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军事理论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念(一)国防的含义6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锁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国防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1、主体要素2、对象要素3、目的要素4、手段要素(二)国防的基本类型1、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分为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2、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分为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和中立型国防。3、我国的国防类型:防御型、独立自主型、自卫型(三)中国国防历史91、中国古代的国防(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①“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②“富国强兵”、“寓兵于民”的国防建设思想③“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④“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2)古代的兵制建设(3)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4)古代国防的兴衰2、中国近代的国防中的五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节:国防法规(一)大学生入伍有关政策规定(看)20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夏秋季征兵8月1日开始、9月1日批准入伍、9月30日结束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二)公民国防义务23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重点)25(一)国防建设的含义国防建设是指国家为构建和完善国防体系,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包括武装力量建设,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动员建设,国防法规建设,国防教育,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医疗卫生、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建设。(二)国防领导职权(填空)27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注意看具体职权)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三)国防建设成就(看)28(四)我国武装力量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和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36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七)主要武器装备(看图认识)36ZSL92型步兵战车、99式主战坦克、WS-1B火箭炮、4-25自行高炮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交接入列、2013年5月舰载机部队建立)歼-10战斗机、歼-20隐身战斗机第四节: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含义指国家对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二)国防动员方针45《国防动员法》第四条: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三)国防动员原则461.统一领导2.全民参与3.长期准备4.重点建设5.统筹兼顾6.有序高效第五节:国防教育(一)国防教育的方针541.全民参与2.长期坚持3.讲求实效(二)国防教育的原则1.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2.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3.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思考题:561、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是什么?33-35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基本内容——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2、我国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35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3、为什么要进行全民国防教育?51-531.国防教育是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在国家生存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地位)2.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基础工程;3.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4.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用)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581、萌生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2、蓬勃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兵法丛书—《武经七书》中的5部兵书问世:《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3.充实提高时期——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军事思想《三略》和《李卫公问对》4.系统完善时期——宋代至清代前期的军事思想《武经七书》---以上七部*《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13篇*军事学百科全书--《武备志》(茅元仪)(二)西方近现代主要军事家及其军事思想651.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外国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西方的《孙子兵法》;2.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攻势防御”防御思想3.马汉,美国海军少将,在出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及《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中确立制海权理论;3.杜黑,意大利军事理论家,陆军少将,代表作《制空权》;4.古德里安,德国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德国装甲兵创建者,陆军大将,对敌实施“闪电”进攻,——闪击战(二战中实践)。(三)马恩列斯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战争根源的学说2.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3.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4.关于建立革命军队的学说5.关于战略战术的学说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69-711、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71-74(重要)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军队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上述五部分的关系战争论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核心内容;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原则方法;国防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五个部分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741、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2、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3、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76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我军建设总目标: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79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了在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解决好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安全保障的问题。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的中的一条为: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3.“五句话”——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政治合格”—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做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军事过硬”—就是要具有牢固的战斗队思想,能够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的职责使命。“作风优良”—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战斗作风和生活作风。“纪律严明”—就是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部队的集中统一和高度稳定。“保障有力”—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科学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及时、准确、高效地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87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习近平就任中央军委主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扩展)1.日本—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了解)100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105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22000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海岸线18000多千米,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或者相向。我国周边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聚集在我国周边。我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曾形成不少“热点”,有些至今尚未彻底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外部特别是周边一些地区仍然充满变数,如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对我国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108个别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朝鲜半岛局势动荡,朝核问题引人关注。4.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重点)查110(1)政治方面日本政治领导人无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不断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和其他级别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民众的感情和尊严。中国方面,已经将其作为本国的核心政治利益看待,不会在此问题上做出让步。(2)领土、资源方面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东海大陆架以及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严重争端。(3)日本当局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伤害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关于东海大陆架划分与油气资源问题。【关于东海大陆架划分与油气资源问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领土的大陆架自然延伸至冲绳海槽,该海槽是中国大陆自然延伸的陆架和日本琉球群岛的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日本主张采用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于此相关,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但不为中方所接收;中方主张根据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来划定两国的专属经济区界线。(为什么)原因:中国政府认为,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理应由中国和有关国家协商确定如何划分,因为中国的大陆架一直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中线,因此明确表示反对中间线原则。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大陆架的边缘是2500米的等深线,而东海大陆架是一个广阔而平缓的大陆架,向东伸延到冲绳海槽,即在水深2940米的断层戛然而止,所谓的共享大陆架根本就不存在。中方因此主张自然延伸原则(要求在相向或相邻国家间进行划界的大陆架影视有关国家所在大陆向海洋的共同的自然延伸)和公平原则(是指在大陆架划界中,不管采取何种划界方法都须考虑相关的具体情况,以便找到公平的解决办法或达到公平解决的目的)。就公平原则而言,如果冲绳海槽紧邻日本海岸,而使划界显失公平时,才有可能考虑等距离规则,以达到实质公正之效果。但事实上,冲绳海槽与九州岛和琉球群岛海岸之间有一条相当宽的大陆架,就断裂层的深度而言,冲绳海槽远远超过了北海大陆架案中的挪威海槽。与冲绳海槽地貌相似的帝汶海槽,在大陆架划界时便获得了相应的法律效力,所以海槽对划界之影响也不乏先例。同时,公平原则要求综合考虑海洋地理等重要因素。在东海,中方一侧的亚洲大陆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日方一侧是分散的岛链。在这种不均衡的地理条件下,若坚持中间线原则,必然明显违背“公平原则”之习惯法和“公平解决目的”之协定法。关于比例性原则,大多国际司法实践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如果按照科学的计算方法,中日双方海岸线之比为64:36,因此许多外国海洋法学者,也坚持比例性在东海划界中的重要性。【1967年北海大陆架案,是第一个通过国际司法程序解决大陆架划界争端的案例。在这个案子里国际法院关于大陆架划界的原则和方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资料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3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