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五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第一节农业生产结构概述一、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各部门、各部门内部各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农业生产力要素如何结合的基本问题。对于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第一,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首先,它表现为农、林、牧、渔四业的结构。这一层次的结构是农业生产的一级结构。其次,在各业内部又包括着产品性质和生产特点不同的生产项目,如种植业内部包括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其它作物等。这些生产项目的组合比例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二级结构。同理,经济作物又可以分为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这些作物的组合比例构成农业生产结构的三级结构。以此类推,农业生产结构还可以有四级甚至五级结构。研究农业生产结构问题时,究竟要研究到哪个层次,这要看研究的目的。第二,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种类型。农业生产结构根据其所包括的生产部门、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农牧结合型、农林结合型、农林牧结合型等类型。根据其生产部门、生产项目之间的结合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接结合型和间接结合型。前者指各生产部门、各生产项目之间,不仅存在着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的相互调剂与支援关系,而且存在着相互供应物质和能量的直接结合关系;后者指各生产部门、生产项目之间只存在着土地、劳力、资金的相互支援和调剂关系。这些不同的结构类型形成的条件不同,产生的效益也不同。在研究农业结构问题时,对这些问题都应当进行分析。二、农业生产结构的衡量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借助于一系列指标来反映。主要有:1、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或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如要分析二级结构,则可计算各业内部二级产业的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这是最常用的指标。2、土地利用结构。即耕地、林地、牧场草地、养殖水面等各类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比重。在分析种植业内部结构时,往往用各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来反映。3、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即各业所占用的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4、农业资金利用结构。即各业所占用的资金在农业资金占用总量中的比重。上述前一项指标是从农业的产出状况来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后三项则是从资源配置或生产要素占用状况来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当然,这些都是基本的指标,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指标。三、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中资源配置的反映。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如何,对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影响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农业生产是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相对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更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把这些资源都充分地利用起来,才能加快农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不同的资源所适应的农业生产部门和项目是不同的。如果农业生产结构同本地的资源禀赋相适应,就能充分利用资源并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会破坏生态平衡。2、影响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物质技术装备、资金、技术、信息等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生产条件。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同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关系十分密切。以劳动力为例,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和项目能够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不同,而且它们在利用劳动力的季节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就必须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部门或项目。否则就会造成劳动力使用上忙闲不均的现象,甚至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其它社会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3、影响农业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能否顺利进行。农业内部各部门、各项目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相互利用关系。例如,种植业提供的各种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和畜力,并能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各种副产品;林业的发展不仅能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而且还可以保护和改善农牧渔业的生态环境;等等。农业生产结构如能适应和促进这种关系,就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果割断或者削弱这种关系,就会造成相反的结果。4、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能否按比例得到满足。农业生产结构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结构,这种结构能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关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否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结构是否合理,必然会通过市场需求来检验。如果农业生产结构符合市场需求,一方面农业的基础作用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农产品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农业生产结构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发挥,影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四、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既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也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自然资源条件。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客观条件。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各种动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自然资源条件。而自然条件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可见,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人们利用和控制自然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阶段,农业生产过程只能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农业生产过程就不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而是积极地利用自然的过程。生产力水平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而且还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程度。3、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会逐步提高,城乡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相应地会反映在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上。需求变化通过价格会影响农产品的供给,这就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4、人口。人口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有计划的人口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反之,人口盲目增长,就会出现粮食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的情况,农业生产必然形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5、体制和政策。经济体制不同,对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农业生产结构会受到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单位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往往表现出既不能充分发挥本地区本单位的资源优势,又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容易做到发挥本地区本单位的资源优势,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政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同样的体制下,政策不同,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农业生产结构主要受以上各项因素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农业生产结构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第二节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特点。总体看,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不大,改革开放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中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业的总产值构成及其变化可从表5-1看出。表5-11949-197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单位:%项目年份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合计其中队办工业194982.50.612.44.30.2195780.61.712.94.40.5196575.82.014.06.51.7197074.72.212.98.71.5197966.92.814.015.112.51.21979调整76.53.216.03.01.4从表中资料可见:1、旧中国农业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其他各业均处在从属的“副业”地位,比重很小。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是一种维持温饱的结构。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种植业的比重有所下降,林牧渔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变化不很显著,基本格局没有变化。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处在为温饱而奋斗的发展阶段。3、种植业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副业比重上升引起的,而其中主要又是由于队办工业(村办工业)的增长引起的。队办(村办)工业实际上不属农业的范围,所以要准确反映农业结构的变化,需要从中扣除工业成分。经过调整后的农业结构见表5-1的最后一行。从中可见,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参看表5-2。表5-21978-200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当年价格)年份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9781397.01001117.680.048.13.4209.315.022.11.619801922.601001454.1475.681.314.2354.2318.432.851.719853619.491002506.3969.2188.685.2798.3122.1126.113.519907662.11004954.364.7330.34.31967.325.7410.65.4199520340.910011884.658.4709.93.56045.029.71701.38.4200024915.810013873.655.7936.53.87393.129.72712.610.8200539450.910019613.449.71425.53.613310.833.74016.110.2这一阶段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农业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均有较快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有所不同,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经历了重大改革。表现在,种植业比重持续大幅度下降,林业比重基本稳定,牧业和渔业比重呈持续大幅度上升。植物性产值的比重从83.4%降为53.8%,动物性产值从16.6%升为43.6%。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结构从维持温饱的结构向促进小康的结构转化。2、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种植业比重下降,而这主要是粮食的比重下降。由于这一阶段粮食比重的下降是建立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础上的,所以结构的变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结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能更快地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使我们在调整结构时有了更多主动权。畜牧业和渔业比重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能以更多的资源配置在动物性生产上;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我国政府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十分重视。1981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通知》,提出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开启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预幕。1985年1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又提出要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支持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及粮棉集中产区的农产品加工业。1992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指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和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把扩大优质产品的生产放在突出地位,并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抓紧抓好。”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要求“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
本文标题:农业经济学0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