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农业信息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学尾专辑】
更多精彩,尽在群共享-1-共7页++++++++该内容无法穷尽所有考点,请以课本为蓝本复习++++++++1.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于一体,其内容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信息控制技术,其功能对应着人体信息器官的功能,即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网络、思维器官和效应器官。(P1)2.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P7)3.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它是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发展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P9)4.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软件是一组能完成描述、管理、维护数据库的程序系统,通常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按照一种公用的可控制的方法完成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的操作。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MicrosoftSQLServer、MicrosoftAccess等。(P54)5.DB:数据库;RS:遥感技术;GPS:空间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ARIS:农业信息技术系统。6.坡度25°必须退耕还林(还草)。7.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是指描述反映客观事物的数据及其联系。按照应用层次,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类。(P56)8.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它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关联的方法:①实体型:用矩形表示,框内写明实体名。②属性:用椭圆形表示,框内写明属性名,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实体连接起来。③关联:用菱形表示,框内写明关联类型,菱形旁表更多精彩,尽在群共享-2-共7页明关联名,用无向边分别于相关实体连接起来。如果关联具有属性,也应将其与该关联连接起来。(※P59,建议看课本了解该图)9.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数据描述,它反映了实体内部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各种计算机上实现的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数据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库的性能。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决定着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数据模型的命名一般是由数据结构决定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目前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P57)10.遥感(remotesensing,RS):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源自课程笔记,可参见P68)11.遥感技术的特点:①综合性。遥感技术包含遥感信息的接收、记录、传输和处理等多个环节,涉及电磁学、机电仪器制造学、信息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等多学科内容。②宏观性。遥感技术侧重于大范围、大尺度获取地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信息,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服务。③时效性。不同类型的遥感卫星能够短期内周期性地重复收集大气、海洋和陆地动态变化信息,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灾情监测十分重要。④经济性。与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是一项投入相对小、综合效益大的技术。美国陆地卫星的经济投入与取得的效益比为1:80.⑤客观性。遥感获得的地物电磁波特性可以客观和真实地反映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特征,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⑥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范围,尚有许多波段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此外,遥感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P72)12.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的区别:主动遥感的传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而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地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源自笔记)13.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根据遥感的定义,将遥感技术和方法应用到某个专业领域便构成了一个遥感技术系统。更多精彩,尽在群共享-3-共7页遥感技术系统包括空间信息获取、遥感数据传输与接收、遥感图像处理、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等。(P69)14.(一些卫星):①1972年美国发射ERTS-1(后改名为Landsat-1),装有MSS(多光谱扫描仪)传感器,分辨率79m,标志着遥感进入新阶段;②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m;③1999年美国发射IKO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m;④2014年谷歌(Google)发射WorldView。(※【选择题,考国家】P72)15.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透过率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P74)16.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对遥感技术的逐渐认识,观测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增加,遥感正经历着技术不断完善、能力不断增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人类将进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高光谱遥感是未来空间遥感发展的核心内容,其发展体现为遥感信息定量化和“定性”、“定位”一体化。