既往内镜及相关检查结果。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医疗风险。(3)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尤其注意近期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和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有服用应停用7~10日后方可行ESD。(4)评估患者,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上消化道的ESD,术前15分钟给予口服祛泡剂,以消除胃内黏液气泡。(5)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吸氧。(6)术前常规禁食12h、禁水2h。(7)术前用药:术前按需可给予山莨菪碱10mg肌内注射,以减少术中胃肠蠕动及痉挛。2.器械及药品准备(1)Olympus公司GIF-H260J胃镜、透明帽(D-201-11802)、注射针(NM-200U/L-0423)、内镜切开刀(IT2刀、Hook刀、Dual刀)、圈套器(SD-210/220/240U/L)、热活检钳(FD-410LR/QR)、止血钛夹(HX-610-90/135)、异物钳(FG-8L-1等)、喷洒管(PW-5L-1)等。(2)德国ERBE公司VIO200D电外科工作站,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及不同的内镜切开刀选择不同的电凝、电切模式。(3)CO2气泵的准备:术前检查CO2气瓶是否有充足的CO2,打开CO2气泵时关闭空气泵,避免CO2供气的同时供入空气。(4)粘膜下注射液:甘油果糖或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甘油果糖12.5ml。(四)术中配合I.体位及准备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取下活动性义齿,如为上消化道的ESD,放置好牙垫。2.染色食管的病变染色采用1.5%-3%的复方碘溶液10-20ml;胃肠的病变根据需要可采用0.5%亚甲蓝溶液10-20ml或用0.4%靛胭脂8-10ml,根据术者的个人习惯配制染色剂的浓度,经喷洒管待术者将视野对准病变部位后配合护士匀速推注,将染色剂均匀地喷洒在病变表面,以便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大小及边界。3.标记应用内镜切开刀或APC于病灶边缘5mm处电凝标记切除范围,食管和结肠粘膜层较薄,电凝功率宜小,以免伤及肌层。4.黏膜下注射每点注射大约7rnl,可重复注射几次直到靶部位被足够隆起,以分离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确保安全。由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费时较长,故其注射液的选择多采用隆起保持时间长、止血效果好、组织损伤小的黏膜下注射溶液。5.预切开待黏膜下抬举理想后用内镜切开刀在标记点外缘切开黏膜。顺利预切开周围黏膜是ESD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预切开的切口进入黏膜下层,然后沿标记外侧做环形切开。6.剥离病变根据病变部位和术者操作习惯选择不同剥离器械,始终保持剥离层次在黏膜下层。剥离中必须有意识预防出血。7.创面处理应用电热止血钳或APC电凝创面所有可见小血管预防术后出血,必要时止血夹夹闭血管。切除完毕,将切除的病灶固定并查看病灶剥离完整情况,送病理科进一步检查。退镜前观察患者腹部有无胀气,尽量把腔内气体抽出,减轻患者因肠胀气带来的痛苦。8.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出血和穿孔是ESD的主要并发症。(1)准备好止血器械,比如热活检钳、钛夹等。(2)密切观察手术视野是否清晰,有无出血。一旦发生出血,首先判断是少量渗血还是血管损伤后的喷血、并牢记出血的具体部位(3)安全、完整切除病灶后酌情用钛夹夹闭切口,防止出血或者迟发型出血的发生(4)注意有无穿孔或潜在的穿孔(五)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2)禁食、禁水,常规补液,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3)观察排便、腹痛情况和腹部体征,颈部有无皮下气肿。(4)术后复查胸片和腹部平片,了解有无纵隔气肿和膈下游离气体。如无异常,术后48-72h可以进食流食。(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优点(1)可以对较大病变实现一次性切除。(2)可以取得完整标本,有利于病理医师评价病变是否完整切除,局部淋巴结或脉管有无转移。(3)病变残留、局部复发率相对较低。(4)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脏器功能恢复迅速,可早期离床,经济实惠,其技术已被列为一种治疗早期胃癌的新手段。(七)未来展望随着早期消化道肿瘤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ESD专用器械的开发和改良,ESD在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方面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本文标题: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2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