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北京博飞港澳台联考试卷中近史之辛亥革命卷二(含答案)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北京博飞教育中心网址:历史学科联考考前资料专项训练(含答案)中近史辛亥革命卷二1.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发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C.民国取代清朝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3.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B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都是官办企业C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D《民报》和《新学伪经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4.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主张改革君主政体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北京博飞教育中心网址: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一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7.“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C.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D.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8.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孙中山D.康有为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1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它的功绩是毫无疑义的。”该论述中的“它”是指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挽救民族危亡1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1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危机是“异种残之,外邦逼之”,解决民族问题“殆不可以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北京博飞教育中心网址:须臾缓”。当时孙中山解决民族问题的策略准确地说()A.异种残之——“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外邦逼之——“节制资本”、“平均地权”C.异种残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外邦逼之——“打到列强,除军阀”14.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欲迟则欲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材料表明梁启超A.赞同三民主义B.认清政府本质C.倾向民主革命D.主张维新变法15.中国近代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统治者推行复古主义思想D、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16.1903年,17岁的柳亚子读罢《民约论》,激动难忍,自作主张改名为“柳人权”,字“亚卢”(亚洲卢梭);1905年出版的小说《卢梭魂》,讲到卢梭之魂游东方古国,遇见了黄宗羲等中国思想家之魂的故事。这些内容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界()A.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地位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17.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①魏源②洪仁玕③李鸿章④孙中山⑤陈独秀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18.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主张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C.托古改制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D.文学改良1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北京博飞教育中心网址:.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A、革命性质不同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革命的结局不同22.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点是①具有反封建思想②宣传资产阶级革命③具有两面性④提出救国主张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③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A.实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进程D.建立共和政体24.在他的书中他号召人们以华盛顿为榜样,高举卢梭等人宣传的自由、民主旗帜,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中华共和国”。他是A、康有为B、孙中山C、邹容D、陈独秀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5.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A.器物制度文化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D.制度文化器物26.100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北京博飞教育中心网址:.要革命,不要改良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7.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这句话里强调的“果”应该是:()A.政治制度的变革B.社会生活的变化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民族、民主的实现D.统治集团的变化28.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这里“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是指()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使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③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继续发展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④使人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29.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说过“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述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B.推翻了二千多年的清王朝封建统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推翻了二千多年来封建土地制度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0.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A.排满兴汉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自由平等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31.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里的“战争”应该指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32.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A.权力之争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C.日美争夺中国的矛盾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33.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北京博飞教育中心网址: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述揭示了A.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B.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C.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D.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3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根本上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35.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师夷长技以自强③主以中学,辅以西学④创立合众政府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36.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这里的“良政治指的是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北京博飞华侨港
本文标题:北京博飞港澳台联考试卷中近史之辛亥革命卷二(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3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