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北京市朝阳区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狙击(zǔ)谙熟(ān)众口铄金(suò)同仇敌忾(kài)B.鸟瞰(kàn)跬步(kuǐ)徇情枉法(xùn)岿然不动(kuī)C.扉页(fěi)句读(dòu)翘足以待(qiào)揠苗助长(yàn)D.采撷(xiá)跻身(jī)身陷囹圄(yú)耳濡目染(xū)2、下列各组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蓄谋已久.绿草如荫偃旗息鼓怨天尤人B、风采动人大事渲染变幻莫测再接再励C、山清水秀妄自菲薄负隅顽抗不屑置辩D、闲情逸志欢渡春节陈词滥调混然一体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代画家徐悲红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B、小河对面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D、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王小利、小沈阳等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5.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①②③处的病句。(3分)翻开我们的《初三·五班志》,你可以看到,①“中考”是最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而“希望”“彷徨”“不安”种种心情则可以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班志上面,栩栩如生地展示着课堂上的每个细节,你会发现,②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老师那可敬的形象也随着故事跃然纸上:和蔼可亲的陈老师,治学严谨的林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罗老师……在老师们的眼里,③我们都是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们甘为我们呕心沥血。修改(1)(2)(3)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1)——(4)小题必做,(5)、(6)小题选做一个)(9分)(1)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池上碧苔三四点,”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伤怀的冬寒。(2)《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形象凝炼地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4)杜甫《登楼》一诗描写登楼所见的壮观景色的两句是,。(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诗:,。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漫漫人生路上,只要你真诚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了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3分)7、名著阅读。(3分)(1)《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写出上段话中涉及到的两位首领的名字。、(2)千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8.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请你参加与“潍坊民间艺术进课堂”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1)【调查】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出三类调查对象态度变化的共同趋势。(1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赞成赞成较赞成老师赞成较赞成保留意见家长赞成保留意见反对(2)【讨论】针对下面言论中的一个要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谈出理由。(2分)(3)【宣传】请为潍坊市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2分)第二部分阅读(50分)(一)诗歌鉴赏(5分)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注释】①陂(bēī):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9.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3分)答:10.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2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私:___(2)皆以美于徐公以:_(3)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___(4)卒得反国反:_1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①时时而间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及鲁肃过浔阳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___(2)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_____1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原因:_____启发:____(三)读书使人优美(12分)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15.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16.文章开头列举那些能使人外表变得美好的方法的用意是什么?(2分)17.为什么说读书是最简单的美容之法?(2分)18.读画横线的句子,从语言鉴赏的角度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2分)19.除了作者列举的这些,你认为读书还有哪些神奇的效果?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简单谈一谈。(2分)20.2009年4月25日至29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的济南、青岛和曲阜成功举办。这届书博会营造了倡导读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学校想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2分)名句:主题语:(四)地震与海啸的关系(12分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②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21.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22.(1
本文标题:北京市朝阳区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4239 .html