微波遥感以全天候性、穿透性和纹理特性等特点,在海况监测、灾害监测、冰雪覆盖区、云雾覆盖区、松散层掩盖区及国土资源勘查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进一步发展体现为多极化技术、多波段技术和多工作模式。小卫星群能够协调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矛盾,将成为现代遥感的另一发展趋势。海量遥感信息的定量管理、分析与预测,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与功能强大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的结合成为遥感信息处理的主流。(※P72)A遥感器;B波谱域;C高光谱遥感;D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E由二维测量为主发展到三维测量;F新型高效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和算法;G从“定性”向“定量”;H自动解译。(【答6点即可】源自笔记)17.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可见光与近红外(0.3~2.5μm)地表反射太阳辐射;中红外(2.5~6.0μm)地表反射太阳辐射、自身热辐射;远红外(6.0μm)自身热辐射。(※【简答题】源自笔记)更多精彩,尽在群共享-4-共7页18.遥感图像的特征:遥感图像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遥感解译人员需要通过遥感图像获取三方面的信息: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及空间分布特点;目标地物的属性特点;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特点。因此相应地将遥感图像归纳为三方面特征,即几何特征、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这三方面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P84)19.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P123)20.GIS的基本特征:①空间性和动态性;②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③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④具有地理图形和空间定位的空间型数据管理系统;⑤图形化输出,直观形象;⑥多学科交叉;⑦多数据接口,可二次开发。(源自笔记,详见P124)21.多边形记录仅有多边形代号和弧代号系列。(※【填空题】)22.拓扑是用来清除地确定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Arc/Info中,主要的拓扑学概念有三个:弧与弧相互连接于节点;多边形由相互连接的弧围成;弧具有方向,并且有左右邻面。根据定义,弧上的点称为轨点。(P133)23.完整的GIS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人员。软硬件系统是其核心部分,空间数据库反映了GIS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P125)24.GIS硬件系统构成一般包括计算机与一些外围设备(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主要实现地理空间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等。(P125)更多精彩,尽在群共享-5-共7页25.硬件系统是GIS的物质基础和运行平台,包括用于地理信息输入、存储、处理、显示和输出等一系列硬件设备。依据硬件系统配置规模或水平,可分为简单型配置、基本型配置、专业型配置和网络型配置4种配置类型。(P127)26.软件系统指GIS运行所必需的各种程序,通常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GIS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应用分析程序。(P128)27.空间数据是指单个的或群体的以空间位置为参照的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人们观测地球得到的地球的某个位置上地物景观的空间数据。(P130)28.地理空间数据的表现形式:由位置组合变量的表格形式表示;由相对位置在地图或图像上表示。(P130)29.中国用过的坐标系:北京1954;西安1980。30.地图是最常用的地理信息载体和地理语言,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一幅地图所包含的最基本地理信息有两种,一种是反映地理特征的位置和形状以及特征之间空间关系的空间信息,另一种是反映这些地理特征的一些非空间属性的描述性信息,后者亦常称为属性信息。(P131)31.空间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在地图上,空间信息通过点、线、面三种基本地图元素来反映。①点(point)用一个独立的位置来代表,具有一对(x,y)坐标和至少一个属性,逻辑上不能再分,它所反映的地图对象因太小而无法用线特征和面积特征来表示,或者该对象不具备面积特征(如油井、道路交叉点等)是一个数据点,这里所指的点是抽象的点而非几何点,抽象的点要素事实上可以是线或多边形,但在某个比例尺或分辨率以及某个特殊问题中可以抽象为以一对坐标表示的数据点,如在Landsat卫星MSS影像上的一个像元实际上为实地79m×79m的矩形区域,再如在某些地图上村镇、城市等被抽象为一个数据点。②线(line)是具有相同属性的点的轨迹,由一组有序的坐标点连接而成,线上每个点又不多于两个的邻点。反映的是那些宽度太窄小而无法表示为一个面积区域的对象(如水渠、道路)或本身就没有宽度的对象(如地形等高线、区域边界、地质界线等)。线上各点具有相同的公共属性并至少存在一个属性。③面(area)是所有具相同属性的点的集合,由一个封闭的图形区来代表,其边界包围着同一性质的一个区域,其内部点可以有多于三个的邻点,面内点具有至少一个相同属性。例如,同一土地类型、同一行政区划等。(※P132)更多精彩,尽在群共享-6-共7页32.GIS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是指适合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空间数据结构基本上分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两类,也称为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矢量数据结构是指用在坐标参考系中的坐标来定义点、线、面等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络阵列,以规则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者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为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有利于网络和检索分析,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缺点为数据结构复杂,多边形叠加分析比较困难。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点为数
本文标题:农业信息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学尾专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3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