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北京大学网络学院入学考试-会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教学中心页会计学原理第一部分《会计学原理》课程简介及复习要求一、学习目的《会计学原理》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概括介绍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本课程是学习会计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学习经济类其它各门课程和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二、学习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总的要求是做到三个“基本”,即: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1.重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即掌握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会计账簿,直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整套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要扎扎实实地依次学好每种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各个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既要学会怎样做,又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既要掌握各种方法的处理程序,又要明确其理论依据及其经济后果。2.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本课程涉及一些会计理论问题,对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如会计的职能、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基本规范等,要有一个概括的理解,但不要求深入探讨有关的不同见解。对某些专业性较强的理论问题,如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发展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会计报告理论、会计准则理论等,可一般了解,以后再深入学习。3.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本课程阐述了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和专业要求,要在全面掌握这些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习题和模拟练习,初步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处理的基本技能。三、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方法《会计学原理》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与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密切相关。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思想上充分重视,也有一定的学习激情,但由于成长经历与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会给本课程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时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阅读本《会计学原理》学习材料。本材料是参加《会计学原理》课程入学考试的唯一依据。在本课程材料中,按照我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对各章节的不同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可以针对这些不同要求有所侧重地学习,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认真整理学习笔记。整理学习笔记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整理学习笔记过程中,可以参阅《会计学原理》教材或资料,整理笔记的过程,既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又可以使个人的归纳、概括、乃至写作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整理笔记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整理内容提要、名词解释、问题解答、案例分析、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等。总之,要真正学懂弄通本课程内容,应当养成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将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教学中心有选择地阅读《会计学原理》教科书。在考生准备《会计学原理》考试过程中,可主要以本复习材料给定的内容作为复习依据,考试范围基本以本材料为主。若考生觉得本材料的内容达不到复习的要求,或觉得内容不够,还可以朱小平、肖镜元等主编《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参考用书。4.独立完成作业练习题,以检验学习效果,巩固课程知识。需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的是,在完成作业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会计的专业要求,如会计分录的编写格式、会计科目和专业术语的正确运用、会计数字(大写、小写)的写作规范等,平时练习时就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5.观察社会经济生活中与会计有关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并运用会计思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体现的会计原理。特别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注意搜集有关资料,这对21世纪的学生来说尤为必要,对于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理论、掌握会计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会计学原理》课程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对会计科目不熟悉,对经济业务发生后,究竟该用什么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把握不准。因此,同学们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只要同学们在思想上重视本课程的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就一定能收到满意的学习效果。第二部分《会计学原理》复习内容及其练习题第一章导论一、本章复习要求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的任务,在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这两个会计理论问题作了概括了解的基础上,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懂得什么是会计,了解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理解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二、本章复习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适应生产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产生的。一般认为从单式记帐法过度到复式记帐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一)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教学中心页监督职能:就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二、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可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就是一般所说的会计对象要素,或者会计要素,可见会计要素就是对企业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第三节会计的任务会计任务:是指对会计对象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会计对象的特点所制约。一、就是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这里强调是提供信息。二、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对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范围、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时,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该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只有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企业的资产才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和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离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就是指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止日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教学中心页期。我国会计年度是自公历一月一日起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有了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本期、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它单位的经营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它计量单位虽然也要使用但是不占主要的地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该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包含的币值稳定的假设。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一、有关总体性要求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二)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会计报表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单独核算、单独反映,而对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则可以适当简化或者是合并反映,以集中精力抓好关键。二、有关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一)有用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营决策,会计提出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二)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三)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四)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五)清晰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三、有关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的要求,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也就是支出的收益只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资产支出,即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一项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那么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资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登记入帐,以便计算本期损益。(三)权责发生制原则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教学中心页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
本文标题:北京大学网络学院入学考试-会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3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